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春秋

一段牆就是一段歲月,一間屋演繹幾代人,那熙來攘往的羅源變化,你領略了多少?本欄目描述羅源的風土人情、軼聞趣事、歷史故事,透過故鄉山、水、人、事、鄉風民俗,回顧羅源滄桑變遷。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這些散落在羅源境內的古厝,

陪伴著羅源一起歷經歲月荏苒,

為我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陳顯伯故居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陳顯伯(1192~1262年),字立夫、汝仁,號竹所,19歲入太學,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初調京簿,歷官至吏部尚書。為官清正政績卓著,後辭官返鄉,鼎力辦學修路挖井,才優德贍美名遠播。

陳顯伯故居,坐落於羅源縣飛竹鎮洋頭村大善洋尾自然村,這裡山峰聚秀,筆架高聳。漫山綠竹,青翠欲滴。環村背後坐落著高大偉岸的筆架山,遠看似一尊臥佛,現三峰聚秀之靈氣。沿筆架山腳,依次排列著洋頭、大善、洋尾自然村。村前一派田園風光,山川秀美,是出名人的好風水之地。過去,人常說其村頭出名士,村尾出大官。村頭出了張光旭兄弟8人皆獲博士,有博士家族之稱;村尾出了個南宋度宗皇帝的老師、羅源名賢,大善陳氏先祖陳顯伯。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故居位於大善洋尾村,於北宋末(1118—1127年)由大善陳氏開基祖陳綿主持始建,為木結構,4扇5柱。單簷懸山頂。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陳顯伯回大善洋尾祖宅焚香祭祖,大興土木,修繕祖屋。建牌坊、造錫街,兩旁立石柱12條,石板欄青石,楯雙石毬於門戶,左右鐅八角池,建花葶倉。增建大門亭、圍牆,門前立旗杆碣及用河卵石鋪設的甬道,使之氣宇軒昂。

但故居於民國23年(1934年)遭火災後,民國25年族人在原址重建。新中國成立後又多次修繕,最後一次原址上奠基重建於甲午(2014年)菊月。故居北靠洋尾山丘,坐北朝南,面向連延橫坦的筆架山,右鄰龍心崗、左襟大善宮,一條小溪在村前路下稻田中淙淙流淌著。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從村頭走到村尾,一座新修繕的故居赫然在目,屹立在綠竹簇擁的洋尾山麓,磚牆木柱青瓦,與羅源農村的大厝、祠堂沒什麼兩樣。歷史的風雲早已剝去了它昔日的裝扮,只殘留下路上,錫街兩邊靜靜躺著宋代青石的上馬石、栓馬柱,還見證著它異常觸目的存在,憑人想象與遐思。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走過錫街,通過一棟門亭,越上祖厝大廳,兩邊木柱上赫然掛著“祖宗淵源流長振河山,文苑隆德偉業冠穎川”等對聯,如今早已難尋一代帝師的蹤跡,更難覓當年的書卷之氣息。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林可彝故居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林可彝故居,位於羅源縣鳳山鎮北大路52號,緊鄰羅源北門舊城牆,為一兩橫兩進的清代木結構民居,前後左右共四個天井。正廳穿鬥式樑架,面寬六扇五間,披榭四扇,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為羅源北門林氏家族所有,中共早期黨員林可彝(1893-1928)便出生於此。民國17年(1928年),林氏家族的林瑞琦利用該宅廳堂開設美文照相館,為羅源第一家照相館。該建築現為羅源縣革命傳統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林可彝(1893-1928年),革命烈士,原名瑞鼎,字可彝,羅源縣城關北門街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7年1月,奉調武昌,在董必武領導下,出任武昌中山大學教授,從事革命活動。中共“八七”會議後,被派往鄂西開展農民運動。12月26日,不幸被捕。敵人用盡各種手段,逼他吐露真情。他大義凜然,嚴詞斥責,使敵一無所獲。1928年1月4日,他昂首挺胸,走向刑場,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時年35歲。

林犧牲後,北京親友假臥佛寺召開追悼大會。民國19年其靈柩由戰友集資護送回羅時,闔邑士民開城迎接,並衝破阻撓召開追悼大會。出殯時,萬千居民湧上街頭,佇立泣送。1982年被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後張古街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後張古街,坐落羅源城關後張路,姓居民始建於北宋。南宋末遭元兵焚設,後重建。今存為明代建築,為羅源現存面積最大的明代建築群。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據《羅源縣誌》載,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出了羅源歷史上第一個進士張蔚,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南宋嘉定四年(1211)又出進士張磻,亦官參政,卒贈少師,因在張蔚之後,縣人稱張磻為“後張”,街與巷因此而名。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後張街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明代民居。街在鳳山中段文殊山南麓,山上景物有“鳳城八景”中的鳳堞晴嵐、群玉疊峰、堂右仙泉和三郎奇石等四景,三郎石上有宋代摩刻。本街有明代建築的民居9座,其中8座仍保持原貌,有一座俗呼“武義縣”的民居,僅以左右照壁鑲嵌整塊青石板,高1.37米,寬4.76米,面積各6.52平方米,為全縣居民所無,見者不驚歎石匠之鬼斧神工!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後張街還有宋代張氏家族遺址群。今牌8號屋後空地疑是園林遺址,遺有兩處摩刻:一是慶元五年“寒竹松風”,一是張氏子孫讀書處的“翠竹讀書檯”:另一遺址俗呼“張厝埕”。1994年基建時曾出土北宋年間銅錢七市斤多。兩處住房因張銳參加了“保宋抗元”戰鬥,被元軍夷為平地。埕之東有一俗稱“張厝埕水井”是羅源宋代“城內七星井”之一。埕之北張氏宗祠,50年代拆建他用。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縣山面區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羅源縣山面區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於鳳山鎮蘇區村。葉飛、陶鑄等革命前輩曾戰鬥、生活於蘇區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連江與羅源、古田等縣的接壤處,解放前群眾習慣稱之為“山面區”,方圓約300平方公里。當年,鄧子恢、陶鑄、曾志、葉飛等在這裡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鬥爭,羅源的地方黨組織、蘇維埃政府、地方武裝也首先在山面區根據地建立並逐步發展壯大。

這些驚豔時光的羅源建築裡,

藏著的名人軼事都值得我們細細聆聽,

讓我們一起尋訪古厝 ,

感受歷史底蘊與人文魅力吧!

羅源的這些古厝裡,都藏著哪些名人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