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導語

很多父母的脾氣非常不好,容易發怒,面對孩子的錯誤不能夠容忍,眼睛裡面見不得一粒沙。每次孩子犯錯,父母就一頓大吼,如果孩子不聽,那麼就進行棍棒教育。

這些做法只會讓孩子跌落懸崖,得不到一個快樂的童年。父母如此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但他們卻認為打罵教育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案例分析

小明就是長期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中。每次小明做錯一件事情,無論是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原因,小明父母還不等小明進行辯護和解釋,就對小明一頓亂揍。在打罵過孩子之後,小明父母心情才稍微平復,並對孩子進行了一些安慰。

但孩子受過的傷,僅憑父母的幾句話很難撫平。這些傷就像用釘釘板子一樣,板子就會鑽心的痛;當父母去安慰孩子時,孩子已然非常痛苦。即便父母成功安慰了孩子,但孩子所受的傷不會因此而撫平。就像把釘子從木板上取下來,也難免會留下一些痕跡。父母對孩子的苛責也是如此的。

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錯了事,父母對孩子大聲苛責的不利影響

1.讓孩子缺乏足夠的信心

孩子在玩耍或者嬉戲的時候,不小心碰碎了一個瓷器或者做錯了一件事兒,這本該讓父母安慰孩子的事情,在父母眼中卻變得不可饒恕。那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做同樣事情時會變得非常小心。

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無論自己怎麼做都會被父母吵罵,甚至還不如家裡的小貓咪受寵。父母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喪失信心,沒有勇氣去克服困難和表達自己。

2.孩子不懂得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做出正確的行為

孩子犯錯時,他們心裡非常畏懼父母。如果父母再過多的苛責和大聲怒吼,只會把孩子要說的話強行壓在心中。父母一味的責罵,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錯誤教育。那麼孩子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就是會覺得自己做這樣的事,只是讓父母發火而已。他們也不會做出一些改變。

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3.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沒有與孩子共同找出錯誤的原因是什麼,也沒有教育孩子怎樣去避免錯誤以及如何彌補錯誤。 只一味的大吼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與父母的觀點不相符合。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也不明白自己。那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就不愛與父母交心,會讓家庭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二、什麼是低聲效應?

專家表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聲音的高低,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大聲責備只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和反感,以至於造成親子關係破裂。當面對孩子的錯誤時,父母如果能夠壓制自己心中的怒火併把聲音放緩、放低,那麼孩子才能夠聽進去父母的教育。

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三、父母該如何運用低聲效應呢?

1.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不能光靠吼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能光靠吼,吼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隻能體現出父母教育本領的低缺,以及父母知識的簡陋。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心平氣和和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才能夠聽得進去。

2.要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育孩子應該要以理服人,用最平緩的語氣說出一些能夠讓孩子明白且聽得懂的道理;不能夠大吼大叫,那樣只會嚇著孩子。當孩子恐懼時,又怎麼有心去聽您的教導呢?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進行交談。

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3.父母在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孩子

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那些人只是聖人,只存在於傳說中,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即便古代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難道我們就因為聖人的一次錯誤就否定他所有的功績嗎?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並尊重孩子。

​總結

很多父母脾氣暴躁,但這些父母應該明白:自己的暴躁會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孩子喪失了信心,就會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孩子犯錯時,家長別急著斥責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低聲效應”

​他們看到的都是這個社會的陰暗面,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從而得到更大的失落。所以的父母們面對孩子的錯誤是不能夠大吼大叫,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一些道理。


育兒啟迪是我們最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