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整改一週年:一鍵報警行程分享成標配,監管主體走向多元

近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佈的一份《基於網約車安全整改的輿情觀察》報告顯示,安全整改一年以來,網約車的監管主體由單一走向多元,行業基本達成“行程前合規——行程中守護——行程後處置”的安全標準鏈條。與此同時,社會輿論目前對網約車持有“既要出行安全,又要出行效率”的訴求與期待,網民態度趨於理性平和,立場也更為客觀中立,希望出行安全便利同時,也能平衡信息審查獲取與個人信息保護。


網約車整改一週年:一鍵報警行程分享成標配,監管主體走向多元



政府側:網約車安全監管逐漸系統化、細緻化

上述報告從政府側、行業側以及輿論側對網約車平臺整改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報告顯示,作為“互聯網+”發展下的新業態,進入2019年,交通運輸部等多次在重要場合表達對網約車“包容審慎、鼓勵發展、規範發展”的態度。其中在宏觀層面,交通運輸、網信、通信、公安、人民銀行、稅務、工商和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利用互聯網思維創新監管手段,加強對網約車平臺公司有關經營行為的監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後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明確聯合監管工作流程、應急機制。在微觀層面,《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提高網約車駕駛員准入門檻、網約車平臺承擔承運人責任,網約車安全監管逐漸系統化、細緻化。

行業側:行程前中後構建安全鏈條

樂清順風車事件發生後,安全問題成為當下網約車平臺發展的最大“痛點”。上述報告顯示,從行業側角度,整改一年多來,目前網約車行業基本達成“行程前合規——行程中守護——行程後處置”的安全標準鏈條。

網約車整改一週年:一鍵報警行程分享成標配,監管主體走向多元

以我司“民途出行”為例,在乘客端設置了“緊急聯繫人”、“一鍵報警”等安全功能。我司掌握核心實力,軟件平臺全程自主研發,通過技術加密,更大程度保證用戶隱私安全;在行駛中建立實時監控平臺,對服務車輛進行全程監控,全方位保障乘客安全。

民聲:大多數受訪者認可整改

11月1日和2日,南都記者在廣州街頭對部分用戶進行了採訪,瞭解他們對網約車整改一年來的看法。據記者統計,70%的受訪市民表示網約車是目前出行打車時的首選,其中2位受訪女性在受訪時表示,現在安全意識更強,主要在白天時使用網約車。

廣州市民吳小姐表示,去年順風車事故發生後,“對網約車會更謹慎一點,如果是深夜會採取更多自我保護措施,比如發送行程給家人。出租車司機有掛靠公司、統一管理,稍微安全一些,但也出過問題,不代表完全安全。”

專家:行業進入相對成熟發展階段,期待社會共治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趙佔領告訴南都記者,在推進網約車出行安全整改的過程中,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討論、交流,以輿論交互為支點促成社會共治。

“網約車經過一年多的整改,在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平臺嘗試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標準,並通過公眾評議會等形式廣泛徵求廣大乘客和司機的意見,以此作為平臺制定醉酒乘車、未成年人保護、丟失物品處理等方面規則的重要依據,應該說網約車行業事實上已自發形成了從技術、管理到平臺規則方面比較成熟、體系化的安全機制,很多措施已經事實上成為行業標準、平臺標配。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即安全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網約車行業在經歷政策監管、安全拷問之後進入到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

網約車整改一週年:一鍵報警行程分享成標配,監管主體走向多元

趙佔領同時表示,出行安全與隱私二者之間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解決的關鍵之道是事先告知並經過乘客的同意,同時嚴格保管防止外洩。

“網約車作為特殊的出行方式,毫無疑問安全在諸多問題中處於重中之重的地位。沒有安全,平臺無法消除乘客的信任危機,最終也會影響到乘客出行。當然個人信息或隱私也是乘客的法定權利,應通過合理的方式解決個人信息或隱私的收集、保管和使用問題。”趙佔領表示。

對此,您對“網約車”整改一年來,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與我們分享。

採寫:黃馳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