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因為就連與設計無關的領域都正在經歷交互化、數字化、信息化的劇烈產業變革。


拿種地來說吧。


去年1月,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透露宣佈:將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通過土壤數字化,讓鹽鹼地上長出水稻,並計劃從15億畝鹽鹼地裡改造出1億畝良田。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而早在數年之前,華為便開始著力於利用ICT技術令土壤數字化,並通過交互設計打通物聯網運作模式,讓人與萬物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互動關係。


這便是萬物互聯,自2019年6月6日中國進入5G商用元年,交互設計的DNA便開始正式注入至世間萬物,這中間自然包括所有藝術&設計學科。


這個信號對於各位藝術生而言,不可謂不重要,因為同學們確實都在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學校課程的迭代速度<時代前沿的發展速度,大家在學校裡學的東西一來相對陳舊,二來同質化比較嚴重,這便直接導致了大面積的畢業生在高薪職位競聘中不得不坦然面對失利,原因很簡單,高薪職位需要新型技能人才。


這便是康石石要與大家分享本篇文章的原因,交互化是未來不可撼動的發展趨勢,所有藝術設計學科都在將交互設計DNA移植進自己體內,未來所有設計恐怕都會成為交互設計,這一點都不聳人聽聞,我們具體來看...


PS:與交互設計離得近的專業,康石石就不多說了,比如工業、產品、遊戲設計。


01

服裝設計


可能連任正非都想象不到,5G技術最先在中國改造的會是相對最為傳統的服裝行業。


2019年4月24日,浙江的一家紡織車間,924臺機器正在不斷生產搬運製作好的長絲餅,與嘈雜擠滿工人的紡織車間不同,這家車間的任務由16臺通過5G網絡鏈接進行設備化操作的生產搬運機器人承擔。


與此同時,這一幕有條不紊的生產場景,以8K超高清的影像同步傳輸到公司的生產調度中心,進行宏觀監控。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這便是5G技術在製造行業的初級應用形態,服裝生產行業開始大步邁向智能化車間,而5G智能化車間帶來的不僅僅是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是生產工藝技術的提高,或者是新的生產工藝的誕生和應用。


拿服裝生產中最常用的面料--聚酯纖維來說,一直以來其製造屬於高耗能、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智能化車間之下可以做到更好的降低耗能和人力成本,服裝設計生產行業也將走向更加低碳環保的道路。


這是學習服裝設計的同學們需要關注到的趨勢之一,無論各位今後計劃在國內深造還是藝術留學,我們都可以從類似的起點尋找到可持續設計的全新方向。除此之外,交互設計還在產業下游改造著我們身邊的服裝設計。


我們下面再看目前在國外服裝x交互更為深度的融合趨勢——數字化時裝。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Iridescence”,右圖為真實肉眼效果

“Iridescence”被譽為世界上第一件數字時裝,由科技公司The Fabricant與德國濾鏡藝術家Johanna Jaskowska、Dapper Labs聯合創造,它沒有實體,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但卻非常真實的存在於網絡虛擬世界。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展示效果非常真實


這便涉及到了一場非常著名關於可持續時尚的討論:“人們為什麼不穿數字化服裝?如果你的溝通平臺是數字化的,為什麼你的衣服不能數字化?”


如果不說,大家可能還沒意識到,我們所處的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交互數字化轉型,如今一場疫情下來更是加速了這場進程,辦公遠程數字化了、上課遠程數字化了,甚至連非常受空間制的娛樂都數字化了,未來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皇藝線上夏威夷主題party 左上角為服務設計系主任 圖源:漢藝2018屆學員 Ruan


那麼在交互數字化的視覺語境下,為什麼我們未來的服裝不會是數字化的?


康石石在上文提到的世界首款數字時裝--Iridescence,便以9500美金的價格賣給了Richard Ma,下圖是Richard Ma的妻子Mary Ma穿上了這款新衣。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Mary Ma「穿」上了世界第一款數字時裝Iridescence 圖源:The Fabricant

在5G浪潮的推動下,服裝設計還將進一步完成數字化轉型,與交互設計進一步融合,從而在“服裝”與“人體”之間產生一種全新的關係。


02

視覺傳達設計


現在說出來可能大家已不太敢相信,早在2010年移動互聯網還是3G時代的時候,大家基本是區分不清視覺傳達設計和平面設計有什麼區別的,反正大學畢業以後做的都是平面設計師,海報、字體、logo、VI都算在平面設計領域,而最終設計成果的載體也基本都是二維印刷產物。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3G時代 視覺傳達於移動互聯網仍缺乏發揮空間


但是時隔10年之後,一方面:視覺傳達設計和平面設計逐漸能在同學們心中產生較為清晰的分野,同學們開始意識到視覺傳達設計比平面設計包含的維度更多,設計的成果更為多元化;另一方面,視覺傳達設計與平面設計之間的邊界又在不斷模糊,因為學習平面設計的同學也在不斷嘗試突破二維平面,尋找更多設計的可能性。


康石石跟大家談這個的道理非常簡單,而且大家心裡也都十分清楚:2020年了,如果大學畢業後還只會用PS設計海報,即將面臨的就業問題便可想而知,倒不是說找不到工作,但基本可以肯定即便找到工作也會與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機會存在落差。


這便是當下的現狀,而另一現狀是大量平面設計師開始跟隨時代的發展趨勢進入交互領域,從事UI設計。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動態界面設計 圖源:dribbble


UI設計現在有多火,大家都清楚康石石就不列舉數據了。康石石想為大家談一些視覺傳達正在與交互設計融合的其他趨勢。


比如2019年在國內爆火的ZEPETO。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以及在ins上刷爆的增強現實濾鏡效果。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ins:Vita Caio

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中,與交互設計&數字媒體產生了更為深度的融合,我們通過世界頂級藝術院校的專業與課程設置,更可以清晰的認識到這一趨勢的到來。


比如,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的計算機藝術,便是一門融合數字媒體、交互設計、視覺傳達、純藝的跨學科專業,而這個專業的設立便是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更多學科的創作方法,以適應正在襲來的5G互聯網革命浪潮。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03

以往與交互設計最難沾邊的純藝專業


更多設計類專業康石石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無論是裝配式建築、智慧城市、智能配飾還是其他設計類專業都將在5G的浪潮下與交互設計不斷融合共生。


倒是純藝專業,康石石認為有必要在最後額外提醒一下各位同學需要關注到這一趨勢。原因很簡單,因為純藝是最具創造力與風格化標籤的專業,而在以往的公知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共識——人工智能無法代替人類進行具有創造力的工作。


這個觀點無可厚非,但卻不會影響純藝向交互發展的宏觀趨勢。


AI Gahaku是近期剛剛爆火的產品,能夠通過AI智能算法為用戶生成“西洋油畫藝術照”。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未來“所有設計”​都是“交互設計”


這款應用完全免費,大家只要登陸AI Gahaku官網上傳自己的照片便能即刻獲得屬於自己的油畫肖像。康石石自己也試著上傳了一張自己的照片,結果怎麼說呢……挺香,沒個十年八年功力畫不出來,想想原來蹲在798為路人畫素描肖像的行當可能很難再出來練攤兒了。


今天說了這麼多,康石石想最後簡短的總結一下:所有藝術設計專業目前都存在交互化的趨勢,搭乘上這一趨勢可以說對大家有益無害,因為它非常直接的關乎到了各位未來的就業選擇問題——是去一家普通公司領一份普通的收入,還是大公司去領一份體面豐厚的收入,康石石相信這個問題對於每一名藝術生而言應該都無需思考。


而國內諸如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同濟大學,國外諸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羅德島設計學院、SVA、Parsons等頂級名校都能在各自開設的專業學科之下,為同學們提供最前沿的成長助力。所以大家不用問為什麼名校生總是擁有更多的就業選擇空間與更高的起薪待遇,除了名校學歷的背書外,與行業未來前沿接軌的個人硬實力想必才是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吧。

更多國內保研or藝術留學問題,歡迎頭條私信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