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李玫瑾是公安大學心理學研究教授:常年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學,在電視節目中公開表示,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抓起。

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影響孩子四五年。但是好的父母可以影響孩子一輩子。對於老師來說,你的孩子只是十幾個孩子中的一個。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卻是自己的唯一。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李玫瑾: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父母最好都看一看。

第一種;重視教育的家庭

環境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一定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熱愛學習的孩子。

蔡元培先生說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重視家庭教育,是所有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第二種;情緒穩定的家庭

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孩子會感覺到足夠的幸福感,註定比終日吵鬧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更加樂觀開朗。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第三種;尊重孩子的家庭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對一件事物孩子有著獨到的見解。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想法,不應該直接否決。這對孩子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

尊重孩子的一切,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比起質疑與拒絕,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更重要。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不斷給予孩子一點點啟迪,一點點力量,靜待花開,孩子才會有更好的明天。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第四種;整潔的家庭

有的老師說個,看學生的書桌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教養。好的學生,桌面整齊乾淨。作業也是很有條理,因為孩子從小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俗話說的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家庭整潔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很重要。習慣和養成應該是父母對孩子重點的培養。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第五種;有規矩的家庭

規矩存在於生活中任何地方,飯桌上有規矩,學習上也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真正好的孩子不是放縱出來的,而是約束出來的。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都不是對立的,兩者並存,是教育的根本。

“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溺愛孩子,是教育的不作為。從小給孩子立好規矩,讓他遵守規矩,敬畏規則,成為一個有教養、有規矩的孩子,是父母的使命。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為怎樣的人。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伴隨一生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在引導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進步。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全部秘訣在於全身心的愛護孩子。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兒童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主要是針對3-6歲的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孩子通過繪本的學習,可以體會到故事中的快樂、激動、沮喪、生氣等情緒;也可以學到遇到困難或者問題時有效的解決方法。

3-6歲期間,父母可以把繪本當做孩子良好品格養成的工具書,陪孩子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讀一讀,陪孩子一起成長。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繪本中講述了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遞一些道理,引導孩子養成守規則、樂於分享、誠實守信等好習慣。

繪本採用插畫加中英雙語的展現方式,更加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千萬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李玫瑾教授: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5種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