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文字/小影


隐形的"尖刀"

孩子天生就顽皮好动,常常给家长们"惹事",有些家长愿意耐住性子去引导孩子,而有些家长则选择了"语言暴力"的方式。

不得不承认,语言暴力带给孩子的震慑力绝对可以让孩子立马变得"听话乖巧",看起来好像迅速解决了一切问题。可是家长们大多都没有发现,语言暴力就像一把隐形的"尖刀",在平息争端的同时,也悄悄地刺伤了孩子脆弱的心灵。"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语言暴力正在吞噬无数的家庭

在家庭教育当中,"语言暴力"的现象并不少见。曾经有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一名少女因为丢失手机,被妈妈责骂:"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笨的孩子!",随后孩子承受不了打击,服药自杀。后经调查才发现,孩子从小就承受着父母整日的责骂,丢失手机这次意外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无独有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爸妈"毒舌语言"的网友不在少数,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出自己曾经有自杀倾向,可见语言暴力正在侵蚀着无数的家庭,压垮了孩子,最后也压垮了父母自己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语言暴力的无形伤害

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的心理研究,

她曾经表示:语言暴力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李教授曾经做过实验,发现曾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孩子有半数都会表现出暴力倾向,其余的孩子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由于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是肉眼不可见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就骂一次没关系",没想到多次累积下来的"隐形暴力"就带给孩子不可逆的心理伤害

长期忍受语言暴力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

1、 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长期被家长骂的孩子容易接收到消极的心理暗示,每当家长说"你真是废物"、"我养你真是没用"、"你怎么这么笨"这类话时,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自卑感,会认为就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愿意肯定自己,这样下来自然就会变得胆小怯懦、自卑。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2、产生抑郁、自闭情绪:每天都要忍受暴力的孩子会将自己逃避、恐惧的情绪带到生活当中,当孩子不愿意和身边的人进行社交来往,不愿接触新环境时,就更加容易封闭内心,变得抑郁。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2、 情绪焦躁,无法排解:如果父母长期用语言暴力来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失去自我的反抗性。

况且家庭是孩子长大的地方,如果在这里孩子都不能抒发自身的压力,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身为家长,不仅仅要懂得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成长环境,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更要懂得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和平地与孩子解决问题,避免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语言暴力说到底只是父母解决一时口舌之快的方式,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

那么,当父母面对与孩子之间的争执,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最积极且有效?

  • 首先,给彼此一个时间冷静,避免冲动成为"魔鬼"。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在西方国家流行的"Time out"教育法,翻译为中文就是"限时教育"。意思就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让孩子先到房间里冷静5~10分钟,当孩子和家长都消化了自己的情绪,再好好地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Time out"教育法能够给孩子和家长一个共同的思考时间,很多时候语言暴力会发生,就是因为家长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还来不及想解决方法就先骂了出口。所以,亲子双方都需要一个冷静时间,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 其次,家长要做好"语言管理"。
“语言暴力”在教育中最不可取,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了家庭

在孩子面前,措辞的使用非常重要,家长一定要明白,解决问题远远比压制孩子要重要,别用难听的话贬低孩子,这样对家庭里的任何一员都没有好处。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词汇,建议家长先把孩子犯错的原因、解决方法、讨论范围先在脑子里组织一遍,再来跟孩子进行交流

有了这样的一个"前期准备",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并不是来"找茬"的,而是为了要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就会更愿意配合父母。

总结

语言暴力也许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惯性,就算一时之间无法挽回孩子已经受伤的内心。很多家长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之后又非常后悔,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学着怎么跟孩子有效沟通,避免再次伤害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