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生長的這種野生灌木,木材是孬料,燒成的灰農民卻當成寶貝

前天和老韓回老家過中秋節,鄰居家院子裡有一棵大棗樹,滿樹青紅相間的大棗很引人注目,鄰居大娘看我們回來了,想讓我們幫忙打棗子,但是沒想到在打棗子的時候老韓被樹上的土馬蜂給蜇了,而我也在撿棗的時候不小心被樹上掉下來的洋辣子給剌了手,我們倆還真是有難同當呀!據村裡的人說這種有毒的土馬蜂和洋辣子,在“桑樹”上也經常出現。

山上生長的這種野生灌木,木材是孬料,燒成的灰農民卻當成寶貝

桑樹在我國古代代表的就是故土和家鄉,在某些地區也是家族人丁興旺的象徵,並且桑樹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老少都喜歡的樹種。關於桑樹的傳說,我們在寫椿樹的時候也提到過,就是因為皇帝劉秀派來的大臣錯把金牌掛在了椿樹上,因此桑樹很生氣,以至於如今不管是大小桑樹,樹心都是空的。

山上生長的這種野生灌木,木材是孬料,燒成的灰農民卻當成寶貝

桑樹在農村可以說是農村孩子喜歡的樹種之一,因為它的果實在孩子們眼中就是美食。桑樹的果實也叫做桑葚,在每年夏季的時候成熟,也正是孩子們放暑假的時候,記得那時候幾個小夥伴一塊到山上去放牛,如果遇到桑葚就會爭先恐後的採摘,也不怕髒,一邊往衣兜裡放,一邊往嘴裡放,直到衣兜都放滿為止,這時候幾個小夥伴不僅嘴巴是黑的,一笑露出的舌頭也是黑的,不過沒有人去在乎這些。

山上生長的這種野生灌木,木材是孬料,燒成的灰農民卻當成寶貝

桑樹和別的野果子樹不太一樣,因為大多數的野果子樹都是因果實才讓人喜愛,而桑樹不僅果實老少都喜歡,就連桑葉也備受喜愛。桑葉在蠶的眼中就是美食,在養蠶人的眼中就是寶貝,因為蠶吃了桑葉後會增加吐絲量;並且桑葉還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明目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熱頭痛、喊出惡風、咳嗽胸痛、肺燥乾咳無痰、咽乾口渴、目赤腫痛等症狀。

山上生長的這種野生灌木,木材是孬料,燒成的灰農民卻當成寶貝

桑樹其實是屬於桑科、桑屬的多年生喬木或灌木,別看它的果實和葉子具有不錯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但它的木材在農村有句俗語“桑樹再大孬做材”,也就是說再高大的桑樹,材質也是不好的,不過在古代也有用它做成打獵的弓,也就是“桑弧”,有些農民也會用它做成農業生產工具,比如桑杈、車轅等。儘管桑樹的木材不是很受歡迎,但是它的木灰在農村可是被當作上好的止血藥。

山上生長的這種野生灌木,木材是孬料,燒成的灰農民卻當成寶貝

如果你有更多關於桑樹的故事或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