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对于新生幼儿来说,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孩子在小的时候一有不舒服基本就是发热,感冒了可能发热,积食了也可能发热。因为孩子生病了还不会说,家长们只能通过观察温度来了解孩子的病情。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小张的儿子一岁半,在六月份的时候毫无症状的就发烧了,刚开始在三十八度,慢慢的开始到了三十九度,看着越来越高的温度,家里人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去了医院检查也并没有感染病毒细菌,判断应该是属于幼儿急疹,吃了小儿退烧药还是反反复复的发热,症状并没有缓解。

看着孩子难受,大人也着急,这时奶奶就提出来要给孩子捂汗,在她们那个年代,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只要发烧,把汗给捂出来就会好了,六月份的天,就给孩子把棉被给盖上了。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等到孩子的妈妈回来,看到满脸通红还盖着被子的儿子,心疼不已,马上把被子给掀开,把儿子给敞开了出来,并且指责孩子奶奶没有常识,把孩子给热坏了。发烧应该脱衣服,反而给孩子盖被子。两人也因此争执了起来,奶奶觉得孩子发烧就该“捂”,妈妈觉得孩子热的难受就该“疏”。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那么孩子发热究竟该怎么做?

咨询了儿科专家后我们了解到:孩子发热的本质是体内自身的免疫系统在跟外来病原体在做抗争,从而产生抗体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导致孩子的发热。孩子发热并不是什么坏事,是免疫力增强的表现。只不过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有一些难受,但实际上并没有坏处,也不用担心孩子会被烧坏。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出汗是用体内水分把体内的高热排出的一种形式。捂汗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为孩子降温,为了让孩子更舒服一点。出汗了孩子会降温,但是在捂的过程中孩子会更难受。

给孩子减衣服是为了从体表给孩子降温。这个方法跟物理降温是一个原理,从孩子的体表来降低温度,但是比起捂汗,减衣服的做法能够让孩子更舒服。

两个方法都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舒服,那么直接把衣服脱掉就可以了。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孩子发热应该采取的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

在孩子发热的时候应该定时监测孩子的体温,如果孩子的温度不到吃药的标准,那么就应该采取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体表,敷孩子的额头等。要适量给孩子减衣服,让孩子好受一些。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2、给孩子多喝水

发热大多都会伴随着脱水,所以要注意给孩子补水。特别是在孩子出汗降温的时候,不要以为出汗降温了就放松警惕,出汗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补水,如果孩子出现脱水症状会比孩子发热更加的麻烦。

孩子发烧,奶奶让“捂”,妈妈让“疏”,到底怎样做才是对

孩子生病发烧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理性的来对待孩子的病痛,让孩子尽量舒服一点,这也是每个宝妈应该具有的育儿小知识,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到遇到这类烦恼的宝妈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