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4月9日下午,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专场活动,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分享援鄂以及在温州抗疫一线的故事。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现场到来的医务人员分别包括援鄂医疗队成员,温州市人民医院院感科科长兼市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吴红梅、温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欧阳金生、苍南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代理护士长易同燕;温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104隔离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岳春、乐清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赵晖、瑞安市仙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雪梅。

吴红梅:我们有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国家卫健委驻武汉指导专家组成员

温州市人民医院院感科科长兼市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护师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1月24日除夕夜,我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指令,需要即刻奔赴武汉前线,作为国家卫健委驻武汉指导专家组成员参与抗疫战斗。在简单的收拾行李后,我于1月25日正月初一凌晨3点出征武汉,并在当天晚上9点正式入驻武汉市武昌医院。

武昌医院原本是武汉市武昌区一个有着三个院区,下辖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千张床位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月21日,根据安排,武昌医院被改为定点医院。当时当地的病人很多,每天门诊量达1300多次,输液人数近700人,留院观察近40床,床位从极限504张再增加到535张,但仍远远满足不了病患的需求。此外,每天还有不计其数的求医热线和分秒必争抢床位的病患。

入驻以后,我白天在污染区,即东西两个院区共12个收治新冠病人的病区和三个院区及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放射科检验科、医疗废物暂存点、污水处理站等一线摸底问题和排查隐患,晚上向国家专家组团队汇报工作,提出尽快解决的建议与方案,为国家卫健委决策提供感控最前沿的信息资料,同时指导并参与院感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我积极参与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订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不同区域工作岗位个人防护专家共识》和《浙江省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技术实施指引(第一版)》的编写工作 ,为浙江省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工作人员提供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的相关信息和具体工作指引。另外,也尽己所能为武昌区政府在紧急建造方舱隔离点时献计献策,参与其建筑布局和流程的设计,并跟进感控流程和措施的指导,协助组织培训等。

由于只身在医院开展工作,工作的难度和个人的感染风险对于我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不害怕吗?也害怕!但我们有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这次出征,也有很多牵绊,比如家中已到耄耋之年的父母,父亲前年中风,至今偏瘫,母亲做过视网膜剥离手术,一只眼睛的视力几乎为零。但这次出发前,在和父亲说明情况时,他却对我说,“这是你的职责,去吧!”而我的母亲,更是主动来电说,“孩子,你这是在做好事!照顾好自己,放心去工作,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因为父母的鼓励,让我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也因为家里丈夫和儿子的理解支持,我更是信心倍增。

经过同样英雄的武昌医院全体领导及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该院ICU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南湖院区医患600余人零感染;学院方舱720余名医患零感染。

欧阳金生:去武汉,上前线

温州市第二批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队长

温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今年1月28日,我们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成员在温州集结完毕后就转道杭州,和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其他队员汇合,并于当晚抵达武汉武昌区医疗队驻地。根据工作安排,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接管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两个重症隔离病区和一个危重症病区(ICU),该院为定点收治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例的医院,而我在医院里先后担任隔离病房六区第一治疗组组长和隔离病房七区的科主任。

去武汉,上前线,面对新冠肺炎患者,我们都知道将面临着何种危险,但我们不后悔,这次机会也是我主动报名参加的。我的儿子今年读高三,正到了学习的最关键时刻,按理说应该留下来陪他迎战高考,但是我还是选择去支援武汉抗疫工作,除了我特别相信他能自强笃行备战高考外,是一名父亲的我更是一名医务人员,我的身上有责任更有使命。而我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这次也非常支持我,就在1月28日,我即将离开家出发时,妻子红着眼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她说,“孩子我会照顾好的,我等你平安归来!”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工作的52天时间里,我和团队成员为了全面细致地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坚持逐一诊查病人,分析每一个病人的临床资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有自己的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呼吸内科,加之我们这次支援武汉抗疫的温州医护人员都是各单位的医疗骨干,这就为武汉天佑医院提高新冠肺炎的治愈率提供了更有力的临床与技术支持。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援鄂期间,温州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192人,其中重症108人、危重症32人,已有135人康复出院;累计完成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2000例次以上。

易同燕:那颗坚定的心不曾动摇

温州市第二批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成员,

苍南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代理护士长、主管护师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这个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扑面而来,严重威胁着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武汉人民更是面临着重大病毒感染的风险,当地的疫情情况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除夕之夜,我毅然写下请战书,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我被分配到浙江省重症护理支援队,所以虽然同属温州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但我早一天出发,和队员们的联系,基本也都靠微信和朋友圈。

1月27日,我们浙江省重症护理支援队乘坐绿皮火车,历时14小时抵达武汉,入驻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这也是我省援鄂医疗队中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最多的救治点,而我所在的浙江省重症护理支援队是一支由30名护士姐妹组成的特殊小队。

为了节省医疗资源,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天,在进入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之前,我们都会穿上层层防护服、隔离衣和尿布湿,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然后在隔离病房的ICU里开启一天的连轴转工作节奏。这期间,大家均付出了远超以往工作体能和护理工作范畴的体力,因为特殊时期,除了常规的输液药物治疗、抽血外,对基础护理的要求也尤为精进,如每2小时的翻身,每3小时的口腔护理,每天还更换各种导管的薄膜敷料和机械排痰等,ICU的患者都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他们的痰液、呼吸机的冷凝水、大小便等都要我们来处理,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都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但大家都义无反顾、无所畏惧。虽然,每天六个多小时下来,衣服湿透了、护目镜花了、脸压破皮了,但那颗坚定的心仍旧没有动摇,依旧干劲儿十足,每天帮病人与死神赛跑。

截至3月22日,我和我的团队在武汉共奋斗了54天,累计管理床位20余张,护理患者70人,其中危重症患者65人。

李岳春:我是湖北人,也是“温州人”

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104隔离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我是湖北人,从小吃热干面长大,曾经就读于武汉大学,在武汉病毒所做过研究。毕业后来到温州工作了14年,早已熟悉了温州鱼丸面的味道。此次疫情,虽然不能去武汉,但温州也是除湖北之外的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我主动向医院请战,为第二故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月28日,我院接到市委市政府的紧急命令,要求在10天内将瓯江口院区改建为省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然而瓯江口院区原规划是骨科医院,计划于今年4月份投用,短时间内转型困难。在这种状况下,我院连夜成立指挥部,立下军令状。我们的院领导、科室主任、科研人员等50多人放下手上工作加入到搬运物资和打扫清洁队伍中来。一些物资和设备因为交通受阻比预计时间晚到,后勤职工和安装师傅等数十人通宵不睡,争分夺秒完成设备的安装,各个医技科室的设备也开足马力安装和调试。龙湾当地的电信、电力等部门纷纷援手,夜以继日加紧建设;温州市卫健委通过网上或专人对接的方式加快了瓯江口院区启用前的各种审批手续。最终我们只用了7天时间完成了启用任务,体现了温州速度、决心与力量。因此,被大家称为“温州版火神山医院”。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作为病区主任,我带头在一线参与各类抗疫工作,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着战役的深入,我负责的104病区被逐步赋予了医院清零的使命,我们医护人员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隔日采集的咽拭子和大便核酸改为每日采集。一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出现反复不明原因发热并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处理起来特别棘手。为了这个病人,我们经常讨论至深夜。最后我们为这个病人做了骨髓穿刺,证实是合并淋巴瘤,终于搞清楚了她的发热原因。

在完成14天医疗任务后,我主动要求延长抗疫时间直至病人全部病愈出院,完成“清零”。我们为每位患者制定出“一对一”的治疗方案,除按照最新的国家诊疗方案外,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开展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呼吸康复操、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等跟进的多学科多角度治疗模式。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患者病情恶化,我们无一例由轻症转为重症。

我们奋战了34天,收治72人,治愈69人,转院3人,昼夜不息的辛劳取得了最终战果。实现了“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目标。回想起来,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隔离病房上演。这是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赵晖: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时间还是不够用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3月16日,对于乐清而言,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当天,乐清市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乐清市累计确诊的170例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并连续30天“零新增”,同时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这是乐清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全市医务工作者齐心协力、精准施治所取得的成果。

乐清是温州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从1月19日收治第一例患者开始,乐清市第一时间就制定了医疗救治预案,组织全市医疗救治团队,确定乐清市人民医院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全部腾空外科大楼和感染科病区病房220间,新建简易隔离病房64间。

身为科室主任,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除了一个接一个地收治疑似病例,对收治的病人做出决断、制定诊疗方案,我还要对发热门诊医生无法确认的病例,进行会诊。同时,对来自不同科室支援的医生做好工作分工,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这些,我都要兼顾。此外,还得担心防护用品够不够用,科室的院感流程有没有遗漏之处,还得考虑病人的收治、转运、沟通、安慰、心理疏导、以至于病人的吃喝拉撒等等问题。事无巨细,在当时的情况下都要亲力亲为。各条线上的事情聚拢在手机里,各种指令、各种流程、各种来自不同人群的新冠信息咨询聚拢在手机里,每天几百个的电话应接不暇,为了尽快诊治,我每天还要在手机里看很多的化验单和CT报告。疫情开始的前10天,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时间还是不够用!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那段时间,我们全院上下都倾尽全力,医护人员在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行政后勤人员在后方支援,采购生活用品、发放物资、保安、保洁、消毒、驾驶救护车转运患者、清洁衣被等等。他们尽心尽力,连续无休息日地工作。

青山一道,风雨同担!在大家的努力下,病毒的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确诊人数减少到清零。这次抗疫,各行各业的同胞们都在贡献力量,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十分的骄傲。

陈雪梅:深感使命与担当的重量

瑞安市仙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疫情发生以来,瑞安市卫生健康系统近8千名工作人员全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其中一员,我深切感受到使命与担当的重量。

我的工作地,仙降街道,是瑞安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一方面,辖区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流动人口多;另一方面,本地人外出做生意的也很多,随着春节临近,大家都赶着回乡过年,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1月19日开始,我们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取消休假,加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主要负责辖区各疫情防控点体温监测、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入户排查、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等工作,全力以赴守好“第一道防线”。

2月初,辖区仙篁竹村确诊多例新冠肺炎病例,疾控中心与仙降街道连夜排查出了百余名密切接触者,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果断决定对仙篁竹村实行最严管控措施。面对突发的疫情,我们基层医生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经与中心领导商议,我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入驻仙篁竹村。

难忘“疫”瞬间!温州6名医务工作者讲述战“疫”亲历

入驻后,我们安抚村民情绪、宣传防疫政策、指导个人防护和居家环境消毒;为村民监测体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掌握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开展中西医诊疗,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开展随访并提供贴心送药服务。

在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的心理疏导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有些村民对此次的最严管控措施产生了恐惧,有些则因为无法自由外出而带有怨气。对此,我们团队耐心沟通,向他们解释这样的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家的健康。慢慢的,村民们开始配合我们工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大力支持,经过20多天的努力奋战,我们的驻村任务顺利完成,全村1千多人健康无恙,仙篁竹村重新变得宁静、平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