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在前往酒店的車上,我們臨時決定,要嘗一嘗揚州的早茶,即使已過飯點。

巧得很,隨便選了一家,一不小心點到了揚州排名第一的趣園。

揚州人的早茶不是早餐,更像是Brunch,延續的時間很長,一壺茶、一籠點心、一家人、一個上午,將時間消磨得慢條斯理、婉轉悠長。

就像趣園門口的揚州彈詞一樣,搭上正經的舞臺,穿上漂亮的戲服,畫上講究的妝容,或彈或唱,一揚高下,單是那份認真,已足感人。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正在吃早茶的、等著叫號的、已經吃過的,都是觀眾,或坐或站,或拍照或跟唱,對遊客來說是景觀,對揚州人來說是生活。

乾隆爺也是極喜歡這裡的,六下揚州,四到趣園,還欽賜了“趣園”大名。這座鹽商的府第,就是一座江南園林,小橋流水、假山亭臺,深深的庭院裡,迴廊曲折、小徑通幽。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趣園作為一家餐廳,也有200年的歷史,不過揚州人覺得這麼美的地方,叫餐廳難免俗氣,它的名字是茶社。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從酒店出門,走不遠就是漢陵苑。揚州的歷史起源於西漢,這裡有2000多年前揚州人的生活。

要說到揚州興盛的時期,一下子就到了幾百年後的隋唐,隋煬帝開挖運河,煙花三月下揚州。那時候,揚州是全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長安和洛陽,是國際知名的大城市。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何等意氣風發;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煙波浩渺;春有蕙蘭夏有荷,秋賞菊花冬賞梅,繁花似錦。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這裡,到瘦西湖上坐船,觀景,驚歎不已。

我們就順著這條路,從漢朝(漢陵苑)走到唐朝(唐城遺址),不過10分鐘的路程。唐城前,觀音山下,瘦西湖邊,有一大片寬闊的草坪,那天是週末,草坪上非常熱鬧,大部分是父母帶著孩子,在草地上放風箏、踢球、野餐,空氣很好,時不時就能聞到桂花的香味。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抬起頭看看風箏,一不小心就看到了隋朝的棲靈塔。塔下,是唐代高僧鑑真的紀念館。

草坪旁邊,有一座不大的房子,遠看像個咖啡館,實際是揚州的城市書房,24小時開放,書房裡有舒適的沙發和桌子,有好看的書,有漂亮的景觀。在這個不大的空間裡,文化、藝術、閱讀、歷史、園林,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揚州來了個新書記,人們叫他謝公園。這位領導姓謝,要把揚州建設成為一個大公園,多好的思路。

以歷史和文化聞名的揚州,是一個極其適合生活的地方,城市不大,建築和公園基本融為一體,有古意,也有現代氣息。慢條斯理地,把每一天都過得美美的。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草坪另一側,是文章太守歐陽修建造的平山堂,裡面有大量古碑刻,都是名人的手跡,是中國書法的展覽館,稱得上是揚州藝術的高峰。

蜀岡一帶,是揚州歷史的源頭,最早的揚州城就建造在這個地方,蜀岡是揚州地理的高峰,也是揚州的文化高峰,李白、白居易、劉禹錫、歐陽修、蘇東坡……在這裡寫下了無數歌詠揚州的詩句。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十里歌吹是揚州”,說的是揚劇丶清曲丶評話等民間藝術,揚劇導師孫愛民是揚州揚劇團的當家花旦,她在行館手把手地教客人們一招一式,從步態到眼神。大家身穿藍色戲服,腳踩粉色繡花鞋,舉著團扇,拿著繡盤,曲調悠揚,眼神顧盼,真的好像回到了十年一覺揚州夢。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士一日不可無雅音”,古時揚州人以撫琴、唱曲、養花種草為樂,趣味十足,在青普,品茶、聽琴、插花、做盆景,日子就這麼快地溜走了。

揚州之雅,遊客的景觀,揚州人的日常

“這是一座熙熙攘攘的中產階級城市,衣著考究,隨時可以獲得最好的文化娛樂。”美國學者謝弗認為,揚州是中國18世紀文化藝術生活的寶石。

對我而言,短短數日,揚州二字,代表的是文人墨客的雅生活,是吃在揚州接地氣的俗生活,簡而言之,是悠然自得的慢生活。我中了揚州的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