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根據衛星的數據顯示,宇宙中至少有1000億個星系。但是我們甚至不瞭解自己的星系。儘管銀河系作為一箇中等大小的星系,但也依舊包含著數10億顆恆星和數10億顆行星,所有星體都繞著超大質量黑洞運動。但是我們是否能夠踏足這種壯觀的銀河的每一個角落?銀河旅行需要多久?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由於太空中的所有物體一直在移動,因此我們實際上正在穿越現在的銀河系。地球以每小時107826每公里的速度繞著太陽公轉,但是太陽系正在以銀河系中心為焦點,以每小時80萬公里的速度公轉。以這種速度,我們大約需要2.3億年的時間才能繞銀河系一週,也被稱為"宇宙年"。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銀河系的直徑至少為105,000光年。由於一光年的長度為9.46萬億公里,這使得從銀河系一端到另一端要96萬億公里。這還是保守的估計。

另有研究表明,銀河系的直徑可能達到20萬光年,因為人們發現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恆星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更遠。這意味著光子以光速傳播需要20萬年。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但是與光子不同,人類無法以光速進行運動,而且即使可以,雖然20萬年在宇宙的歷史上還不算多,但人類進化歷程也不過20萬到30萬年而已。如果你真的以不可能的假設,去完成這段旅程,留下的人類則會繼續發展自己,等到你回來的時候,如果人類仍然生活在地球上,那麼他們很可能完全是無法辨認你。

介於人類無法光速旅行,甚至可能永遠也無法達到光速旅行。那麼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

已經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太空探測器以每小時35,000英里的速度穿越太空。以此速度,想要穿越銀河系也仍然需要大約20億年。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如果即便要耗費了如此長的時間,人類依舊想要探索銀河系,那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們需要足夠大或足夠安全的空間以容納人類,適用於長途太空旅行。

乘坐飛船是最佳選擇。從理論上講,飛船足夠支撐數千人探去探索一切星系。但飛船也無法解決人類短命的問題。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一代又一代人生生死死,可能也無法看到新的行星或恆星。但他們仍然比留在地球上的人類有更好的機會去觀察宇宙。但極其緩慢的旅程也將花費比人類生命存在更長的時間。所以我們不知道人類這個物種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幾百上千年他們一直在同一個飛船內存活。等他們到達目的地時,他們已經和地球上的人類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進化路徑,當兩者再次相見時,很有可能有沒有辦法再認出彼此。隨著時間的流逝,更有可能那些在船上的人和留在地球上的人,會忘記彼此的存在。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也許還有另一種方法,在旅行的數年中,保證旅行中的人始終都是同一個人。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科幻小說中在進行太空旅行時,總是喜歡讓人類進入休眠。只有遇到真正有趣的事,他們才會從冬眠中醒來。

但在現實裡,船上的任何人員究竟該如何決定什麼是不應該停下來的,怎麼是應該停下來的,完全就是另外一個問題。

畢竟在穿越銀河系的旅程中,我們需要靠探索整個銀河系的價值。我們是否想要停下來檢查每個行星,每個太陽系,每個黑洞?銀河系至少包含1000億個行星。如果要在每個星星上花費一天的時間。那就是1000億天。這本身就已有2.5億年。踢掉這個數字,這樣我們就只去拜訪那些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但這個數字依舊很大,至少要有110億,最多可能有400億,因此最少也要有3000萬年。

人類的平均壽命為72歲,我們顯然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當人類花費數萬年的時間在太空中游蕩,地球上的人類的科技,不知早已先進到何種程度。

與其去花時間進行太空旅行,不如把時間拿來在地球發展科技。也許探索銀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夜晚望向夜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