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講透了日本的民族性

這本書,講透了日本的民族性

《菊與刀》是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於1946所著的一本研究日本社會、民族和文化的著作。閱讀完這本書,讀者將會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日本文化有更深的瞭解。

先說“菊與刀”這一書名,它很好的體現了作者想要表述的日本民族的表徵和內在特質。“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作者用這兩種具有日本特色又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的事物,暗指日本民族性格中的矛盾性:

“日本人生性極其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佈;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講透了日本的民族性

這樣的性格是很難被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理解的。作者受委託去研究日本民族文化,是出於美國對二戰後日本的處理決策的參考需要。因此在文中不難看出,作者一直在試圖用西方觀念和一些中國思想對比解釋日本文化,儘管帶有一些西方的偏見和不理解,但在那個年代作者能夠對日本民族性作出如此深刻的研究不得不說是很了不起的。作為中國人,我們在讀這本書時,不僅能用東方人的思維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也能從其中窺得美國文化的一斑。

全文分為十三個部分展開論述,第一章提出問題之後,第二章研究了日本人性格的現象:戰爭中的日本人。本尼迪克特抓住了日本民族的兩大典型性格表現,一是天皇的神最不可侵犯,二是被俘虜的日本人與美軍的高度合作。她毫不避諱地談到了這樣的性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處置有參考價值。

接下來的章節裡,本尼迪克特還討論日本的等級制度和明治維新對傳統等級的衝出和改變,並尖銳地指出日本對等級文化的迷信導致其在侵略外國時也試圖輸入這種等級觀念,而這種日本獨特的倫理體系當然難以為他國所接受和消化。然後她分析了日本文化的

“負恩”邏輯,並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種恥感文化,和美國的罪感文化差異極大。為了洗刷恥辱,日本人最極端的行為就是自殺。“按照他們的信條是,用適當的方法自殺,可以洗刷汙名並贏得身後好評。美國人譴責自殺,認為它只不過是屈服於絕望而自我毀滅。”

在此基礎上,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極端的道德準則使他們的生活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作為補償,日本文化對感官享樂寬容得令人驚訝。本尼迪克特還探討了日本人的自我修養和育兒方式,不管具體的方法與形式,其本質上與嚴格的道德準則是一脈相承的。最後,她分析和評價了投降後的日本人與對日政策。

這本書,講透了日本的民族性

中國對於日本的情感是複雜的。二戰中我們深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迫害,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戰後中日兩國間也是摩擦不斷。處理好中日關係,我們需要深刻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

《菊與刀》雖是大半個世紀之前的作品,不可完全作為範本,但也為我們瞭解日本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參考。它從日本的精神信仰、歷史演變、等級制度、倫理結構、兒童啟蒙等等方面入手,將日本民族性格產生的深層原因挖出。不論日本整個民族是否就是她所描繪的那樣,這種角度和方式都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我們看待一個民族,往往會以自身文化的視角去看,這是很難避免的思維模式;而我們看待自己的民族時,也會難以察覺一些早已融入精神深處的特質。因此,我們也需要多讀一些以其他文明視角看待中國的評論,不論客觀與否,都能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於其他文明,我們也需要多元化的角度看待,最重要的是,在民族和文化問題上,應該堅持平等、尊重、理解和包容。

這本書,講透了日本的民族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