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讓焦慮和抱怨打擾到你的人生

當你工作生活太累的時候,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堅持走過去就會有進步。每一步都會到達一個新高度,目光所及每一處都有新風景。不要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你爬的高走得遠,不是為了讓世界看到你,而是為了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當然奮鬥路上難免會遇到不如意,不要讓焦慮和抱怨打擾到你的人生,抱怨不能讓你學到什麼它只會阻礙你前進的步伐,而且也並不是所有的焦慮都會轉化為動力,持續的暴露在壓力或者焦慮的環境中,不僅無助於成長反而會損害身心健康。

現實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動不動就有房有車有別墅年薪50萬是標配,動不動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很多人通過反覆渲染一些極端的案例作為心靈雞湯,讓本來打算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行的人抱怨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沒基礎變得焦慮萬分,​恨不得一夜之間都能成為王健林,馬雲。那年薪50萬到底是個什麼概念,毫不誇張的說年薪50萬碾壓了99%的上班族,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為45萬元。

不要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讓焦慮和抱怨打擾到你的人生

那你以為國內本科以上學歷的人目前佔比多少呢?答案是不到5%,有較真的人從網站上下載了九八年以來本科以上畢業生數據,核實後發現確實沒有超過5%。

不要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讓焦慮和抱怨打擾到你的人生

那你再猜中國人有多少沒坐過飛機未用上馬桶?答案分別是10億、5億。

不要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讓焦慮和抱怨打擾到你的人生

我們看到朋友圈幾張海島旅遊、廣場購物的照片就以為人人都活的這麼輕鬆,看到幾個畢業才一兩年的年輕人買房,就真的以為買房很容易。缺乏判斷力,盲目的焦慮和抱怨只會讓一個人迷失在虛幻的臆想世界中。當你喘不過氣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定個長期的目標,告訴自己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千萬不要著急,腳踏實地的去做這件事,一步一步推進事情,每做一點焦慮和抱怨就會少一分,做著做著也就有了出路。

——致青春年少奮鬥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