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朱買臣是漢武帝時期一個大臣,他艱苦卓絕,大器晚成,卻因在權力鬥爭中失勢而被殺。他本是乏善可陳的人,卻在千年後常常被人寫進戲劇作品裡。弔詭的是,在後世的戲文裡,朱買臣的前妻作為反派主角,搶了戲份。她不僅被賜予了崔氏的名號,而且因為目光短淺、嫌貧愛富,最終被朱買臣馬前潑水而羞憤自盡——勢利小人朱買臣。倒成了快意恩仇的英雄。戲文就是戲文,真實的歷史需要還原,我們不妨看一看《漢書》裡的朱買臣。

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二人轉《馬前潑水》

一、朱買臣超凡的功利心、自信心長期飽受壓抑,催生了內心深處強烈的報復欲

朱買臣少年就有凌雲壯志,苦讀經書,滿腹學養。但是,家境貧寒,憔採為生,無以求學,無由交遊,阻塞了他上升的途徑。在實行徵辟察舉制的西漢時期,他的才能很難被吳縣的縣令、會稽的郡守們瞭解賞識,所以,他一直默默無聞於鄉里。朱買臣倒是很有耐心、很有定力的,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單調的生活學習的節奏。他總是一面擔著樵柴,一面高吟著古書,走下山來。久而久之,眾人都投以嘲弄的目光,他卻神態自若。

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朱買臣讀書檯

他的妻子忍受不了了:幾十年忍飢挨餓,夫唱婦隨,只為朱買臣學有所成,可現在看起來,那目標是遙遙無期。這一次,她堅決請求買臣放她離去。買臣好言相勸:我命當五十大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很快就能報答你的付出了。妻子的一句話讓他寒心:像你這種人,最終也就是餓死在水溝裡,有什麼富貴?被自己的妻子休掉了,這在朱買臣心中是人生最大的恥辱、不想忍受而又必須忍受的恥辱。此後幾年中,他獨自一人頑強地堅持著,邊砍柴邊讀書,艱難困苦中,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朱買臣把恥辱化作了前進的動力,用功名回覆了他人的嘲弄與不屑。可以想象,朱買臣一直隱忍著,將恥辱感與自己的雄心壯志交融在一起,異化成一種深埋心中的可怕的報復欲。功成名就後,他要報復一切有負於自己的人,包括曾與自己風雨相伴幾十年的前妻。

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朱公祠,紀念朱買臣的地方。

二、飛黃騰達後,漢武帝的鼓勵激發了朱買臣的報復欲

功夫不負有心人,時代也需要朱買臣這樣的人。朱買臣作為跟差,隨同入京彙報財政事務的會稽郡上計吏到了長安。緊接著,他們這批外鄉人陷入衣食無著的窘境。誰知,朱買臣因禍得福,結識了同鄉嚴助。後者是漢武帝的紅人,把朱買臣推薦給了漢武帝劉徹。漢武帝聽了朱買臣所講的《春秋》《楚辭》,拍手叫好,認定他是一個儒學大才。於是。就給了他中大夫和侍中的頭銜,朱買臣可謂一步登天。可也別忘了,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朱買臣是要回報恩人的。漢武帝考驗他,交給他一個艱鉅的任務——廷議上戰勝公孫弘。御史大夫公孫弘是當時儒學領袖,遇到這位山東人來了犟勁的時候,劉徹也怵他三分。這一回,公孫弘還真跟武帝較上勁了,就是認為在朔方築城防匈奴是勞民傷財,劉徹拿他也一點辦法沒有。朱買臣不愧是厚積薄發,廷議時接連向公孫弘提了十個尖銳的問題,後者居然連一個都沒有回答好。就這樣,朱買臣一舉擊敗了公孫弘,不僅為為武帝贏得了顏面,而且為漢朝北擊匈奴大業加上了一個關鍵的註解。

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布衣丞相公孫弘

從此後,朱買臣就成了漢武帝一件得力的御用工具,指誰打誰的工具。東越數次反叛,朱買臣的建議言簡意賅,畫龍點睛,武帝認為是難得的良策。於是,劉徹順水推舟,讓朱買臣做了會稽太守 ,以督導指揮前線的戰事。對朱買臣而言,這是莫大的榮耀。漢武帝像是猜透了朱買臣的心思,告訴他:富貴了不回鄉,就如同衣錦夜行。朱買臣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穿上舊時破舊的衣服,懷揣太守印,去了設在長安的會稽郡邸,向那些讓他品嚐盡了世態炎涼的官吏們耀武揚威。看著那些平素看不起自己、不給自己好臉色的人,一個個跪倒在庭院中,向自己磕頭,朱買臣心中升起了一種滿足感、喜悅感——這也算是他發達後第一次釋放報復欲。

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漢武大帝

三、新太守載前妻招搖過市,彰顯大度卻是實施終極報復

平心而論,前妻也沒有什麼對不起朱買臣的。她跟朱買臣吃了那麼多年的苦不說,即便分手也是採取了和平的方式。還有一件事,離開朱買臣後,前妻看到他挑著木柴飢寒交迫的樣子,頓生惻隱之心,拿出自己的飯食給他吃——這說明,這個女人還是有情有義的。然而,她要命也想不到,多年後,自己會成為前夫報復的對象,更想不到朱買臣的報復方式是何等陰毒的。

買臣衣錦還鄉,處心積慮故作大度;“崔氏”何辜,慘遭報復而自盡

會稽郡地圖

會稽的官吏們聞知新太守到任,忙不迭調集民夫修路,派出百餘輛車馬去迎接。就職儀式一結束,朱買臣就急匆匆趕回老家吳縣。他此行主要目的不是為父母祭掃,而是為了見一下前妻。車聲轔轔,馬聲蕭蕭,大路上塵土飛揚。朱買臣遠遠看到在那裡彎腰掃路的前妻,於是吩咐車隊停下,然後命令後車載上前妻和她的丈夫。也不管他們是否願意,執意地把二人接進太守府邸。於是,吳縣人乃至會稽人看到了衣錦還鄉卻不忘舊情的新太守,看到了有眼不識金鑲玉、薄情寡義的前妻。眾口一詞,誇讚朱買臣有情有義,對寡廉鮮恥坐在車上的朱前妻嗤之以鼻。前車之人是得意洋洋,喜形於色;後車之人是低眉折腰,不敢抬頭。整個會稽郡成了一片海洋,一片眾口鑠金的海洋,一片由唾液構成的海洋。朱買臣每天殷勤地供給著前妻兩口人的吃吃喝喝,顯得周到有加,這都是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可是,就在此時,衣食無憂的前妻卻選擇了自殺。她沒有想到,朱買臣如此陰險冷血,如此殘忍刻度,如此睚眥必報,竟然用這種方式來報復自己。她沒有後悔自己棄夫而去的做法 ,而是後悔當初嫁給這個滿口仁義道德、人面獸心的小人。此刻,她的心情只有羞憤,沒有羞愧——她對這個小人仁至義盡,問心無愧!

朱買臣的官場生涯起於報復,終於報復。他報復酷吏張湯,成功了。可是,他很快又被人報復了,把他送上斷頭臺的正是鼓勵他衣錦還鄉的漢武帝劉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