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中國V光官方網站:中國V光網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遠在祖國的大西北有這樣一個地方,“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曾是它的真實寫照。滿眼盡是黃土,偶有幾顆駱駝刺,早已變得乾癟,然而在這片荒蕪貧瘠的土地上,卻開出了淡紫色美麗的馬蘭花。正是在祖國這樣偏遠的西北大漠,有一位女軍人穿越三千多公里從燕京腹地來到這個地方,轉眼已近三十年,她就是左文先。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使命繫於軍事文藝陣地,責任化作大漠嘹亮軍歌

左文先在30多年的工作崗位和大漠生活中,創作歌曲作品五十餘首,多次在國家及軍內獲獎,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大漠之花》在全軍業餘文藝匯演中連獲“創作獎”、“表演獎”以及“全軍優秀演員獎”,歌曲《奉獻者頌》獲得“感動中國全國新創歌曲”大獎賽一等獎等。

三十年來,除了演出、創作外,還擔任大型晚會的導演及策劃,執導的幾場專題晚會受到軍委首長、部隊官兵的一致好評。大新音樂舞蹈史詩《馬蘭之歌》獲 “優秀晚會獎”、 “新疆電視臺文藝晚會獎”,2019年為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創作排演大型組歌《脊樑》,並在部隊多個點號進行巡演。在部隊工作期間,多次榮立“三等功”、嘉獎,以及 “優秀科技幹部”、“優秀黨員”和“巾幗先進個人”等稱號。在她的這些作品裡,我們聽到了廣大官兵對黨和祖國的赤膽忠誠、對人民和軍隊的滿腔愛戀、對宗旨和使命的鐵血擔當。在祖國的大漠裡它和鳴著一支光榮隊伍的前進步履,激揚著一種威武鋼槍的澎湃心音!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辛勤耕耘育桃李,丹心一片鑄軍魂

從三十年前踏上這片大漠開始,“用音符唱響強軍動力,用作品展現軍人精神”的信念便牢牢根植於左文先的心中。作為該部隊大項文藝活動的總導演,她全心全意帶團隊,精益求精摳作品,為這荒涼的西北大漠培養了很多部隊文藝骨幹。文藝輕騎隊的年輕演員們在她的帶領下,數百人次在全軍的各項文藝評比中取得優異成績並獲獎,數不清的文藝作品刊登至《解放軍報》、《中國軍網》等眾多媒體平臺。

團隊人員的成長和收穫與左文先對藝術的執著和熱忱分不開,與日常排練中對大家的嚴格要求分不開,與她對節目呈現效果的高標準分不開。一場演出十幾個節目,演員通常有三四百人,而這些演員大多數都是從部隊的各個崗位臨時召集起來的。他們沒有舞臺經驗,沒有舞蹈基本功,在一遍遍的排練中左文先親自指導,一個節目一個節目地講,表演一個人一個人地過,時常看到深夜燈火通明的禮堂裡她和戰士們一起吃泡麵的場景。為了給部隊官兵呈現最精彩的文藝作品、使表演達到最好的效果,每個環節她都親自指導,演員的站位、燈光的轉換、大屏的配合,一個節目反覆排到凌晨三四點鐘是常有的事。但看到演員們由最初的緊張、懵懂到最後的自信滿懷、激情釋放,左文先疲憊的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她就像大漠裡的馬蘭花一樣,在大漠的文藝陣地上不是一枝獨秀而是一簇簇相擁著競相開放。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兩代軍人報國情,鐵心向黨勇擔當

櫛風沐雨,薪火相傳。左文先從小給孩子講得最多的故事就是這片大漠戈壁裡的往事,講述老一輩大漠人“艱苦奮鬥幹驚天動地事,無私奉獻做隱姓埋名人”的歷史。孩子從小在大西北這片土地上長大,耳濡目染,當兵成為了他少年時的夢想,高中畢業後也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年7月全國多地爆發嚴重洪澇災害,左文先得知武漢地區部隊將組織官兵奔赴一線的時候,她毅然決然的將自己的兒子送上抗洪的一線。不分晝夜與洪魔鏖戰,不顧危險與時間賽跑,對於一名剛剛入伍不到兩年的新戰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作為一個母親左文先心裡是有些捨不得的,但作為一名軍人她堅決支持兒子奮戰抗洪一線,因為險情就是命令,險段就是陣地,這是軍人不變的職責與使命!在母親的教育和影響下,左老師的兒子主動請戰參與到抗洪救援中。當他與連隊戰友完成抗洪任務後,來不及休整,簡單地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完平安後又緊急投入到保衛南海維和的任務中。左文先得知這件事後雖然有所擔心,但從心底裡為孩子感到高興,她常說:“我們頭頂著帽徽,就要對得起軍人的那份光榮;身扛著肩章,就要擔得起報效祖國的那份責任。”這句話她做到了,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兒子也做到了。

左文先:像馬蘭花一樣綻放大漠


一樣的信仰,一樣的追求,一樣的情愫徹底詮釋著兩代軍人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就像戈壁灘上的馬蘭花一樣,深深紮根在大漠裡,為祖國荒蕪的大西北增添著蓬勃的希望與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