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危機大考,彰顯治蜀興川法治力量!

危機大考,彰顯治蜀興川法治力量

——寫在全省政法幹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

1.4月8日零時零分,武漢正式解封。今日下午,最後一批四川援助湖北醫療衛生隊凱旋歸來,牽動著全川人民的心。

連日來,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48.6萬平方公里的天府大地上,已然一派春和景明、生機盎然的景象:明媚的日光灑遍萬頃沃野,和暖的微風拂動桃紅柳綠,消融的雪水順著川西高原自西向東汩汩而下。

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春天。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大江南北,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兩個多月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這是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一場沒有硝煙的無聲戰役。“哪裡有需要,就在哪裡戰鬥!”一份份請戰指印鮮紅,一聲聲誓言鏗鏘有力,一幕幕場景撼動人心……全省政法幹警用身軀和行動,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和銅牆鐵壁。他們聞令而動、迎難而上,戰疫情、護安全;他們盡銳出戰、衝鋒在前,防風險、保穩定,為全川乃至全國戰勝疫情貢獻四川政法力量。

這是一場檢驗能力水平的阻擊戰,一場補齊治理短板的攻堅戰。四川政法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為疫情防控築牢法治堤壩。

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危機大考,在全省奮力書寫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時代答卷的當下,我省政法系統用實際行動,描繪著濃墨重彩的法治篇章。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試煉揀選,新時代的四川政法幹警們,於危難中奮起,在逆境中前行,以擔當扛起使命,用忠誠書寫答卷!

2.2020年1月21日,國家衛健委確認了我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戰“疫”拉開序幕!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開法治。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多次就依法防控作出指示。“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多次就政法部門開展疫情防控作出部署,要求全國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維護社會穩定這場硬仗。

“做好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壓倒一切的重大任務。”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環緊扣一環,部署接著部署。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四川政法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疫情防控、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法委、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大考驗和直接檢驗,切實發揚鬥爭精神,不斷強化工作舉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1月21日,省委政法委召開專題會議,圍繞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相關要求作出安排部署;1月29日,印發通知對全省政法系統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提出要求。2月以來,省委政法委全委會、委務會、專題會等一系列會議陸續召開,政法系統戰時工作機制啟動,政法各單位迅速響應,各地各部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第一時間成立。

“發揮基層綜治中心和網格員作用,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組織精兵強將加強涉疫情案件辦理,依法嚴厲打擊妨礙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

“強化應急處突,加強24小時值班備勤,全面開展查緝堵控工作”;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全力防止疫情向監所蔓延”;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勇,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葉寒冰,省法院院長王樹江,省檢察院檢察長馮鍵,司法廳廳長劉志誠等領導同志靠前指揮,分赴全省多地抗疫一線,推動疫情防控和維護穩定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全省政法幹警和警務輔助人員、網格員堅守崗位、超常付出,全力構築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網絡。全省公安機關啟動最高等級勤務,全省監獄、戒毒所實行史上最嚴封閉式管理,各市州以城鄉社區為單位開展全面排查……疫情發生以來,全省未發生一起因疫情引發的不穩定事件。

3.赤子丹心昭日月,英雄肝膽映山河。

在疫情防控的每一道戰壕裡,在生死攸關的每一次較量中,是無數勇士最美逆行的身影。

全省政法幹警身先士卒,法律職業共同體勇於擔當,法律服務工作者挺身而出……他們凝聚著戰“疫”必勝的堅定信心,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守護著社會運轉的有序穩定,服務著人民群眾的切身需求。

14萬政法幹警,選擇了身上的制服,就選擇了奉獻。在若爾蓋縣的強降雪中,幹警們頭頂風雪無聲堅守著,在白色世界中留下藏青藍身影的點綴;廣安民警何源每天12小時值守在患者集中收治醫院;綿陽交警唐密、曹成建、張悅三天兩夜往返奔波2300公里帶回12噸醫療物資,滿心都是“將群眾最緊缺的物資帶來了”的心潮澎湃!

30萬專兼職網格員,作為基層政法綜治力量,守住抗擊疫情的“另一個前線”。他們紛紛取消春節假期,在各級黨委政法委領導下迅速投入戰鬥。他們化身協管員、宣傳員、服務員、調解員、信息員,開展地毯式排查、零距離監測、全覆蓋宣傳和全方位服務。他們堅守在全省12萬個網格,用腳步丈量網格,用堅守詮釋擔當,用真心帶去溫暖!“馮大哥,早餐馬上送來,你和娃兒明天想吃啥?”富順縣龍山社區網格員楊永春每天為隔離觀測人員馮某父子送早餐,還常給小朋友捎去玩具。

國人未曾負川,川人決不負國。12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列運載著地震傷員的專列從綿陽出發開往武漢,送往武漢第三醫院。12年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北川縣公安局民警第一時間向武漢第三醫院捐款捐物。“全國人民用大愛溫暖著北川人民渡過難關,現在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用行動支援武漢!”北川公安民警說。

守護萬家燈火,捨棄一家團圓;集結出徵湖北,懷揣多少牽掛。“藍衣衛士”與“白衣天使”組成的家庭,註定面臨離別。在飛馳的列車中,成都鐵警李芸只能透過小小的手機屏幕與身處武漢方艙醫院的丈夫片刻相見互道加油。這些日子裡,四川和湖北之間發起的一通通“特殊連線”,總因忙碌的工作而難以接通,總因突發的情況而倉促掛斷,總因太多的牽掛而失聲哽咽……一份份深沉又厚重的伉儷情、手足情、戰友情,讓多少人為之動容!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深知“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棄“小愛”表“大愛”,這份質樸的家國情懷,在舉國抗疫的時刻,讓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湖北司機皮大軍“露營”高速12天,在四川高速公安民警幫助下順利返鄉,離別之時,皮大軍滿眶熱淚高聲呼喊:“疫情過後,一定要到武漢來玩!”

在這場戰“疫”中,有人永遠地離開了。興文縣看守所監管民警龐承林封閉值班15天后,在重症監護室裡再沒醒來;年僅30歲的紅原縣森林公安局民警阿真能周,通宵值守防疫卡點後,在工作了9年的派出所裡停止心跳;綿陽監獄特警隊民警楊大成在防疫值班期間病故,監獄AB門之間他再熟悉不過的16米成為生命最後一段路,警服口袋裡,疊得像豆腐塊一樣整齊的紙上寫著執勤批次和時間;邑州監獄內衛隊民警張琿連續值班17天后,突發心源性疾病搶救無效去世,他在32年前參加工作時曾許下誓言“我熱愛監獄警察這個職業,我願意為此付出辛勞,甚至生命”……他們永遠停留在了這個冬天,卻讓更多人迎來了春天;他們離去的背影,成為更多人接力前行的力量!

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長。17年前那場“非典”,“90後”是被保護的孩子;17年後的這場疫情,“90後”扛起了這場無聲戰役的大旗。“爸爸媽媽,你們保重身體!”“90後”的廣元女民警柯逸涵和遠在武漢的父母視頻通話後,拭去淚水繼續執勤。“90後”的內江市東興區法院女幹警李甜華果斷取消籌備已久的婚禮,和丈夫並肩抗疫。

一線抗疫是生死考驗,也是檢驗入黨動機、意志品質、擔當作為的試金石。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各政法單位紛紛組織開展“火線入黨”,黨旗高高飄揚在醫院走廊、鐵路道旁、交通卡口、田埂陌上……一份份入黨申請書飽含真情、承載志願;一名名入黨積極分子主動請戰、勇挑重擔;一聲聲出征誓言鏗鏘有力、久久迴盪!

還有太多的名字、身影和故事,沒有被記錄和講述。他們不是超人,也知飢寒,會感疲累。只因一腔赤誠,他們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寒冬裡的火,溫暖人心;夜空裡的星,點亮希望。疫情來臨時,他們逆向而行,去守護生命;春暖花開時,我們滿懷感恩,與英雄重逢!

4.立治有體,施治有序。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面對疫情,全省政法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依法防控。

多措並舉,持續用力。各地各部門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防控工作,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築牢法治堤壩。

從科學立法上發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疫情防控,立法先行是根本。於法有據,防控才能忙而不亂、忙而有序。

1月24日,我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2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2020年立法計劃》印發,將制定《四川省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對辦法》納入立法計劃。

法因時而立,法因時而進。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查漏補缺,完善配套制度建設至關重要。省委依法治省辦、省法院、司法廳先後出臺多條措施,印發指導意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和精準優質的法律服務;司法廳派員進駐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綜合工作組,當好疫情防控決策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

從嚴格執法上發力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性也在於實施。疫情防控,嚴格執法是關鍵。區域封鎖、治安管理、交通管控……全省政法系統嚴格按法定權限和程序實施各項措施。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只要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定能形成無窮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全省日均投入10萬名警力,政法各部門抽調大量人員下沉一線,基層政法委員作為新的政法力量“亮劍”,網格員走街串巷全面參與,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網絡,實現全域覆蓋無死角。全省累計組織政法幹警、網格員配合相關部門設立疫情監測卡點1900餘個,日均查驗人員70餘萬人次、車輛35萬餘臺次。內江抽調300名政法幹警組建“內江政法先鋒隊”,巴中84個公安基層所隊開展戰時督查……

從公正司法上發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疫情防控,公平正義是保障。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政法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對暴力傷醫、製假售假、囤積居奇等犯罪活動,依法嚴懲,及時曝光,形成震懾,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穩定社會秩序,彰顯法治威嚴。

“成都首例!”“南充首例!”“內江首例!”“綿陽首例!”2月19日,我省4地法院宣判4起涉疫犯罪案件,形成強大震懾!疫情發生至今,全省法院依法審結涉疫犯罪案件近百件。我省法院、檢察院啟動刑事速裁程序,對不服從疫情防控管束等犯罪嫌疑人依法從快從嚴懲處;全省司法行政機關排查矛盾糾紛10萬餘件,化解成功率達98.2%。

每一起案件背後,是四川政法的堅守,是捍衛家園的戰鬥;每一個數據背後,是如海般深沉的法治力量,是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

從全民守法上發力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2300多年前,秦孝公問推行變法的商鞅,變法之後如何使官與民知法、懂法、守法?

這是一道法治中國建設需要面對的歷史性難題。缺了法治信仰和法治精神,再剛性的法條也難免淪為擺設。如何實現良法之治,讓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法律真正成為全民信仰和追求,是破解“秦孝公難題”的應有之意。

新時代的全民普法,要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法治可信賴、正義可期待、權利可保障、義務須履行、道德應遵守,讓尊法守法在全社會成為習慣、成為自覺、成為信仰。

“廣大群眾要聽話,冠狀病毒不可怕!”“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開玩笑!”……在縣城、在場鎮,“空中法治員”無人機硬核出動,開展“土味”法治宣傳;在超市、在醫院藥店、在公交地鐵,宣傳櫥窗、LED屏、出租車頂燈上滾動播發防疫常識和法律知識;在電臺、在網絡直播間,法官悉心講解涉疫熱點法律問題;在工廠、在企業,律師在線諮詢、上門調解,為企業提供法律顧問服務……疫情發生以來,全省政法系統加強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穩定人心、堅定信心,讓廣大人民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進而形成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5.陰霾終將消散,萬物向陽而生。

3月25日零時起,我省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積極向好。

在車間,機器轟鳴響;在田間,春耕春種忙。復工復產進行時,開足馬力動起來,爭分奪秒加油幹,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55歲的陳慶豐是綿陽年齡最大的派出所所長,連日來奔忙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和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的路上。旺蒼縣檢察院的幹警們深入民營企業,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護航復工復產,四川政法在行動。疫情防控急難險重,無懼危險,衝鋒向前;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精準服務,助力發展;服務群眾保障民生,情真意切,無怨無悔;嚴打犯罪維護穩定,精準發力,確保安全!

出實招、出硬招,推出保障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政法套餐”,以政法的力度與溫度,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四川“加速度”。一條條精準高效的措施,為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撐,構築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全省法院推行“非接觸式”訴訟服務,無接觸發放執行案款;檢察機關出臺“川檢10條”,嚴厲打擊涉企涉疫違法犯罪;公安機關用“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開闢復工復產“綠色通道”;司法行政部門的法律服務“不打折”,228個企業法律服務團為6萬餘戶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懷揣愛民情懷,讓群眾安心、暖心、放心。我省法院妥善審理涉疫情融資借貸糾紛,強化涉疫情合同糾紛的雙向保護,減輕中小微企業融資負擔;在破產案件審理中,積極挽救停產的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有效激活企業產能,服務疫情防控。“疫情來襲,一罩難求”。成都高新區法院精準施策,“復活”了一家破產企業,該企業復產後日產口罩最高達50萬隻!

當前,疫情防控戰線到了決戰時刻,脫貧攻堅戰線也到了決勝之際,兩場決戰幾乎同步展開。

入院戶,跑田坎,爬山樑,下溝壑……政法幹警中的駐村“第一書記”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帶領群眾抗擊疫情、共克時艱、共奔小康。省公安廳駐越西縣河坎村“第一書記”李賀和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邊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一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驗,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無愧於人民,無悔於自己,全川政法幹警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為我省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雙勝利”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6.“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抗擊疫情,有效治理突發公共危機,不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考驗。

經此一疫,我們欣然捕捉到,一場成長蛻變正在進行:

將力量向社區下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網格化管理充分釋放最大效能,是社區防控取得勝利的關鍵;

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把維護群眾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創新法律服務,推出系列便民利民舉措,積極滿足群眾需求,以實際行動展現四川政法新氣象、新作為、新變化;

非常之時,有非常之策。智慧法院、智慧檢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行政……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促進政法工作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四川“智慧政法”完成了從形式到內容、從量變到質變的深度蝶變;

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是“楓橋經驗”的精髓,打好群防群控的人民戰爭,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戰“疫”大考中被賦予全新的意義和更厚重的分量。

經此一疫,我們深刻體會到,一條革新之路尚在腳下:

處置機制科學完備,預案體系、實戰能力、物資準備充分,至關重要;

上下步調一致,各界同心協力,強大高效的組織和動員能力,至關重要;

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至關重要;

推動現代科技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政法領域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應用水平,至關重要;

提升參與社會治理水平,夯實政法基層基礎,至關重要;

提高政法幹警及基層工作力量的社會溝通和群眾工作能力,至關重要;

持續鍛造一支理想信念堅定、業務本領過硬、作風優良的政法隊伍,至關重要。

經此一疫,我們切實感悟到,一場治理之戰迫在眉睫:

打好市域維護政治安全主動戰,確保我省政治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打好市域矛盾風險化解攻堅戰,強化源頭防範、多元化解,持續攻堅克難,進一步提升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

打好市域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陣地戰,加強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進一步提升維護公共安全的能力;

打好市域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持久戰,積極推動公共服務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轉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經此一疫,四川政法勢必加快步伐,朝著共建共治共享方向,不斷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四川政法力量!

7.“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

從1978年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抗洪搶險;從2003年抗擊非典,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歷經磨難的中國人民一次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過去數十年間,全球化的不斷提速戲劇性地改變了全球的疾病譜,迎戰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將是我們長期的挑戰。病毒帶來的傷痛不止一次提醒人類,自然災害面前,生命脆弱不堪,沒有人能偏安一隅、獨善其身。

疫情來勢洶洶,四川何以能戰?中國何以能勝?磨礪勇於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擔當之謀,組織實施之能……關注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著眼每一次微小的努力,見證每個人所身處和所書寫的時代,答案早已躍然紙上。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千百年來,四川人民的血性與堅韌,早已深深融入血液。從戰火紛飛中的抗爭,到國泰民安中的堅守,個人、社會和國家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

在這場舉國抗疫的人民戰爭和宏大敘事中,治蜀興川時代答卷中的法治力量和政法作為,更彰顯出新的時代價值!

人類終將戰勝疫情。如何將疫情挑戰轉變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機遇,轉化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推力,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都面臨的更為迫切、也更深遠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