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迎春花是一種常見花卉,外觀美麗,容易種植。但是,

迎春花花的數量是影響迎春花正常生長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迎春花屬於叢生類草木,如果個體單獨種植,迎春花植株過少,就十分有可能導致迎春花難以開花或者不開花。而且較少的迎春花生長在一起,整體防病能力較差,植株易於被病菌侵染,爆發病害。另一方面,如果迎春花過多,開花數量就會變多,所需要的養分也會隨之增多,如果沒有給其補充充足的養料,迎春花就會生長緩慢,長勢衰弱,花朵逐漸凋零。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力介入以維持迎春花花處於能夠健康生長的數量範圍內,是十分重要的。

迎春花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組織培養三種。這三種方法都能夠改變迎春花花的數量。我們今天著重介紹的是分株繁殖方法中的一種——扦插法。扦插法易於操作,又能夠合理的改變迎春花花數量,可以有效促進迎春花的生長。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迎春花花的扦插。

一、 迎春花扦插需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在對迎春花花進行扦插前,需要先對迎春花進行分株。

① 確定是否需要分株

迎春花能夠健康生長的數量範圍是成株5-6株,幼苗1-2株。在此範圍內,為迎春花供給的養料可以保證其正常的生長不因缺肥而破壞,同時促進幼苗的長勢。而大多數情況下,迎春花植株數量都不在這個範圍內,那麼就要對迎春花進行分株處理。除此之外,在市場上到了迎春花花的需求高峰期時,也可以對迎春花進行分株,促進迎春花花卉的繁殖,得到更多迎春花花,為培育者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② 分株週期:

對迎春花的分株需要謹慎進行。分株次數如果過多,會危害到迎春花的根本,嚴重影響迎春花的生長。所以,兩次分株中間通常要間隔2-3年左右,這樣才可以保護迎春花不受傷害。時間再短的話,就有可能給迎春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譬如一年給迎春花分株一次,植株尚未從上次分株的影響中緩和過來,就要進行下一次分株了,這樣就阻礙了迎春花植株的正常生長狀態,增加了其被病菌侵染的幾率。

③ 分株時間:

理論上來講,一年中的任何時間段都可以對迎春花進行分株。但為了儘量不傷害到植株,不影響迎春花的長勢,分株時間也應該選在最合適的時候進行。但是從最優化的角度來看,花期後(每年的春分到穀雨期間或者秋分到立冬期間)是相較於其他時間來說最為合適的,但是不同地區的環境差異比較大,因此並不能以偏概全的說分株時間就在某個時候

。確定具體的時間還需要種植者查閱資料,瞭解自己本地的氣溫、溼度等情況,然後再作決定。

大量統計數據表明,迎春花花期後這段時間,與其他時間相比較為合適。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具體的時間還要依據上段敘述決定。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二、 迎春花扦插步驟可以分為哪幾步?

1、準備工作

① 選好花盆:

選擇花盆時要注意挑選花盆的高度和種類。花盆高度應根據扦插分支後的迎春花長度決定,以不長於迎春花分支,也不短於分支的一半為宜。至於花盆的種類,常見的選擇有塑料盆和紫砂盆。塑料盆由於價格實惠的優點而被普遍使用。但事實上紫砂盆效果是遠大於塑料盆的,更適宜扦插後迎春花分支的生長。所以,我們建議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選擇紫砂盆較好。

② 花盆處理

新花盆和舊花盆將採取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新花盆中常常含有我們俗話常說的“生氣”,對植株的生長不利,更別談剛移栽過來脆弱的迎春花枝條了。但在清水中浸泡,就可以很快去除這種“生氣”,放心使用花盆。通常將新花盆清水中浸泡3-4天即可。

但如果是已經使用過的花盆,可能花盆裡附著了大量未知細菌,為了避免移栽過來的迎春花枝條被病菌侵染,要先對舊花盆進行消毒,再暴曬2-3天左右,這樣可以有效殺滅花盆細菌。

③ 給花盆填入植料:

給花盆填入植料非常重要,這些植料起到在迎春花分支移栽過來後為其及時補充水分、養料,確保生長的作用。植料的具體成分要根據迎春花的不同品種進行配製,通常,將植金石、仙土和蛇木以3:4:1的比例混合均勻,輔助混合以顆粒土和纖維類材料,是配製植料的常用方法。當然,植料的成分並非絕對,較為合理的植料組成也並非這一種。種植者可以查閱資料,自由發揮,配製出效果更佳的植料來促進迎春花分支的生長。

除此之外,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將植料放入多菌靈溶液中浸泡3-4小時左右,再取出放入花盆中晾乾備用。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對植料進行消毒處理,盡最大可能避免迎春花分支被病菌侵染。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2、具體操作:

① 在分株前2-3天左右停止給迎春花植株澆水。為了提高迎春花扦插後的成活率,一般會選取原來植株上長勢較好、抗病能力較強的分支扦插。而如果在扦插前幾天還是給植株正常澆水,這些分支的細胞就無法緊密的集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影響扦插的成功率。因此,為了避免迎春花花分株後水分太過充足,我們建議種植者最好在分株前2-3天就停止給迎春花植株澆水。

② 剪枝並處理傷口。在扦插前,需要提前選好要進行扦插的分枝並在扦插時剪取。種植者通常會選擇7-9cm左右且長勢較好的枝條。剪枝時,為了避免枝條修剪處被病菌侵染,必須使用提前消過毒的剪刀修剪枝條,剪至每根枝條留3-4片葉子和1-2個嫩芽即可。此外,在剪枝時,應當儘可能小心,防止給枝條表面帶來傷口。如果真的不慎給枝條造成傷口的話,就會導致病菌從傷口侵入,從而使扦插失敗。因此,在發現枝條有傷口時,應當及時對傷口處進行消毒處理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③ 藥劑浸泡。從迎春花植株上修剪下來要進行移栽的枝條非常脆弱。為了增強其抵抗能力,可以將枝條放入藥劑中浸泡。這樣做既可以提高枝條的抗病能力,又可以有效防止雜菌侵染,從而大大提升扦插的成功率。浸泡時,一般將枝條泡入多菌靈溶液中1小時左右,然後取出並晾乾即可。

④ 對枝條進行移栽。移栽時的操作需要十分謹慎小心。應將已經浸泡好並晾乾的枝條小心插入花盆中,枝條插入深度必須控制在4-5cm的範圍內。還要適當調整枝條的位置,調整時需要種植者一手扶護枝條,另一隻手拿住鏟子,兩手配合來移動枝條位置,如果是稍微的移動,可以輕拍花盆達到目的。但整個移栽操作都要求種植者高度集中注意力,以避免在移栽過程中出現差錯導致扦插失敗。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⑤ 確保枝條的陽光照射和透氣暢通。剛移栽到花盆中的枝條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在剛移栽後的一週內都是扦插的關鍵期。在這一時間內,必須確保好枝條有充足的水分、養料,能夠得到及時的光照、透氣。這就要求種植者將已經移栽枝條的花盆放置在能夠有充足光照、且通風性良好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環境溫度還應該維持在13-18℃左右,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這樣才能確保枝條移栽後能夠健康生長,而不是在中途就死亡,扦插失敗。

⑥ 保證花盆內水分充足。

“水是生命之源”,必須為移栽後的枝條供給充足的水分。補充水分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浸盆,一種是在土壤上噴淋。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使土壤中充滿水分,在枝條移栽後源源不斷的為其供給。但在用這兩種方法進行一次性澆水時,要注意控制水量,在花盆底部剛出現水時就可以停止了。也可以間隔一段時間就進行澆水,但每次澆量比一次性澆水量要小,間隔時間種植者自己把握即可。

一般來說,移栽後是可以立即澆水的。但有部分人認為水中本身就含有病菌,且立即澆水會增大花盆土壤溼度,會導致枝條被病菌侵染,往往選擇第二天才進行澆水。事實上,扦插後立即澆水對植株幾乎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即使水中帶有細菌,但枝條和植料、花盆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而且花盆已經放置在了通風透光性都比較好的地方,立即澆水並不會導致花盆土壤溼度長時間較高。因此,儘管立即澆水,枝條被病菌侵染的幾率也並不大,種植者可以無所顧慮,放心澆水。

迎春花有哪些扦插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提高扦插成活率?

⑦ 靜養等待。在做完上述一系列步驟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重要步驟了。接下來種植者只需要保證花盆所處的環境溫度、溼度都維持在一定範圍內即可。澆水、補充養料可以一週進行一次,但是需要種植者定期觀察並記錄移栽後枝條的生長情況。這樣可以在枝條長勢衰弱或出現任何不良狀況時都能及時進行應對,保證扦插成功。

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迎春花扦插方法就到這裡了。通過介紹扦插時的注意事項、扦插前所要進行的工作、扦插的具體步驟,相信種植者已經大致掌握如何對迎春花進行扦插,可以進行實際操作了。當然,上述內容是我們根據種植經驗的總結積累,可能還並不是十分全面,儘管能給大家帶來一定啟發,但還需要進行更多補充。我們在這裡希望種植者可以根據此文並結合實踐得出更好的扦插方法,更大的提高迎春花扦插的成功率,再回來補充我們的文章。既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也可以在迎春花扦插這一方面做出更多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