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1岁,12个月,一个小生命哇哇大哭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抬头,翻身,坐,爬,现在变成一个晃晃悠悠蹒跚学步的小可爱,可能边走边得意地对着你笑,想想都太神奇了。

你可能迫不及待地为他装扮好了生日场景,点好了生日蜡烛,唱起了生日快乐歌,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跟他有什么关系,但无妨,他跟着大人一样很兴奋。

在爷爷奶奶的眼中,自己家的孩子都是小神童,可是去楼下孩子堆里转一圈,心里就会愤愤不平地念叨:

楼下那个孩子还不到1岁除了爸爸妈妈,连姐姐都会叫了,我们小宝才会叫妈妈,爸爸都不叫,会不会说话太晚了?

邻居家孩子11个月就开始走路了,我们小宝1岁了还在爬,是不是发育太慢了。

如果比一个孩子慢还好,如果比大多数孩子都慢,我估计爸妈心里也开始着急,我们家孩子正常吗?

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别着急,我们来看看耶鲁大学格赛尔研究中心对上千个孩子40年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他们能对80%的孩子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进行正确的预测。

结合婴儿的发展特点,他们从动作、语言、协调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孩子的进行测量和评估,将最终成果分享在《你的1岁孩子》这本书里,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宝宝动作和语言两个方面。

动作方面:

11个月-12个月-1岁1个月:


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1岁3个月-1岁半-1岁9个月:


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语言发展:

11个月-12个月-1岁1个月:

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1岁3个月-1岁半-1岁9个月:


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看到这些结果,我想父母们肯定迫不及待地对照着自家孩子开始测试。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并不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测试。

除了测试工具的影响,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并不能客观地评价孩子:

有的父母标准很严格,得出的结果会比孩子真实表现要差一些。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表现好点,不停地暗示孩子,结果就会比孩子真实水平高。

可是那又怎样呢,谁又能控制住父母这会跃跃欲试的心情呢?


耶鲁大学1-2岁宝宝动作、语言指标:做妈妈的要知道而不是收藏


上面给出了11个月、12个月、1岁1个月、1岁3个月、1岁9个月,5个年龄段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想测试的话,不要只看孩子在其中一个时间点的表现,可以把几个阶段结合起来,这样你就能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变化了。

就测试结果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宝宝的表现是不均衡的,可能他在其中一个或几个指标比较超前,比如他1岁的动作发展就已经到了1岁3个月的水平。但在另外的指标可能会落后,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过于担心。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水平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你的1岁孩子》作者们提到多关注孩子的成熟度,而不是智商。

如果你家孩子的语言发展到了1岁半的水平,那你就根据1岁半孩子的语言表现来对待他,不论他是1岁还是2岁。

如果你家宝宝快2岁了,人际交往的能力还处在1岁3个月的水平,那就用1岁3个月孩子的状态和他交流互动,不要去管同龄孩子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了解这点可以让父母跳出和别人家孩子对比的怪圈,走入自己家孩子的世界。陪着宝宝一起学习和成长。

最后要提醒的是,这也可以作为你初步判断孩子发展状况的指标,比如他1岁半还不会走路、说话、也不愿意和人互动,或者他非常明显地落后于其他同龄宝宝,那你就要找专业的医生、幼儿专家来咨询判断,他们会给专业的建议和做法,避免因为父母的延误错过孩子的最佳干预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