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到底長什麼樣?懷不上寶寶,跟子宮內膜多大關係?

想要成功妊娠,當然離不開子宮內膜這塊良好的“土壤”。子宮內膜分為:基底層和功能層。

  基底層:顧名思義,靠底下,與外面的子宮肌層貼近,這一層的內膜不會受到激素的影響,不發生增生等變化。

  功能層:在基底層的表面,既然叫做功能層就說明會變化,有功能。有什麼功能呢?來月經和懷孕就看這一層內膜的好壞了。功能層又可以分兩層:緻密層和海綿層。

子宮內膜到底長什麼樣?懷不上寶寶,跟子宮內膜多大關係?

 子宮內膜的週期變化

 女生每個月要來大姨媽的,月經血就是內膜剝脫混雜血液流出的,這些是受到卵巢產生的雌孕激素控制的。

 月經來過之後,子宮內膜變得很薄,一般5mm以下。這時卵巢產生的雌激素,會讓內膜增生,病理一般稱之為增生期子宮內膜。內膜增生是月經來潮的基礎,即使沒有後面的分泌期改變,增生到一定程度,也會出現突破性出血。類似水庫蓄水太多崩塌大壩。

當內膜增生到一定厚度,為受孕做好準備,於是就到了排卵期。之後雌激素少量生產,孕激素開始逐漸增多,對內膜增生產生抑制作用,內膜上的腺體分泌糖原,病理上子宮內膜就呈分泌期改變。

 如果沒有受精卵來臨,雌孕激素開始撤退,子宮內膜缺乏激素支撐,開始崩塌,月經就來了。

子宮內膜到底長什麼樣?懷不上寶寶,跟子宮內膜多大關係?

  多數時候,子宮內膜就是月經期、增生期和分泌期改變,依序交替出現,變幻著人生。如果卵巢激素產生的規律性出問題,就會影響內膜,或人生顛倒,或人生錯雜。

  比如說到了月經來潮前,內膜本該是分泌期改變,但還是增生期改變,沒有或者僅部分分泌期改變,那麼可以提示卵巢的黃體功能不全。如果月經後內膜不是增生期而是分泌期表現,有可能是黃體萎縮不全。這些改變對應的就是月經紊亂,一般需要診刮,然後再用藥調理。

  到了絕經後期,內膜缺乏雌激素的滋潤,慢慢萎縮變薄,腺體消失,病理上表現為萎縮性內膜,這種內膜多數無害,只是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也差了,有些人會感染成內膜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