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现如今,旅拍以及Vlog视频拍摄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一种记录生活与社交表达的方式,得益于视频的制作变得简单,制作门槛越来越低,那很多人其实都希望拍摄出一些更加专业的视频。但真正想要获得一些高质量的视频素材,还是离不开专业的摄影器材的辅助。因此在我看来,接下来器材厂商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将之前一些专业的器材,往小型化或者以模块化的方式发展下去。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提升便携性。moza slypod E我认为就是在这个趋势之下,推出的这样一款产品。

开箱

由于今年年初的疫情格外的紧张,我只能窝在家里用比较拮据的器材以及凑活的拍摄环境来完成,不过如若你对这款MOZA Slypod E感兴趣我相信这篇文章以及我的使用体验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首先slypod E的全称叫做电动摄影伸缩杆,是一款全新形态的摄影附件。其实在很早之前接触moza Air2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slypod这款设备,我对它还是抱有挺多幻想的,认为它将会是一款颠覆传统滑轨的产品,但是实际了解了具体参数之后,我发现slypod E并不是一款完全意义上的颠覆者,而是实实在在的改良派。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用来代替滑轨完成工作,但是也存在某些使用的局限性。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而slypod E这款设备还是在slypod的基础上更新的一款低配版,所以在附件上slypod E会有一些打折,不过除了不用读系列说明书以外,MOZA也依然给了一个便携的脚架、数据线以及一个便携的收纳包裹。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刨除其他附件不说,我觉得MOZA附送的这个便携收纳包确实非常的实用,外出的背负体验跟一个便携的三脚架差不多,因此这一类的产品也跟容易放在户外去使用。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还有一个建议大家一同购买的可选购附件就是,MOZA的快拆万向云台,配合附送的云台收纳包使用,其便携易用性会得到更好的体现。。我会在后续的详细测使用中告诉大家这款云台使用中的好处。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外观功能设计

首先要说明Slypod E的基础功能。说来倒也简单,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电动滑轨组件。具体的功能实现就是通过加装相机的一段带动器材伸缩来实现短距离的运镜效果。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slypodE这款硬件给我的第一上手感觉,它的全新形态设计真的让我惊喜,在正常的收纳状态下,slypodE占用的收纳体积就是一个棍子的长度,并且在使用时无需组装。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但正如我在上文所说,slypod E是一款走量的产品,因此整个棍身由初代的碳纤维材质变成了铝合金材质,虽不影响功能但与slypod相比其重量为919g增加200g,拿在手里有些称手,如果说想要将它作为真正独脚架使用的用户,我想它并不适合你。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slypod E的最大直径被设计在了棍身的操控区域,为54mm,上端则是被设计成了握持区域,覆有橡胶来增加摩擦,所以实际的双手的握持体验效果还不错。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另外棍身的涂装设计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但因为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所以整身有着优秀的耐磨效果,应对一般的剐蹭不是问题。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在功能设计上,slypod E可分为三个重要部分进行介绍。放相机的快拆区域固定棍身使用的稳固区域以及操控区域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首先在顶端位置,slypod E设计有一个快拆接口。你可以选择使用原本它自带的快拆组件,通过改变其上的可拆卸螺纹,就能够获得一个3/8的螺纹接口或者一个1/4的额螺纹接口,所以理论上是可以安装同类的所有器材。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当然也可以选择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官方附件MOZA快拆万向云台。这两个组件在外观上非常好辨识,因为二者都有一抹性感的红圈加持精致感十足,我很喜欢他们的设计。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快拆的部分安装也比较的简单,不过要注意将侧边位置的快拆锁扣锁紧,但快拆头依然会有晃动,需要旋转快拆头上的固定组件进行固定。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配合moza的万向云台使用,不仅它的功能完善而且紧固设计更加配套,在安全的同时也会帮助我们不少,在拍摄时候也会给我们一个好的运镜感受。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的万向云台在使用中其实有许多优势可言,云台本身支持270度以及轴向阻尼旋转设计。同时采用齿轮自锁机构。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在不改变自由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相机的安全。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可实现类似三维云台的单向滚动,轴向旋转则可以在拍摄中获得稳定顺滑的运镜效果,越是实拍你就越会明白这根棍子的易用程度。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快装板是40×40的四向快装板,也就是每个方向都可以被卡在快装板上,这在改变拍摄角度时候尤为方便。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而要使用这款slypod E与稳定平台相连的固定区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呢,MOZA在slypod E的快拆接口下方直接设计出了一个阿卡快装板卡口,刚好我的便携三脚架同样也是阿卡标准因此就直接安装在一些相应的脚架上。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当然一些大型的摄影脚架也可以配合使用,在快装板的底部设计有一个3/8螺孔与1/4的螺孔,双孔禁锢,专业性自然无需多言。不过这个部分长时间使用后快装板的边角涂装依然会有明显的磨损,俗称掉漆。。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再一个可以作为固定设计的是slypod的底部也预留了一个1/4螺孔,通常在使用中我们可以连接MOZA标配的一个小三脚架在横向安装时候。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脚架可以充当一个握把,卸下之后也可以让slypod 竖着独立放置。我看了一下与Aircross2标配的我同相同。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但是MOZA的小三角架实在是不够安全,握把的手感不佳,同样因为太小也不能作为slypodE一个安全的脚架选择,非常容易被风吹倒,不过一个好的设计是它标配了一个连接件与其他1/4三脚架连接,所以不管是螺纹还是螺孔都可以与slypod配合使用。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第三个部分就是操作区域,实际上slypod E的整个棍身只有三个按钮,三个都是多功能按钮,+/-按键采用了防水设计,但是开关按键没有硅胶覆盖,并且有晃动感,后来我才明白,在固定好slypod E之后+/-按键在最上方,如果是下雨的话容易进水,而开关按钮则是在侧面,不容易进水。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在按键的右侧则是tybe-C的充电接口其上有胶塞防护,但是总的来说,slypod E的设计依然不具防水功能。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另外上方的RGB色环,是slypodE的功能显示区域。可以在不同方向看到其状态,其实这个设计与MOZA AirCross2的色环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好看,炫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色环的显示并不是很友好,容易受到阳光以及角度的干扰。



功能&操作

在基础的实现镜头画面移动的功能方面,我认为slypod确实可以100%的代替像洋葱工厂或是类似小型的液压滑轨的功能。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在实际应用中发现slypod E非常适合拍摄一些小物件的位移或者特写镜头。例如货架上的倒流香香炉。使用横向位移用以表示货品,运镜效果与小滑轨并无差别。不过它的好处是直接架设就能开拍,省去了使用前的诸多装配烦恼。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但我之所以说slypodE仅能代替小型的滑轨是因为它的伸缩运行长度仅有280mm。最大的伸缩速度有28mm/s,最小的速度选项为0.15mm/s。我认为这个规格还算及格,也确实非常实用,有些遗憾的是滑动的距离有些短小,在追求便携的同时,我想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妥协。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其实实际应用中我们有很多办法从视觉上营造一种位移的感觉。例如增加前景物体,或者使用参照物的方式来强化镜头移动的感受,所以这么说下来,伸缩距离短其实也并非是slypod的缺点。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那么使用滑轨拍摄一个镜头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我想既然都用上滑轨了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画面的稳定性。而这一点应该是slypod E的优势,我看了下官方的描述slypod E的电机采用的是航天级别的高功率空心杯电机,使用它的好处就是实现电机迅速的响应,以及更高载荷。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slypod E的额定载荷分为两个纵向额定载重为9KG,横向的额定载荷为4KG。对于如今一个微单闯天下的旅拍以及小型拍摄活动场景中,这样的载重其实就已然非常够用。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在后期测试与稳定器联动的阶段,使用微单+800g的镜头+1.25kg的稳定器横向位移毫无压力。至于电影机,还是得老老实实上大型滑轨。



机身操作体验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slypod E的操作体验我个人的感受是简单易上手,但是不太利于工作状态下的快速调节

。首先slypod的操作按键都有多个功能,点击/双击/三击/长按,在一些比较快速的工作流程中这样的多级操作并不利于slypod E功能的实现。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最常用的操作就是开机,然后长按+或-使其快速移动来获得画面,这是因为使用单击来调节速度让我觉得用的不是那么的顺手,我的意思是你无法从最开始就选择一个比较适合的速度,E的速度调节总共分为9档,在很多情况下我不需要一档的慢速,所以我就必须要按很多下才能找到相应的效果,而硅胶按键的操作并不是那么的顺滑,所以干脆就直接长按升到最高档。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不过我认为MOZA的这种无极调速与有级调速的应用确实可以传承下去,分级调速是要模仿我们的普通滑轨,无极调速则是在模仿液压滑轨的效果。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让我们购买他们家还未推出的魔爪魔杖遥控器附件。



APP操作体验

然而虽然按键的操作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是MOZA还有另一种操作机制,就是手机APP的操作,在下载完成MOZA Master APP之后,要与slypod E进行配对,配对的机制在 前期稍微有点迷,容易断连后期我更新一版固件之后几率降低但偶尔也会有,需要把wifi与蓝牙都打开,初次连接有点困难,若是长时间无法连接需要关闭APP在重新打开连接设备才会解除。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在手机上APP的操作逻辑还是挺简单的不仅容易上手,显示也比手动调节直观,分为普通模式/变数模式/加速模式。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普通模式下可直接用手来滑动,调节长度以及速度,这个是我一般的常用模式。变速度模式下则是从最低速逐渐提速至相应的设置速度然后慢慢减速,加速模式下则是单向的加速度设置。同时这三种模式都可以连接tybe-C的数据线,触发快门,进行轨迹延时拍摄。起到一个快门线的效果,但是为了成本考虑官方并没有给配备这根线。。。这个线需要到官方商城去自己购买。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另外,APP额外功能也非常丰富,主页面不仅能够显示设备电量,提供升级,还可以开启静音模式。moza slypod E的缺点其实也并非没有,那就是在移动过程中电机或者轨道的声音非常大,若是拍摄一些需要收音的画面,我劝大家还是做好后期音画对轨的事情,不过在静音模式下,slypod E至少可以满足一些小空间内的收音问题,所牺牲掉的就是速度,基本上是非静音模式下的一半。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一个小的功能是APP种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灯色显示,换成蓝色之后一定程度上算是缓解了太阳天无法看清状态的问题,但是在外拍摄偶尔也还是又类似抱怨。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相信很多人在购买这款产品时不仅是去拍摄一些动态的画面,它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可以进行稳定的延时摄影选项,不过我一直没有找到代替moza那根快门线的方法,所以这个部分我也就不过多展示,应该与我之前测试MOZA Air2时候的参数调节比较类似,但是刚好我过年期间向朋友借了下她的MOZA Aircross2。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看了一下,好像大家在测试slypod的时候都没有过多的去测试与MOZA Aircross2的联动效果,但是在测试之后我发现了MOZA的另一片天地。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一方面MOZA的轴向位移+三轴稳定器度镜头的控制有着非常多的可能,在不连接APP联动的情况下,可以配合三维梦境模式来实现移动版本的盗梦空间镜头。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另一方面,MOZA可以通过APP使滑轨与稳定器进行联动控制。在连接两个设备之后,我们可以总体设置两个产品的运动轨迹,来完成某些画面拍摄。这个使用场景看似非常nice。。相对于仅使用稳定器时,我们又多了一个轨迹控制选项,但是实际上MOZA对于二者的配合联动搞得并不好。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首先,在APP端两款设备的连接相对繁琐 ,偶尔会发生断链的情况。而移动延时摄影是我觉得一个比较可用的拍摄模式,我用下来也已经足够稳定了。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测试了横向与纵向安装,觉得还是横向安装画面比较有意思。在使用更大相机的时候,要注意测试在最远端的配重问题,即使slypod能够驱动,三脚架也需要时刻保持左右重量的匹配。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而理论上移动延时,变数延时轨迹录像这些操作都可以完成,但是我在使用时只完成了轨迹延时效果的测试,原因是轨迹录像只有Aircross2自己动而slypodE不知道为啥纹丝未动。我自己尝试了多次一次都不行。这就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了。。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但是我这个人比较的爱折腾尝试了一些不同的玩法。在slypod运行期间可以加入三轴云台的体感控制,注意即使不同厂家的稳定器也可以这样操作,于是乎也就可以获得同样的视频拍摄效果。但是对于体感控制者的要求相应也会提高,希望MOZA可以尽快完善二者的联动控制问题。因为我认为与三轴稳定器的联动设计才是slypod E的精髓。因为未来模块化的器材必然是一种大势所趋。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最后续航以及充电问题,slypod E的电池为600mAh实测间歇性使用差不多可以坚持4小时左右,充电速度为5V/2A有点遗憾的是不支持PD的快充协议,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Tybe-C口是可以打吊瓶使用的,可应急充电。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总结使用体验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我认为slypod E是一款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产品,它相比于传统的小滑轨来说,集成度更高,使用便捷,画面的稳定效果也是毋庸置疑,并且能够融入快节奏的拍摄流程,给了镜头的拍摄更多的视角与灵活性,它的优势就是顺应了设备小型化的趋势,并且使用的门槛也非常低,甚至是与自家三轴稳定器的联动。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虽然它在与MOZA Aircross2的联动控制上让我有些不爽,但是这款产品依然让我觉得是打开潘多拉魔盒设备,我相信设备之间的联动在未来会是一种趋势,MOZA的魔杖产品有点类似于18年智云的weebill LAB一样,虽然功能上少有缺憾,但是其产品本身相当的惊艳。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并且作为微单用户,我认为slypod E已经具备了干活的能力,尤其是作为索尼用户来说,A6 A7的视频稳定效果很好,但是防抖确实索尼的软肋,这一类的便携稳定附件刚好可以满足使用上的痛点。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不过这毕竟是MOZA魔杖的初代产品,APP的功能不够完善,运行有着较大的燥音以及联动机制还不可靠也是我不得不提醒大家的。若是大家需要一个好用便携的小型滑轨来拍摄有了slypod E之后其实你可以完全抛弃小滑轨产品线了。但是若是需要更长的运行轨迹或是一个就是冲着与三轴稳定器联动的效果来的,那么恐怕你还需要等等二代的优化版。

MOZA Slypod E:潘多拉的魔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