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一场战役的展开、进行,乃至终结,都需要多方的配合,有时似乎不好说哪一个方面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而组织进行的战役;是苏德战场,也是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重要转折点。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今天的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

该战役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约200多万人。

为了获取战役的胜利,苏联各参战部队,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积极参战,全力以赴,痛击纳粹德国鬼子。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一、为了减轻斯大林格勒的压力,瓦杜丁将军主动袭扰、进攻德军。

随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地激烈进行,德军几乎调集了东线所有兵力围攻斯大林格勒,大有不拿下该城誓不罢休的架势。

这时,距离斯大林格勒400公里之外的苏联红军,在著名红军将领瓦杜丁将军的率领下,顽强地阻击着外围的德军。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苏联红军阻击德军(剧照)

德军在实施多次进攻未能突破瓦杜丁将军的防线后,就原地驻扎,开始整修工事,好像不再继续组织进攻。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战场上的德军士兵(剧照)

这种不正常的反差很快引起了瓦杜丁将军的注意。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德军的缓兵之计,目的是拖住他的部队,不能去支援斯大林格勒。

瓦杜丁将军越想越觉得问题非常严重。如果强行调部队援救斯大林格勒,那么,此处的德军势必从背后追击,这样反而等于把敌人引进了斯大林格勒。

但是,如果自己按兵不动,只看住眼前的敌人,那就正中了德军的诡计。怎么办才好呢?

德军不断往斯大林格勒集结、调派部队,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

瓦杜丁将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如此袭扰、打击眼前的德国部队,迫使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抽调兵力回援。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瓦杜丁将军(像)

于是,瓦杜丁将军派飞机,每天夜里向德军阵营投掷炸弹,白天在德军上空盘旋骚扰。

刚开始,德军没拿苏军的行为当回事,也就没有多大的反应。

可是几天后,德军被苏军搅扰得惶惶不安起来,晚上睡不好,白天也不敢出来晒太阳,整天龟缩在掩体里不敢动弹,痛苦得很。但是,德军还是没有调兵回援的迹象。

瓦杜丁将军一看德军不见棺材不落泪,就索性组织了一次真正的进攻。

一天晚上,瓦杜丁将军调派部队绕到德军背后,突然向敌发起了进攻,并占领了德军的后方阵地。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苏联红军出击(像)

这样一来,德军有点懵圈,闹不清苏军的真正战略意图。

二、为了防止苏军的后方反攻,德军被迫调兵应对瓦杜丁将军。

后方阵地的丢失,加上连日来苏军飞机的不断轰炸,使得德军认为苏军要从他们的后方阵地实施战略总攻。

于是,他们立即报告前线总指挥部:苏联红军要从后方实施反攻,请火速调兵增援。

德军总指挥部对上报的苏军的"种种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判定:红军确实要从他们的后方组织反攻。

于是,德军总部急忙从斯大林格勒抽调了大量兵力去应对瓦杜丁将军。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德军回援(图景)

这样斯大林格勒的压力减轻了,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乘机发起了真正的大规模的反攻,从而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二战史上,瓦杜丁的外围进攻,使德军产生误判,便从斯大林格勒抽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了(剧照)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使纳粹德国遭受到了一次重大的失败。它不仅终结了1941年以来德国南方军团保持的良好的攻势,而且改变了苏联与德国军事力量的对比。

因此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是重大的,瓦杜丁将军及其所率领的苏联红军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