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在觀看過《流浪地球》的觀眾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經過木星時這麼危險,那“流浪地球”計劃中為什麼不選擇遠離木星的路徑逃離太陽系呢?其實經過木星只是為了讓我們的地球可以更快一些到達我們的新家園——比鄰星系罷了。可以說地球經過木星是這次逃離太陽系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在電影中地球想要逃離太陽系的過程中,木星扮演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首先我們地球想要逃出太陽系就必須先擺脫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16.6公里/秒)。而我們的新家園在距離地球4.3光年外的比鄰星系中。當我們地球流浪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時,我們要到達比鄰星需要約7.7萬年,可是要穩定維持第三宇宙速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大約需要7億億頓火石,相當於把地球的表面挖掉40米,這可是大工程啊。這時木星就發揮出了它的作用!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引力彈弓

宇宙中“引力彈弓”現象是利用與自身質量差距懸殊天體的引力可以令航天器零消耗改變方向、提升速度,將自身送達目標軌道的現象。電影中當地球進入木星軌道時本應該藉助木星軌道速度(假設為V1)加上地球自身運動速度(假設為V2)便可以更快運行從而逃離太陽系,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但沒想到推進器竟然出現了大量停止運轉的情況,從而失去逃逸速度的地球受到木星引力被逐漸拉向木星。從而差點墜入木星。這時地球與木星的距離顯然已經小於它們的“洛希極限”。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洛希極限

洛希極限是天文學中一種特殊的距離,當兩個天體的距離小於洛希極限時,較小質量天體會被較大質量天體的潮汐力所撕碎。通過計算得到地球與木星的洛希極限為約為10.3萬公里,電影中由於推進裝置的損壞導致地球被木星引力所吸引,二者距離已經小於洛希極限,從而地球大氣已經開始被木星所虜獲。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如果二者繼續接近當距離小於7.44萬公里時,則地球會慢慢被木星撕碎。

電影《流浪地球》經過木星時如此危險,為何不選擇其他路徑逃離?

電影中地球經過木星時雖然驚險,但最後在人類的合作與宇航員劉培強的英勇奉獻下,地球還是逃過了一劫。如果“流浪地球”計劃中故意避開木星,我們的地球要抵達新家園不知道要比電影中所說的2500年還要多多久……


歡迎關注“遇見H未來”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