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導讀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劉邦起於野,有蕭何韓信助之,終得天下。韓信為帥,蕭何為相,共同輔弼了漢高帝,而蕭何也因治世之才,治國之能,被後世所推崇。蕭何的崛起,是秦末楚漢爭霸的背景所致,換句話說是戰亂造就了蕭何,但唐王朝一直未曾亡國,為何代宗皇帝卻將劉晏譽為“蕭何”?

在古代戰爭過程中,有一句亙古不變的至理名言,叫做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通俗來解釋就是戰爭打的不是人力,而是財力物力。而大唐轉運使劉晏,便是在戰爭的基礎――糧草物資上立下了不世之功,而且是力挽狂瀾挽救了大唐社稷,方才被譽為“蕭何”。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眾所周知,唐王朝沒有同漢朝一樣半途夭折,但戰亂卻從未消退,安史之亂既是典型,又是轉運使劉晏功成名就的歷史大背景。安史之亂攪亂了唐王朝既有的統治規則,其中就包括天下經濟運行現狀,最重要的便是糧道運行。安史之亂後,既有糧道受阻,關中各地糧價飛漲,加上原本的轉運路程有缺陷,將長安城推向了火爐,要知道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在長安。所以,安排轉運使疏通糧道,力挽狂瀾以免因為糧食問題而產生民變、官變,成為了當務之急,劉晏也因此步入了歷史大舞臺。

關中糧患,劉晏臨危受命

自建元以來,唐朝的政治中心便一直處在西北地區,加上都城建在了長安,導致長安地區人口越來越多,繁華的長安城對糧食的需求與日俱增。此外,由於長安城的地理區位和唐王朝的政治原因,大批的駐軍拱衛長安,向北邊防大軍的物資供應也多以長安為盼。與此同時一大批官員的流動,以及吏部考核等,使人口流動更加劇了長安地區的糧食緊張問題。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雪上加霜者眾,這一定律放在此時的長安城,再合適不過。雖然需求越來越大,但關中地區所產的糧食有限,遠遠不能滿足京師官員、駐軍、民眾的巨大消費需求。關中地區糧食產量有限,除了幾處搬的上臺面的產糧區,其他地區的黃土高坡根本生產不出足夠的糧食,要知道唐王朝的社會生產力比上世紀都落後幾十倍不止。

本地不足,外地抽調,這是古今通理,唐王朝對於糧慌問題,也是如此考量。所以從建元伊始,就開始各地區調糧取供,逐步形成了一套既有方略。長期以來,唐王朝的調糧路線以水路為尊,糧源地也是江淮地區,水路路線為淮河――汴水――黃河――渭水――長安,其中漕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水路運送遠比陸路要便捷,所以長期以來唐王朝的運糧政策便是如此。但安史之亂的爆發,打斷了既有的漕運渠道,水路運送一下子成為了幻想,唐王朝不得不改變路線,開始從長江轉漢水,由陸路送至長安,耗時耗力。安史之亂不僅打破了既有規則路線,而且導致了關中地區的糧荒,物價橫飛更是達到了鬥米千錢的地步,代宗皇帝面臨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為了疏通河道,重興漕運快速解決關中糧荒問題,代宗皇帝將劉晏扶上了轉運使的寶座。

大刀闊斧,興漕運挽社稷

劉晏以刺史兼轉運使,比之其他轉運使則多了幾分實權,有了幾多勢力,這對於他開展工作重興漕運,無形中提供了一份支持。和眾多名臣一樣,劉晏和也孰知調查的重要性,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何況他要開展政令部署。即是興漕運,調查各地河道廣泛聽河岸邊百姓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

基於此,劉晏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仔細去考察漕運故道,之所以是故道是因為此道於安史之亂中幾度廢棄。他考察河道,關鍵在於汲取前人在故道上漕運的弊端,欲從中汲取教訓。的確,安史之亂前的漕運河道,雖然為關中地區提供了運糧便利,但是其過程錯綜複雜甚至於當年糧至次年都無法運送完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第一,以往漕運皆是直運,這種漕運辦法是以往的主要形式。江淮地區是糧區,所以從江南地區開始籌糧裝船開始運送,二月出發四月渡過淮河入汴水,六七月才能到達黃河,此時正值雨季黃河水位高漲,等到九月方可上行。也就是說,從江南一路運送到關中,船一如既往都是江南船沒有變動,而且連水手都沒變,南北方水域顯然有很大差距,這一來二去就造成了運送的諸多問題,而且最短運送週期也達到了七個月之久。

第二,南方水手在北方水域的水性,與南方船隻在北方水域的“水土不服”,造成了諸多運送問題,漕運也是困難重重。要知道,江南的水域,到淮河為之一變,汴水與黃河到渭水又是不小的變化,對水手的考驗極大,增加了運送成本和關中糧食風險,翻船、自然損耗等致使糧食減少也非個例。

為此,劉晏在廣泛調查研究後,確定了一個具有漕運史上里程碑意義的策略,將漕運推向了新境界,關中糧荒問題順利得以解決。他針對兩點問題,採取️️️針對性策略。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首先,他將漕運河道分段而治,把舊有分一條龍式運送,改成了各河各理的分段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江南(揚州)過淮水至清口為第一段,南方船隻運送到清口即回航;從清口渡汴水到河陰,由第二運送梯隊負責,到河陰即回航;由第三梯隊負責過黃河,運送至渭水即回航;第四梯隊運糧過渭水,入長安糧倉。

史載為:江船不入汴,汴船之運積渭口,渭船之運入太倉。

其次,他在各個交接口,設置了若干臨時性糧倉以存放糧食,避免交接過程中的時間耗費和不必要的糧食損耗。同時在組建各個梯隊時,嚴格選取各段水手,提高運送效率同時確保漕運安全。加上裝袋漕運的方法,不僅便於運送而且即便翻船,也容易打撈。

大唐轉運使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唐代宗譽為“蕭何”!

結語:簡簡單單的人,做著簡簡單單的事,卻有著不平凡亦不簡單的結果。劉晏的漕運策略,不僅順利解決️關中地區的糧食問題,而且為漕運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影響深遠。而漕運問題的解決,直接影響這關中地區的穩定,無形中的危機被化解,代宗皇帝清楚其中利害,稱劉晏為“蕭何”,劉晏力挽狂瀾救社稷之功由此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