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是电视的,吴晓波是文字的

罗振宇是电视的,吴晓波是文字的

今天,我们说说两个跨年最火的男人,一个是罗振宇,一个是吴晓波。这是知识的骄傲。

吴晓波和罗振宇的年终秀,你们都看了吧?当然,叫法不同。一个叫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一个叫年终秀;一个是在电视台播出,深圳卫视上星节目,一个是其他平台播出。

要说影响力,当然罗胖子的大了,毕竟电视的力量,还有罗振宇的宣传能力;但要说含金量,罗振宇的虽然也比较重,但显然吴晓波的更重一点。其实,他们二人有些英雄所见略同,选题有重复,都涉及到大命题;PPT都是一样风格的,甚至都用到了一张图,比如那个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公民索菲亚。

为什么吴晓波的含金量更高一些,但并没有罗振宇的阵势大呢?

罗振宇是电视的,吴晓波是文字的

因为罗振宇是电视出身,熟悉电视那一套逻辑;所以它选择了深圳卫视,而且他的电视表现手法,更专业。而吴晓波,是纸媒出身,文字功底见长,尽管吴晓波讲故事的能力也非常强大,而且行文也有文采,这从他的财经图书里即可看出;但是,当它作为一种口语表达,演讲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显然还是文了一些。

也因此,你看吴晓波和罗振宇在朋友圈被分享出来的演讲稿,你会发觉,吴晓波的更像一个美文,而且传递一些观点,让你在“读”当中,体会到深刻;而罗振宇,虽然三个半小时的演讲稿,哪怕以文字版呈现的时候,你读着也没有累的感觉,读着的时候,听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吴晓波的文字,更适合读;而罗振宇的文字,就是冲着听来的。

罗振宇是电视的,吴晓波是文字的

可是,当二位的演讲稿读完,掩卷而思——现在叫关屏而思的时候,你会发现罗振宇的演讲,除了那些这脑洞那脑洞的新词,还有一些心灵鸡汤,以及一些形象化表达,思考的深度,还有清晰度,比起吴晓波的欠了一点,吴晓波文字传递的力量,更持久、更清晰、更深刻。哪怕都是讲巨量人口的中国优势,吴晓波讲的深刻,罗振宇讲的浅显。

当然,我觉得两个人都是成功的。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有每个人利用自身优势所呈现出来的,符合自身受众需要的内容。而且相互不能僭越,互换。

试想,如果罗振宇以吴晓波的深思考,去呈现,恐怕电视传播的效果也就不会这么好了;而如果吴晓波以罗振宇的方式表达,那也就不是吴晓波了,而且必然,也会以牺牲思考的深度为代价。其实,这就是电视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区别。

罗振宇是电视的,吴晓波是文字的。

有人说,罗振宇什么三分实七分虚,我是不赞同的。但一个可以接受的看法是,电视表达留下的思考,当时可能触动大,但停留的时间会短,效果会相对弱一些。而吴晓波,或许在演讲的时候,效果没有那么大感染力,但事后琢磨,再加上文字的辅助,那么就能够展现出应有的价值来。

当然,还有一点,吴晓波的年终秀,一些话是不敢直接播出来的,比如改革是从违法开始的,又比如制度的旋转门等等,这些恐怕是需要规避的。其实,这同样是电视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区别。像一些期刊杂志,说的很猛的话,是可以的;但电视,这个更为大众化的媒体,是不行的。

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要讲《王攀评论课》(点击链接即可报名加入),主要说广播电视评论技巧,想拿这个做例子,也就随便写两句。更详细的解读,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的评论课,每周听一次课,每天写200字作业,然后拿好作业奖,A作业20元,A+作业30元。每月最高分1万元奖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