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的发展

上次说到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一时期主要是著作的诞生,今天来说一说宋金元期间的发展。

宋金元医家

金元四大家

在宋金元这一时期各大医家各大派别迅速发展,使得中医学上有了许多的突破。

宋代钱乙所写的《小儿药证直诀》,就对小儿的生理,病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脏腑证治的先河。

而同为宋代的陈无择写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他认为病因分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饥食饥饱、呼吸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对后世中医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医家的发展

金元

在金元时期可谓是医家的百家齐放,当中出现了金元四大医家分别为“主火派”、“功邪派”、“补土派”、“养阴学派”每一家都有其特点。

医家门派

1.主火派、寒凉派

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刘完素所创,其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他受运气学说的影响,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认为很多疾病都是受火邪所发,所以他用药多用寒凉药,被后世尊称为“主火派”“寒凉派”。

2.攻邪派

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张从正所创,他师从刘素完,其代表作有《儒门事亲》,他主张“六气”致病,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

,所以倡导以汗、吐、下三法攻邪而祛病,故而被后人称为“攻邪派”。


医家的发展

3.补土派

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杲所创,他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其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他受以“以胃气为本”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善用温补脾胃之法,所世称其为“补土派”。


4.养阴学派

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享,他创造性的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其最著名的学术思想是倡导“相火论”,认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主张滋阴降火,他还善治杂病,提出“郁证”问题,认为气血流畅则百病不生,有郁滞则诸病生焉,故治当解郁,还认为“痰”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提出

“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因而治当化痰


金元四大家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各有创见,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