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去年時間,周軼君拍攝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火了,剛播出三集,豆瓣就打出了9.2的高分,很多教育公號都在推薦,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


其實一個月前我就看了這部片,一直忍著沒給你們推薦,是因為想沉澱一下再寫,有種"越好的東西,越要慎重"的感覺。


周軼君是我看鏗鏘三人行和圓桌派時就很喜歡的獨立女性,思想深刻且富有見地,這次的紀錄片,應該是她被賦予母親身份後的一次新嘗試,品質在意料之中。


為拍攝本片,去年11月,軼君和她的團隊開始了為期十個月的六國教育之旅,從崇尚平等的芬蘭開始,到講求集體性和凝聚力的日本、階層分化明顯的印度、追求創業的以色列及貴族精英式的英國,最後再回到中國。


一路親身體驗不同的教育方式,並從不同國家文化、歷史出發,做出教育反思。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這部片,再次將“教育焦慮”這個熱詞推上了風口浪尖,大家討論最多,感觸最深的,恐怕就是我們和其它國家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巨大差異。


我的朋友,也是一個七歲女孩的媽媽,看完芬蘭那一集後,幾乎是熱淚盈眶地跟我講:“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童年啊!”


我特別能理解她的激動。


當影片中赫爾辛基的孩子,在現象課程中探索時間概念,在森林中瞭解自然,在課外班設計自己有感的建築,在美得讓人心顫的免費博物館裡接受藝術薰陶時,我朋友的女兒正臉帶倦意趕往位於黃莊的學而思上課,學校、興趣班、補習班連軸轉,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是中國孩子的常態,也是中國爸媽不得不承受的現實。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見,平添了清醒的刺痛感。


但我覺得,"看見",只是這部片最淺層的價值,它更深刻的價值是促使我們去思考:


為什麼芬蘭可以推行這樣的教育?


在“零競爭”的教育制度下,孩子為何沒有懶散墮落掉,反而迸發出了令人羨慕的主動性?


其它國家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複製嗎?


如果不能複製,那什麼才是適合我們孩子的教育?

……


這些問題,一時半會還找不到正確答案,但它們所代表的“反思精神”,卻是每個關注教育的人,不論為人父母者還是教育從業者,都應該具備的。畢竟,看見不同的教育,發出一陣羨慕和感嘆聲,太容易了,思考這些不同背後的原因才更有意義。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日本 集體主義的利弊


同為亞洲國家,日本和我們在教育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強調共性高於個性,認為每個個體都應該在集體中發揮能量,就像一滴水不論其形態如何,終要匯入大海。


周軼君在日本走訪的第一家幼兒園,是位於大阪的蓮花幼兒園。


這個幼兒園,曾因為每天讓孩子赤裸上身在戶外鍛鍊而聞名,今年4月,迫於輿論壓力,中止了這一傳統。


蓮花幼兒園的一天,是從孩子們整齊劃一的早會運動開始的。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學校要求每個孩子動起來的同時,還要從丹田發出大聲的喊叫。類似的喊叫,也出現在劍道課上,老師會指導孩子們發聲的方法,幫助他們喊出同樣嘹亮的口號。


從小進行這種聲音練習,而且要這麼多人一起喊,園長的解釋是,為了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習得集體的紀律。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所謂紀律,就是為了使社會生活,社會集團以及各種各樣的組織以一種良好姿態運營下去的秩序或規則。從這個角度看,只要是強調集體主義的國家,紀律性的要求都會更高。


所以看蓮花幼兒園孩子的生活,中國家長可能會產生很熟悉的感覺,因為類似的紀律要求在我們的學校中也很常見。


走進蓮花幼兒園的教室,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教室裡沒有供幾個孩子圍坐的小圓桌,取而代之是小學課堂使用的標準桌椅,有一種國內幼小銜接班的既視感。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老師會在課堂中使用字卡,教授孩子們基本的字詞。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日本的集體主義有好的一面,它使得整個團體非常的強大,對一個後發國家來說,團體凝聚力能快速提高國家競爭力,經濟發展也會更有效率。


但同時,集體主義也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很多弊端。


日本人大多生活得很壓抑,因為過分關注集體,在意他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情感。


片中出現的催淚師,就是一個應日本市場需求而生的新型職業。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催淚師的主要職責是讓人哭出來,漸漸意識到“哭”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為從小接受集體教育的日本人,帶來一些感性。


集體主義還催生了校園霸凌現象。


福山市立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弘田陽介接受採訪時說:


“在日本,幾乎不存在沒有經歷過霸凌環境的孩子。學習好的孩子,擅長體育或者受歡迎的孩子,會去營造一個團體,類似金字塔分佈一樣的身份制度,在一個班級中,強勢群體會對弱勢群體霸凌。現在,網絡霸凌也發展得很快,把裸體照片或者影像傳遞到社交網絡上,引起對這個孩子的羞辱......”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目前日本社會和學校也開始反省,以往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集團化和同質化帶來的問題。


以前老師會認為,讓大家表現出同樣的特質,是一件很有價值很好的事情,如今也開始鼓勵幷包容孩子不同的個性。


藤幼兒園,就是日本教育改進的一個範例。


它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聞名遠近,在這裡,孩子們可以自由出入每個教室。圓,接近於禪。禪的理念就是空無一人,你在其中感受到自由,隨心所欲。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除了增加個性化元素,幼兒園裡的一些小設計,也體現了教育的改進。


教室門特意做成沒法一下子關好,這樣冬天的時候離門近的孩子會說冷,然後關門的孩子就會回來再把門重新關嚴。


園長說:“我們通過這個設計來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徹底。如果這件事沒做好,會對別人產生影響。”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在進教室換鞋的地方設計圖案,讓孩子們自然地將脫下來的鞋擺正,從細小的地方培養秩序感。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一樣是培養孩子的集體感和規則意識,方式卻更加靈活多元了,淡化了強制要求的痕跡,也給予了孩子自己選擇與發揮的空間。


透過變化,我們能看到,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和日本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整個社會的文化反思緊密相連。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芬蘭 沒有競爭的樂土


芬蘭教育是幾個國家中最令人神往的,也是唯一讓周軼君潸然淚下的地方。世界公認,這裡的孩子成績好,創意強,還快快樂樂零壓力。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赫爾辛基小學的一天,由歡快的音樂和舞蹈開啟,開課音樂是老師精心挑選的,來自薩沃大學生樂團的《祝賀你》。老師說,學校可以放各種不同音樂作為上課鈴,古典、民歌甚至饒舌,都可以。


這裡的課堂不需要正襟危坐,我們幾個看過紀錄片的媽媽開玩笑說:“按國內的課堂標準,芬蘭這些孩子幾乎全都需要去醫院檢查是否患有多動症……”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與其說學習,不如說探索,孩子們在現象教學課程中研究“我”與“時間”的關係。另一節課,是在森林中瞭解自然,帶學生去森林,用各種配色的比色卡,找尋和比色卡同色的東西,展開想象力,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等感官體會森林的感覺。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在芬蘭,小學四年級以下都沒有任何考試,老師的任務只是帶領孩子去發掘自己,瞭解自我。


沒有標準答案,你要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四肢去觸碰,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沒有競爭,你只需要做自己,成為自己。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讓很多人看後難忘的,是周軼君在老人院畫畫時的一個鏡頭。


她擔心自己畫不好,但老師說:沒有關係,這又不是比賽。


周軼君看到芬蘭的孩子們在色彩的世界裡自由享受,忍不住淚下:我們小時候總是被說,你這個不行哪個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這個……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可能是和國內對比太大的緣故,芬蘭教育很容易引起中國家長的感觸。


我有很多關心教育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時也會感嘆、討論:


零考試、零競爭,孩子並沒有因此懶散墮落下去,反而迸發出了主動學習的熱情,他們眼中有光地前行。


如果我們借鑑芬蘭模式,會不會出現同樣的美好?


但真正往下看,你就會發現,芬蘭教育模式並不是隨隨便便拿到某個國家就能夠用的。讓人羨慕到流淚的教育,背後是一整個國家制度和社會文化在支持。


走在芬蘭的街頭,你幾乎看不到一家奢侈品店,這裡的文化不崇尚攀比,如果非要比,財富不是主要指標,他們更可能比一個人很有品味或者這個人很有教養。


大家的內心都比較安靜,整個社會是平和的。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芬蘭人的平和,源自“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制度。


收入高者需要繳納高額的賦稅,國家再將這些賦稅反哺到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的領域中,比如教育,就是政府極其重視,且投入巨大的。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而反觀國內,一個想在孩子身上踐行芬蘭式教育的媽媽,會需要極大的勇氣、非常多的耐心,甚至是社交上的斷舍離。


因為,你不是順水而行,你是逆流而上,你是在與你身邊的整個環境對抗。


這也是為什麼減負喊了那麼久,卻越減越負的一個重要原因。只要人口密度與優質教育資源的比例不變,只要“劇場效應”不減,改變就無從談起。


香港媒體人竹幼婷用自己的親身感受,描述了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導致的環境差異:


在香港,帶小孩出門會很擔心,怕他哭怕他鬧,好像自己帶了一個會打攪大家的東西。在芬蘭媽媽就是最大,不論是對媽媽全免費的捷運還是非常方便帶娃玩耍的超多博物館,都會讓你感覺很友善,有安全感。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竹幼婷和周軼君在博物館的一段對話,讓我十分感觸:


對於小孩子的態度,其實還真不一定是說,這個社會富裕貧窮、人多人少,可能是你小時候怎麼被對待的,然後你長大就知道,怎麼去對待別人。


我把這段話抄寫在了筆記本上,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美好的夢。


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這個夢,我可以帶著我的孩子,放慢腳步,徜徉在家附近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室、公園......感受到偉大而繁榮的國家與渺小個體的我,之間的聯繫。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以色列 “失敗教育”中

崛起的創業王國


曾經的以色列是一片衝突之地,近兩年關於它的敘述陡然一變,變成了Start-up Nation創業王國。如今,這裡是納斯達克上僅次於美國的創業大國。風投、高科技與創業者的樂園。


在以色列阿克發.阿亞洛克高中的Green Start學院,16歲的德維爾已經是一所名叫GreemStruct公司的CEO,像德維爾這樣一邊學習一邊參與創業的孩子,學校裡還很多。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以色列是如何造就了勇於創業的一代?


這與他們極富特色的“失敗教育”很有關係。


在以色列的教育中,猶太媽媽擔任了重要角色,她們和中國媽媽有些相似,都是望子成龍,對下一代嚴格要求,寄予厚望。


不過,細細聊起來又有所不同。


大多數猶太媽媽會跟孩子說:“盡你所能,如果這樣你還是沒有成功,我會幫助你,沒有關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知道如何應對失敗。”


很多孩子在學校創業都會得到來自母親的大力支持,雖然這些創業項目90%以上都失敗了,但猶太媽媽覺得,即便創業失敗,孩子仍然學習到了這個過程。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不只是家庭,以色列的整個社會環境也都在支持“失敗不算什麼,只要敢於嘗試”的文化。


失敗了很多次還能去嘗試的,在以色列是英雄,它不會因為失敗的結果,否定人的努力。比如前段時間新聞裡,以色列的三個年輕人,靠自己努力,花錢去登月,但失敗了,這三個人瞬間就成了以色列的英雄。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阿里爾博士來自軍方製藥部門,他認為以色列之所以能夠成為創業之國,來源於一個無法翻譯只可意會的詞語,它描述了猶太人獨特的一種性格:“虎刺巴”(Chutzpah)


意思是大膽、誠實、直率。有問題沒什麼可怕,直接面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如果失敗了,就再嘗試別的方案。


片中,周軼君問:

為什麼你們如此包容失敗,根源是什麼?


猶太博士的回答堪稱經典:

我們包容的不是失敗,我們包容的是再次嘗試。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以色列所倡導的“失敗教育”依然可以從文化上找到源頭。


猶太人的思考方式是生存模式。


也就是說,他們生活在以色列,但他們對明天從來沒有把握。


猶太人經歷過苦難,經歷過大屠殺,不會對任何事想當然。正因為對任何事都沒把握。所以要質疑一切,包括權威。


如果你質疑一切,你就會覺得失敗,嘗試,再失敗,再嘗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受篇幅所限,我只節選了三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做展示,紀錄片裡還有對英國、印度和加拿大的教育記錄,有興趣大家可以趁國慶假期去看看。


整部片看完,我有一個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


教育問題必須放到更大的社會構造中思考。


當我們談教育時,不能只談教育本身,更要注意到教育背後的國情與文化。


事實上,每種教育都有其閃光點和侷限性,很難說孰優孰劣,它受到了政治需要、經濟模式以及文化沉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可能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吧,每當身邊有朋友感嘆中國教育的困境,吐槽能移民最好時,我總是忍不住在心裡想:


教育與一個國家所處的階段、文化息息相關,我們今天羨慕的教育,一樣也經歷過試錯與成長。而我們在反思國內教育的時候,不能忽視它背後的國情和文化。


很多時候,與其臨淵羨魚,還不如退而結網,多多思考什麼是適合我們孩子的教育,我們自己又能在一個有限環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推動什麼樣的變化。


要我說啊,最好的教育不在芬蘭,也不在日本、英國、加拿大......最好的教育,在於大人也變成學習者,不要停止成長!


這部片之於我們的意義,就是周軼君在採訪中說的:“一切都沒有正確答案,只有相互啟發。相信我的旅程終點只是你的思索起點……”

從這部近期大熱的教育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小小思維家定期為大家送上好資源,除了今天推薦的紀錄片很適合大人觀看過兩天還有“媽媽挑書再也不用發愁”的2-6歲繪本清單,咱們不見不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