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人家說生完孩子的媽媽是最容易得抑鬱症,這點我是感同身受。因為我自己生完孩子那段時間,就莫名的焦慮。

身體沒恢復帶來的各種疼痛,不知道為什麼的心情煩躁,不懂如何帶孩子的鬱悶,都讓問我產生了嚴重的自我懷疑。最難過的是婆婆的親力親為,為了讓我產後傷口儘快癒合,經常不讓我抱孩子,只能躺著靜養。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看著他們輪流親吻貼近寶貝,我的內心是崩潰的。當下的第一感受就是: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我相信這是不少寶媽都會有這樣的錯覺,特別是在孩子出生以後。

我就看都網上的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寶媽在月子期間,月嫂不讓她抱自己的孩子。孩子一哭鬧,其實她都第一時間醒過來。但孩子都被月嫂“截胡”了。

美其名曰為了你好。但實際上,把孩子的撫養權利,給完全剝奪了。於是兩人就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月嫂當下提出了辭職。這個案例有點極端了,但是不是沒有,只是有些人善於隱忍,或者矛盾還沒大到爆發。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各位媽媽,生產之後,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或有過類似的感受呢?那為什麼會有這樣跟我們搶孩子的錯覺呢?

1、我覺得還是出於對寶寶的愛。

畢竟是10月懷胎,自己痛苦經歷了10級陣痛,長期的折磨,才生下的寶貝,非常的來之不易。只有母親才能體會到孩子,從自己肚裡生出之後,抱在懷裡的第一感受。自己的孩子啊。我拼盡全力也要保護的一個孩子。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所以月子期間,為讓產婦要更好的休養,不能更多的接觸到寶寶,就會給寶媽造成這樣錯覺。“我這麼辛苦,生下的孩子憑什麼你們在抱?我沒有資格抱?”。所以我們應該理解她們的這種複雜心理。

2、產後寶媽沒有安全感。

孩子這麼小,會不會受到一些傷害或者是不小心被人弄丟了呢。自己還這麼脆弱,怎麼能保護孩子?沒有安全的情況下,就容易胡思亂想。所以他人對孩子的呵護和關愛,就會對寶媽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3、家人過多的干涉。

你這裡做的不好,又不知道怎麼養孩子,不知道餵奶,抱娃的姿勢也不對。各種不滿和指責,會讓寶媽的情緒越發糟糕。家人當然也很關心孩子,可是寶媽也是一個新手,也要慢慢成長。你過多的期望,導致的橫加干涉。往往加劇了寶媽的錯覺。這個做的不對,我來;那個做的不好,我來。剝奪親媽對自己孩子養護的權利,很自然的,媽媽覺得你在搶孩子。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既然如此,家人和寶媽如何調整,才能讓自己減少這樣的錯覺呢?

1、首先家人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

在最困難的時期,盡力幫助寶媽照顧好孩子的同時,也要避免給寶媽造成一定的錯覺。如果孩子的媽媽提出:能不能讓我抱一下的時候,你家人應該及時的給予支持。“可以的,抱一下沒關係,但不要太久,要注意休息”之類的許可。

安撫和支持的語句,會讓她們覺得非常放心,也很舒服。因為家人真的是從孩子媽媽的健康出發,為她考慮,但又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2、丈夫是除了父母,最重要也最親密的人。作為孩子的父親,在養娃的過程中,應該主動承擔起一些重擔。

比如說,媽媽不方便的時候,爸爸可以來抱孩子,來餵奶,來換尿不溼,幫孩子洗澡……因為夫妻的親密度,不會讓寶媽有過多的錯覺的產生。她認為丈夫的支持,是合情合理,因為你是寶寶的爸爸。她們只會覺得很貼心,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了最必要的幫助。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3、家人要給寶媽更多的個人空間,降低對她的養娃的一個期望。

畢竟這是她自己的孩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養育方式。只要不過分,我們都應該以建議為主,平靜的說詞更讓人接受。而不應該直接簡單粗暴的把孩子搶過來。你不行,我來,你做的不好,我來。這樣侵略式的介入,會讓人產生極強的牴觸感。而且產後孕婦,本身心理都很脆弱的。

稍微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她們浮想聯翩。所以我們不應該在他們身心沒有調整好,就採取一些言語或行動上粗暴的方式。因為這很難讓他們接受。甚至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家庭衝突。

“他們都在跟我搶孩子”,寶寶出生後,不少寶媽都有的錯覺

產後是一段比較難熬的時光,對於所有女性來說。但如果家人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產婦能夠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相信這個難熬的時光可以很順利度過的。關於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疑問和建議,也歡迎隨時與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