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停止熱點吧,中國的武漢,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是應該對“方方體系”說不了,是應該對“暗黑日記”說不了。

在全民抗疫共克時艱階段,我們要麼就給前線支援槍支彈藥,要麼就安分守己不給社會添堵。此時的不和諧的聲音突顯刺眼,此類聲音可以存在,可以是茶餘飯後的吐槽,可以是小眾追捧的對象,但絕不能成主流思想,也不應炒成熱點。

既然要通過紀實讓全世界認識武漢,那麼所有的事件都該源自現實生活,所有的語言文字該來源於親眼目睹而不應是道聽耳聞。同是武漢作家,池莉選擇出門做志願者,而方方是坐在家裡揮筆大殺四方。

憑著一通臆想的胡編亂造,為了博人眼球引起廣大社會輿論,甚至其中還有被證實的謠言,當社會從全民抗疫中抽出精力去了解事實情況時,你漫不經心的一句“聽朋友說的,是親戚家的,我只是一個作家”敷衍了事就搪塞過去了,對社會極度不負責任。

“方方”停止熱點吧,中國的武漢,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這是赤裸裸的浪費社會公共資源,而且還是在如此特殊時期,因自私自利消費緊張的公共資源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全民抗疫沒有你,社會添堵你最行”。

至於所謂的“社會需要聽不同聲音”,敢問在座的是通過她揭露那件醜陋事了?敢問她為社會解決那個問題了?而主流媒體有掩蓋那一件事了?能舉個例子嗎,哪怕說出個關鍵詞?反而現實情況是你們所知道醜陋的事件都是主流媒體揭露的。網絡如此發達的社會,都在同一個網絡下,有人能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瞭解武漢,而有些人卻喜歡通過閱讀一位僅是坐在家裡的老太用爛筆頭寫下來道聽途說的陰暗悲涼?武漢只是封城,並沒有斷網,沒有斷網,沒有斷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都把人當傻子嗎。

前期的隱瞞已經承認了,造成的後果也夠沉重了,相關的追責流程早已啟動,犯錯的都一批一批免職處理,後續封城產生了一些缺乏經驗,準備不足的事情,但也是快速響應,把相關資源補上。因關心不到位吐槽一兩天也是人之常理,而有些人天天盯著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一頓黑暗輸出,天天盯著說“六歲穿開襠褲還尿床”,這難道不是心理缺陷嗎。

“方方”停止熱點吧,中國的武漢,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知道什麼是信仰嗎,知道什麼叫做精神支撐軀體前行嗎,正是信仰支撐著“逆行者們”無畏前進。在社會正處於推動全民抗疫重要階段,急迫需要一股向上的精神力量克服恐懼時,老太卻在背後極力煽動負面情緒,在戰爭時期就是動搖軍心。

一個思想腐朽卻自恃清高的蛀蟲,妄圖拖住國家快速前進的步伐,痴心妄想。前進的道路免不了碰碰磕磕,國家現在缺的是時間。

“方方”停止熱點吧,中國的武漢,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所謂的英雄,就該如電影《我不是藥神》那樣,用經得起推敲的真材實料,真實地揭露部分群體的醫療問題,從而引起國家的重視,修改醫療藥品法案,還出臺相關的醫療政策,惠國惠民。

所謂的訴求,就該如電影《失孤》那樣,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案例,反映社會目前存在問題,讓國家立法重視兒童拐賣關心未成年人群體,組織社會力量共創和諧家園。

很多人提到了戰地記者魏巍,那麼請你們用紅筆把“戰地”兩個字圈出來,戰地顧名思義是親赴一線,親眼目睹的實景實寫,即使不能在一線,那也是在戰地陣營裡採訪從前線歸來的戰士,記錄一線戰士的真實口述。而不是坐在家裡通過道聽途說的任意臆想。

很多人提到了魯迅先生,那麼請你們用心的去理解魯迅這段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魯迅在批判一部分人之後,給人無限的鼓舞和希望,充滿了力量,真正提振了民族士氣,這才是偉大的作家,偉大的思想家。

這場“抗疫”的戰爭中,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抗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這場戰疫的指揮者、科學家、醫護人員、解放軍官兵、志願者等等。

所以,如果你不能給予他們幫助,甚至於連一句讚賞語都惜字如金,那麼就請你閉上嘴在家安享晚年吧,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最後只想用一句話概括,

美國外交家基辛格:中國人民是最幸運的,他們總是被一群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方方”停止熱點吧,中國的武漢,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