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来信》Only the dead know the end of the war

花子,我们一直在挖,我们整天都在挖,这将是我们打仗以后死在里面的坑洞,我们是不是在自掘坟墓。” ——《硫磺岛来信》

01

以硫磺岛战役作为背景的《父辈们的旗帜》上映之后饱受诟病,它的姊妹篇《硫磺岛来信》在两个月之后上映反而获得一片褒扬。

两部影片同出自“牛仔大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之手。伊斯特伍德在筹备《父辈的旗帜》时,通过对日方指挥官栗林忠道的研究,找到了《“玉碎总指挥官”的信》这本书。

书中收录了栗林驻美期间寄给家人的信件,伊斯特伍德深有感触,从而“信”成为了电影的引子。

为总攻日本,美军势必要夺占硫磺岛。对日军来说,这场战役毫无胜算,空军和海军在上一次战役中基本全毁,明知这个岛守不住,但又不得不守,否则本土将直接受到美军轰炸。

02

主人公西乡只是一个想活着的小兵, 他说了不爱国的话而被军曹鞭打,他拒绝了自杀命令差点被上级砍头,他甚至还想和清水一起去投降。

在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军队里,显得格格不入。对于西乡来说硫磺岛只是「又臭又热,虫子又多,又没有水喝的小岛。」

当个人的命运与战争时代汇集,或迫于生计,或迫于威权,被战争机器裹胁时,就如同几粒细沙,一堆烂泥,显得微不足道,好像没有出现过。

影片运用大量昏暗的镜头,甚至有些纪录片的质感。把西乡、清水这样小人物的压抑体现的淋漓尽致。

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是歇斯底里的魔鬼,只会杀人的机器。西乡在家乡是个小有名气的面包师,栗林有一个喜欢画画的女儿,清水是个连狗都不敢杀的少年,西竹一甚至是个奥运会的马术冠军。

最终,两万个日本人,七千个美国人,躺在这岛上,不再醒过来。

导演伊斯特伍德说,「从小到大我所看过的战争电影都是清晰地标明了善恶与是非。然而,对于战争中的每个个体来说,没有什么是真正清晰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战士们在战争中献出了唯一的生命,仅这一点就永远值得尊敬。」

03

相信每个人看这部影片时都会带有对日本的敌意,况且是由美国和日本合拍,总认为有对军国主义的美化。

但发现日美两个战士家书中母亲的叮嘱和担心如此的相同时,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立场,看到的是一群从小被灌输军国思想,却被国家抛弃在岛上的普通孩子。

对于战争来说他们只是一名士兵,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就是一切。

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对方是疯子。

可战争本就是炼狱,卷入其中的都是魔鬼,比谁更邪恶也变得没有意义

04

日本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这毋庸置疑。

可时至今日中日两方都在不同程度的回避着这场战争,我们在回避真实,日本在回避错误。

中国电影一直是本着教育意义优先的原则,视角也是高屋建瓴,对于抱着机枪冲锋的主角来说,战友牺牲倒下反而是再好不过的背景。

我们绝不否认为爱国英雄的存在,可他们也有对死亡的恐惧,他们是人,他们有父母,有妻儿,有兄弟姐妹,有七情六欲,同样对未来充满渴望。

在影视中不能仅仅以伟大光荣的名义和英雄的称号磨灭他们真实的存在。

希望我们能敢于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拍战争片而不是教育片,把战争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告诉后辈们战争不是游戏,会剥夺作为人的一切。

没有好的战争,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