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白帝城托孤"这个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实际上,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主角是两个人,一为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尚书令李严,并且将最重要的军事大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虽然李严最后被废为平民,但是,诸葛亮毕竟还是为了蜀汉竭尽全力,正是因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才能从夷陵之战后的低谷中走了出来。对此,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无疑是比较成功。但是东吴的托孤,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东吴内乱和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孙权临终之际,太子孙亮年仅10岁左右。对此,孙权确定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

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孙权死后,中书令孙弘故意隐瞒了孙权的死讯,欲矫诏除掉诸葛恪,被孙峻告发。对此,诸葛恪立即邀请孙弘议事,于座中将其诛杀。在孙权刚一去世,托孤大臣之一的中书令孙弘就被杀了。在中书令孙弘被杀后,诸葛恪掌握了东吴的大权。

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在诸葛恪惨遭新城之败后,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皇帝孙亮,将诸葛恪及其亲信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由此,在孙权去世一年后,第二位托孤大臣又死于非命。在除掉诸葛恪后,孙峻掌握了东吴的大权。

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公元256年,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时年37岁。孙峻死后,他的堂弟孙綝继续掌握东吴的大权,从而让孙亮这位皇帝成为傀儡。最终,孙綝将孙亮废黜,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彼时,孙权的五位辅政大臣,只剩下滕胤与吕据。对此,滕胤与吕据密谋除掉孙綝,因计划泄露,滕胤被杀,吕据自杀。

同样都是托孤,孙权与刘备差距怎么这么大?

对此,孙权留下的五位托孤大臣,不但没有辅助新主,还为了各自的利益,自相残杀,导致东吴大乱,元气大伤。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东吴的内争,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同时也让后世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