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開創中國錢幣史“方孔圓錢”時代---秦半兩

“秦半兩”的出現,不僅標誌著秦始皇在政治和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這種“圓形方孔”的錢幣造型後來也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並沿用了兩千多年直至民國時期。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中國錢幣史上流通時間最長的古錢幣,開“五銖”幣制——漢五銖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銖”是古代重量單位,通常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漢武帝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進行第四次幣制改革,開始在中原地區發行五銖錢,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曆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五銖錢做工精美,銅色渾厚勻稱,文字端莊俊秀,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古錢幣。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通寶”幣制的開創之作——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開元”為開新朝新幣之元意,“通寶”意即通行寶貨。開元通寶錢的鑄行在中國貨幣發展史上標誌著五銖錢的結束和通寶錢制的開始,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並沿襲近1300年。

唐初所鑄,“開元通寶”錢文由當時大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頗顯兼容並濟的大唐風範。開元通寶錢是中國貨幣史上和見證大唐盛世的第一枚通寶錢,存世量較多。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首開錢幣鑄造上皇帝(宋徽宗)御書(瘦金體)之先河——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因錢文“大觀通寶”四字為宋徽宗御筆所題的瘦金體,故又稱御書錢,在收藏界,一般將大觀通寶錢視為宋徽宗書法藝術的代表作,目前市面品相完美的大觀錢深受追捧。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觀通寶無論是收藏價值還是藝術價值也會愈發突顯。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皇帝御書錢——崇寧通寶

崇寧通寶鑄於北宋徽宗,錢文為徽宗親書,是徽宗瘦金書體。鑄幣上錢文為徽宗親書,字體清秀骨瘦,鐵畫銀鉤,深具骨秀格清之氣韻,書法超妙絕倫,堪稱幣文楷書之巔峰,世人也因此評此錢為“宋代第一錢”。崇寧通寶精工製作,品相精美,更因其為徽宗御書錢中品相最佳者,故一直來受大家青睞。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中國少數民族政權“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正隆元寶

正隆元寶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是金國第一批以年號命名的錢幣,一般分為四筆和五筆兩個版本,區別在於正字最後兩筆是否連筆。在已出土的正隆元寶錢幣中,四筆正隆數量居多,五筆正隆則非常罕見。

正隆元寶仿北宋大觀平錢製作,製造精良,文字秀美,其工藝遠遠超過遼幣。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大明帝國遼闊疆域及影響力的證明——洪武通寶

洪武通寶,是歷史上首成體系的古錢幣,在中國錢幣發展中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對後世的錢幣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因要避諱明太祖朱元璋名字中的“元”字,所以流通的錢幣不論大小都稱“通寶”。

據資料顯示,洪武通寶各等錢鑄額大小與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遠,其價也高低各不同。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專為對外貿易和賞賜而鑄造的古錢幣——永樂通寶

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六年(1408年)開始鑄造的年號錢,主要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為明初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永樂通寶也成為600年前的國際貿易硬通貨。永樂通寶全部為小平錢,為銅色紫紅,光背無文,極具欣賞價值。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中國歷史最長盛世(康乾盛世)王朝的開啟之幣——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分別由中央、地方承擔鑄造。其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康熙開啟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其在位期間商品交換和經濟相當繁榮,因此康熙通寶的製造工藝相當精湛,錢型厚重,文字美觀大方,品相精美,存世量也非常豐富。

十枚改變中國歷史的錢幣

流通於封建社會里最長的一個輝煌盛世——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流通於封建社會里最長的一個輝煌盛世,印記了一段榮耀與傳奇。這十枚貫穿中國兩千多年曆史的古幣,對中國經濟文化影響深遠,是歷代封建王朝鼎盛時期的見證者。

如果你家裡想考慮擁有幾枚古錢幣的話,可以選擇上面的品種先入手玩一下!畢竟這些古錢幣因為存世量大,假幣也相對較少!最重要的是歷史底蘊厚重,價格也比較低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