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種下一粒籽,結出八顆芽”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01

精準對接社區治理方方面面

實現“紅色支撐”“雙網雙待”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對寨上街德陽里社區來說,其附近的一處海鮮街一側是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管控壓力大,人手不足、“黨建紅網格”平臺運作不夠成熟等問題讓社區黨委班子犯了難。

經過集思廣益,黨委一致認為:“黨建紅網格”平臺是全新的課題,絕不能亦步亦趨,既要有抓手,又要有撬動抓手的力量。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為此,在街工委和包保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德陽里社區提出了“組織孵化”的概念:

建立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的“黨建紅網格孵化基地”,將現有的物業人員、在職黨員、社區黨員、志願者、青少年和各類服務組織、文藝隊伍、商圈網點人員全部吸納進入“孵化器”;

“網格居民小區支部”“網上服務組織”兩套服務組織為整體架構,從人員招募開始,就依據個人特長,開展專項培訓,進行分類整合,精準對接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實現了“紅色支撐”“雙網雙待”

02

“種下一粒籽,結出八顆芽”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我宣誓,至誠服務隊全體青年,將恪守志願精神,發揮共青團員先鋒作用,發揮所長,為防疫工作貢獻全部力量……”寨上街道德陽里社區的青年志願者劉城帶領11名年輕團員莊嚴宣誓。

發生在不久前的這一幕,讓堅守在防疫第一線的社區書記邵月娟印象深刻。

大學生志願者劉城有電工特長,社區就安排他牽頭組建專業服務隊。短短三天時間,就擴展招募到10名有共同愛好並志願服務社區的熱心青年,成立了“至誠服務隊”。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們幫助轄區居民解決了大事小情60餘個,用真誠與擔當服務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試行“組織孵化”機制以來,像這樣的隊伍,德陽里社區就組建了8支。用邵月娟的話說,“他們這些同志,線上線下不辭辛勞,平常堅守防控執勤點,有困難就發揮特長,分工協作。怎麼也沒想到,當初試行“組織孵化”,種下的一粒籽,如今竟然一下子結出八顆芽。”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種下一粒籽,收穫八顆芽!寨上街有個很特別的“孵化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