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在阅读《傅雷家书》之前说句老实话,对这位翻译家了解甚少。读了《傅雷家书》真切感受到傅雷先生配得起大师,**家的称号!也感叹难怪现在的许多专家被称为“砖家”,这个称呼大多是指他们的人格不配吧。傅雷先生不仅专业知识方面博大精深,更主要的是傅雷先生的人格魅力,对教育的高瞻远瞩,这本家书体现的淋漓尽致。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1

傅雷强调教育子女首要是人格培养,首先做人,然后才是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才艺的培养。

对于长子傅聪,童年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是伦理与道德方面,不能允许任何一桩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义的做人之道

一切都以坚持真理,正直良善,待人真诚有礼有爱,尊师重道,无论如何都要爱自己的祖国,只能给祖国争光,万不能有损国家的言行。

傅雷先生的道德教育不是空洞的大道理,是言传身教,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起。

幼时在身边时,傅雷先生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上选材料,以富有伦理观念与哲学气息兼有趣味性的故事,寓言,史实为主,以古典诗歌与纯文艺的散文为辅。把语文知识,道德观念和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为傅聪打下良好而坚实的人文基础。

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有关操守的教训,以及“吾日三省吾身”“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等等的有关生活作风的文章。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这些知识我们的孩子也学过,大多是从教材上学的,在父母和大多数孩子的意识里,大多是为了考试,记住它们是因为成绩,而不是学习他的内涵,把它们当成人生信条的则更少。

假如这些知识是在无压力下自发学习的,或者父母用赞赏钦佩的语气给孩子像讲故事一样说给孩子听,无形中孩子感受到的是我敬爱的、信任的父母多钦佩这些行为,不用你用语言告诉他要这么做,他自发地就会用行动去实践。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重技术知识,轻人格素养培养,这也是很多明星,专家时常爆出雷人言论的缘由之一。

其次便是言传身教,生活环境的影响,不但傅雷先生自己,与他往来的朋友之间的谈话无不影响着孩子。

傅雷先生来往的朋友广泛,有医生、记者、科学家、音乐家、画家、作家、律师等,谈的题目也非常广泛,儿子常常躲在门后偷听,家中的艺术气氛,关切社会上的大小问题的习惯,孩子在长年累月的浸淫之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很大。

书中,傅雷先生举例由于自己和朋友们热烈讨论政治问题,愤恨蒋介石政权,傅聪不知不觉被感染了,十四岁那年,与父亲起冲突,居然想到苏北去参加革命。可见平时的言行对孩子思想的影响之大。

2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儿子出国以后,傅雷先生通过书信不断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醒儿子注意个人修养素质。

对于自己的老师,不管多忙都要记得问候老师,不管是幼时的启蒙老师,还是自己现在的老师都要时不时的问候一下,以示尊重和感恩。

在礼仪方面,傅雷先生特意着重嘱咐儿子,信中是这样说的:“最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几桩重要的事情”。

第一个指出的是儿子的两个习惯:一是到了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礼仪。

要求儿子,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手插在上衣袋里比裤袋里更无礼貌,何况还使衣服走样。

对客气的人,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一举一动无须特别留意,并说要形成习惯,一辈子收益。

甚至出台或谢幕都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要温和,考虑观众的感受。并指出学习不仅仅指音乐方面,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长处。

这些细节傅雷先生当做重点敦敦教导儿子,可见傅雷先生在教育儿子礼仪礼貌方面是多么的重视,从内到外,言行举止都有涉及,这是一代大师注重素质素养教育的极好体现。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3

在儿子才艺兴趣方面的培养与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傅聪3岁多一点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与痴迷,无论傅雷先生放哪一种音乐,傅聪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再久也不吵闹或者打瞌睡。

即便如此的痴迷音乐,傅雷先生也是在傅聪8岁半,上小学4年级时开始学钢琴的,并且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培养的,原话是“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一个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还是以平常心对待,并没有一心想着让他一定走音乐方面的道路。

这也给想要孩子在艺术方面有所涉及的父母们一个借鉴:学习艺术,第一是要有天赋,第二要有为喜好努力的刻苦品质,两者兼具才可以走艺术道路。否则还是注重实科比较好,免得孩子将来不上不下,尴尬不已。

从8岁到14岁,傅雷依然坚持以文化课为主,学琴为辅。小孩贪玩在所难免,傅聪也不例外,贪玩不认真练琴,傅雷先生看到这种情况,便让傅聪改受正规教育上了大同高中。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从14岁到17岁,傅聪中断了弹琴,傅雷认为,一个不上不下的空头艺术家最要不得,还不如安分守己的学一门实科,对自己对社会多少还能有些好处。

这又是傅雷先生教育的独到之处,如果在艺术方面做不到以苦作乐或者说根本不觉得苦地投入身心,那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不管怎么有天赋还不如踏踏实实地跟着正规教育走对自己、对社会有好处。

这也是一种态度,虽然你很有天赋,但是你只因为自己有天赋,便沾沾自喜不好好练琴,父母是极力反对这种状态的。这个时候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心情都是糟糕的,父母着急孩子不努力荒废时光,孩子受困与太辛苦不自由。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先放下一段时间,让他尝到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的后果。这种后果他是否愿意接受。

只有深深体会到失去的滋味,才能激起他内心的斗志和想要重新获得的欲望,这种欲望越强烈,重新获得后才会越珍惜,傅聪便是如此。

三年后傅聪终放不下弹琴,从云大回上海,跟苏联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学琴一年,期间傅聪刻苦用功,在琴上每天可以坐七八小时,即使酷暑天气,衣裤尽湿,也不做片刻休息。这时傅雷先生才肯定傅聪可以专攻音乐。

在艺术方面有天赋很重要,但只是一方面,只有天赋,没有刻苦努力的品质,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更谈不上什么钢琴家、艺术家了。

其实不管在哪方面,稍有成就的人都是天赋加努力换来的成绩,这份努力不是外力逼迫的,是发自内心的,自发自愿的。

在那三年里,傅雷先生并没有逼迫傅聪学琴,也没有给他施加压力,只是断了他练琴,遵从他自己的感受。如果是真的爱音乐,爱琴,他自然是不能过没有琴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适不适合学琴就自然出结果了。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4

在学音乐的时候,傅雷先生始终把艺术教育当做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并不急功近利,学音乐也不能仅学音乐一门,需要以全面的文学修养作为基础,所以傅雷先生让傅聪学习古典文学,唐诗宋词,从诗词歌赋里感受文字之妙,文字之美,音律之美。

后来傅聪在钢琴上的造诣,获得国际认可也证实了受益于他之前广泛涉猎阅读古典文集。

即使傅聪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不斐的成绩,还是不忘学习中国古典文集。而我们现在在新文化已经西洋文化的冲击下,大多数早已经想不起传统文化了,认为那是旧文化,落后了,过时了,没什么用了。傅聪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们的古典文集是一个百科全书,它包罗万象,你从中获得什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现在教育部加大中小学生教材古诗词部分想必也是意识到过去忽略传统文化的一个补救吧。作为中国人不可不学习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只不过需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出去糟粕,吸取精华,使之焕发新的光彩。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5

教育方法方面,从傅雷先生的言语之间透露出幼时对傅聪管教非常严厉,以至于傅聪出国后,傅雷先生在家书中向傅聪道歉忏悔,说幼时虐待了儿子,用了虐待一词,可见幼时教育之严厉,尽管后来严厉的教育也有很多益处体现在傅聪身上,傅雷先生还是为自己当年的无心之过后悔不已。

在孩子还小,不明道理,也没有意志力的时候,还是要严格要求,只是要讲求方式方法 ,过于严厉孩子有什么想法不敢表达,比较压抑,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情绪,有时性格也会有一些缺陷,偏激,暴躁等。

只要让孩子懂得言行的边界在哪里,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礼仪和规矩是要从小建立的。至于用温和的方式还是严厉的方式要看孩子的特点,特别调皮的还是严格一些无妨。这样长大后才不会走弯路走歪路。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这些家书大多是傅聪出国后,就是20岁后写的,大多以慈父,长者,朋友的口吻沟通,事无巨细,用自身做儿子的镜子,用心良苦。

专业方面旁征博引,谆谆善诱,从弹琴的曲目到心境情感,到时长面面俱到,谁说父爱如山大都不善表达,傅雷先生的家书里从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太多细节关照,浓浓的父爱溢满字里行间。

比如寄了一架钢琴给傅聪,特意嘱咐包裹钢琴的绳子和蔑,要傅聪请工友帮忙打开,以免伤到傅聪的手,弹钢琴手是特别要保护好的。

比赛前嘱咐儿子要先把礼服按比赛要求在家提前穿好,练习几天,以免正式比赛时因为礼服的不适而影响弹琴。并且提醒儿子注意比赛规则,桩桩件件都是极细小的问题,可见傅雷先生对儿子爱之深,爱之切。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6

对儿子金钱方面的教育,称理财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可见傅雷先生非常重视理财,并没有觉得艺术家不应该重视财物。相反的以自己和肖邦为例,让儿子重视理财。

一是量入为出,万勿浪费,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用在艺术方面。从寄包裹的方式,平信便宜,一切能寄平信的绝不寄挂件,寄包裹提醒儿子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免多出关税。这些细节无疑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子,从一点一滴节约用钱。

寄钱一定要保留存根,以便查询,并说明不愿意把物质挂在嘴边是一回事,不糊里糊涂,莫名其妙丢钱是另一回事。让儿子对金钱有正确的态度,与看重物质无关。

在谈到跟经理人谈条件时,傅雷先生以肖邦为例,说到我们不和人争利,但也绝不肯被人剥削,教育儿子该争时一定要争,这并不会与重视物质有必然联系,只是不吃物质的亏采取的防御措施。

对于友人,傅雷先生又是一种态度。卖林先生的画,虽然有人在海外高价倒卖林先生的画,傅雷先生提醒儿子,我们绝不可以挣朋友的钱,一切都归林先生,这既体现了傅雷先生的节操,又教育儿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及如何对待朋友。

并且嘱咐儿子,对于曾经相熟或者帮助过傅雷一家的人,如果买林先生的画,都要便宜一些,以示感恩回报,哪怕自己吃亏也不能亏待恩人朋友。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这与我们现在大多数父母又不同,现在大多数父母,不管是有钱阶级,还是普通之家,都是优先孩子,拼命满足孩子的各项要求,孩子根本不消考虑钱的问题,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

养成了大批浪费,虚荣,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若干年后又抱怨孩子不知感恩,花钱无节制,其实这些这都是自己当年种下的因,结下的的果。

我们现在普遍的教育现象是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忽略不计,养成了许多学习机器人,毕业之后走上社会,成了社交“问题青年”,不懂理财、礼仪社交,不懂人情世故。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注重自我,张扬个性的年代,教育方面的书籍更是多如牛毛,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才好还在乎孩子父母,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多一些思路和启发,我便满足,同时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关于教育的问题。


《傅雷家书》:翻译大师育儿之道——如何培养出世界级钢琴艺术家


我是心田情感:心田情感,用心陪伴您的心田!旨在为你拨云见日,认识本我;为心指引方向,为爱保驾护航!帮助求助者真正的走出感情婚姻泥沼,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归宿。

欢迎关注,咨询心田情感!感恩在头条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