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淝水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此次戰役發生於公元383年,而戰役交戰的雙方分別是前秦和東晉。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不顧群臣的勸阻,依然舉前秦主力南伐東晉。為了阻止前秦主力進入江南,東晉政府遂以謝玄為將,並調遣八萬大軍與前秦軍隊交戰於淝水之岸,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決中,東晉最終取得了全勝,而這場戰役所帶來的後續性影響也非常大,它直接導致了前秦滅亡,東晉也得以偏安一隅。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本來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決,若以實力論,前秦可以說佔盡了優勢,那麼為什麼戰爭的結果卻差強人意呢?本篇文章就分析一下,造成前秦淝水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

淝水之戰前前秦的總體國力

要想了解淝水之戰前秦的失敗原因,就需要對淝水之戰前前秦的國力進行探究。

淝水之戰前,前秦已經統一了北方,前秦皇帝苻堅通過長久的征伐,前秦國內已經出現了“政理稱舉,學校漸興。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的現象。工旅興盛,國庫充盈,前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興盛。

前秦在淝水之戰前,曾經完成了三次滅國之戰,而這三次滅國之戰,也進一步增強了前秦的國力。

第一次,滅前燕。史載“

苻堅遣猛率楊安、張蠔、鄧羌等十將率步騎六萬伐暐”,並獲前燕“郡百五十七,縣一千五百七十九,戶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萬七千九百三十五”。暐即慕容暐,猛,則為苻堅軍師王猛。苻堅遣王猛率六萬大軍伐燕,最終獲得了前燕國內的所有郡縣,前秦版圖也進一步擴展,前秦勢力開始進入中原。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形勢圖


第二次,滅仇池。《晉書》載曰:“堅遣其將苻雅、楊安與益州刺史王統率步騎七萬,先取仇池,進圖寧、益”,並獲楊纂,以“楊統為平遠將軍、南秦州刺史,加楊安都督,鎮仇池”。苻建派遣其將苻雅、楊安等人率軍隊攻打仇池,俘虜仇池國王楊纂,並以大將楊安統領仇池故地。滅亡仇池,是前秦軍事上進入全盛的標誌,

第三次,滅前涼。《晉書》載:“苻堅遣其武衛苟萇、左將軍毛盛、中書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萇等率騎十三萬伐張天錫於姑臧”,苻堅部將姚萇“進至姑臧,天錫乘素車白馬,面縛輿櫬,降於軍門”,苻堅派遣大將楊安、鄧羌率步騎十萬討伐前涼,前秦大將姚萇一部進至姑臧城下,前涼皇帝張天錫自縛投降。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淝水之戰


前秦連續滅亡三國,已經在軍事上取得了全盛,這就使得時任前秦皇帝的苻堅漸生驕氣。苻堅認為南下滅晉輕而易舉,於是才有了之後的淝水之戰。

關於前秦伐晉之戰,苻堅的軍師王猛曾進行過多次勸阻,為了阻止苻堅伐晉,王猛在臨死之前也曾直接指出了前秦的弊端,他認為前秦伐晉尚不成熟:

理由一: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應不以晉為圖。東晉政權雖然偏安江南,但它屬於中原一脈相承的正朔王朝,前秦圖之,於國無益。

理由二: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鮮卑,羌族,是我國之世仇,如果不盡早剷除,恐為人患。

理由三:姚萇、慕容垂,為國家之患,欲當除之。姚萇和慕容垂二人為國家的亂源,應早早除之。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若王猛活,則無淝水之戰


總結:王猛臨死之際,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了苻堅不能伐晉的原因,一是東晉政權穩固,為華夏百姓所認可的正朔王朝,前秦伐之,很難奏效。二是前秦剛剛滅亡了三國,國內中還存在許多分裂的因素,像慕容垂、姚萇等敵國後裔,都是前秦的大敵,這些人不除,前秦難以一統。

王猛對於苻堅的勸阻無疑是中肯的,不過,要看苻堅是否執行了王猛的主策,還要從淝水之戰的過程說起。

淝水之戰的歷程

淝水之戰是由苻堅一手挑起來的,在淝水之戰爆發前,苻堅就先整軍攻打襄陽,當時,鎮守襄陽的是東晉名將朱序

史載苻堅:“遣其尚書令苻丕率司馬慕容暐、苟萇等步騎七萬寇襄陽。使楊安將樊鄧之眾為前鋒,屯騎校尉石越率精騎一萬出魯陽關,慕容垂與姚萇出自南鄉,苟池等與強駑王顯將勁卒四萬從武當繼進,大會漢陽,並進圍襄陽”。

襄陽之戰是淝水之戰的前奏,而苻堅從一開始就犯了戰略上的失誤,朱序實際只是東晉打入苻堅內部的一個棋子,他的作用就是從內部打亂秦軍的軍事部署。朱序在襄陽堅守一年有餘,後終於“投降”苻堅。苻堅直接攻打東晉,已經違背了王猛遺言的第一條,故而,他已經算是突破了王猛的遺言界限。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王猛


苻堅過度聽信朱序的言語,並又以朱序為嚮導,發百萬大軍南侵東晉。為了抵禦前秦入侵,東晉官方也做了安排,晉武帝司馬曜任用謝玄為晉軍前線統帥,並率領八萬大軍迎擊秦軍的主力。

苻堅的前鋒部隊首先進攻壽春,苻堅弟弟、前秦宗王苻融先下壽春,他率軍俘虜東晉平虜將軍徐元喜,並進至硤石附近,東晉大將謝玄為了阻擊晉軍,遂遣龍驤將軍胡彬走保硤石。晉軍與秦軍相持於硤石,因為秦軍隊伍龐大,輜重部隊還沒有趕到,為了爭取時間,苻堅就打算派朱序說服晉軍投降。

戰爭相持階段,苻堅又以降將勸導敵軍,可見,其已經出現了大意的傾向。殊不知,他所派出的朱序正是晉軍的間諜,朱序一到晉軍營地,就將秦軍的計劃和盤托出。朱序對晉將謝石說:“秦百萬之眾皆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可以得志”,若等到秦軍全部集至,晉軍不是對手,想要完全擊潰秦軍,應該速戰。晉軍因為掌握了這個戰報,於是很快便對秦軍主動發起了攻擊。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苻堅


洛澗之戰是淝水之戰的序幕,在苻融前軍與晉軍相持之際,晉軍統帥謝玄派出了東晉勁旅北府軍襲擊了洛澗,前秦輜重部隊遭到重創,秦軍便完全處在了被動階段。這時,前秦有人勸苻堅後撤,應在淝水河畔阻擊晉軍,苻堅聽從了這個建議,於是命軍後渡淝水,也就是在這節骨眼上,晉軍便發起了全面突擊,因為秦軍渡河,沒有防備,秦軍便又遭到了大敗。

秦軍潰敗之際,那個窩藏在秦軍內部的晉軍間諜朱序又派上了用場,他在秦軍潰敗部隊中不斷造謠說秦軍大敗,並放言“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後續部隊聽到這個消息,於是便倉促後撤,而這一撤,前秦百萬大軍便頃刻散落,於是晉軍趁勢掩殺,秦軍死者甚重。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淝水之戰


淝水一役,前秦軍馬死傷甚重,在這次戰役中,曾經投降了前秦的前燕後裔慕容垂則坐收漁利,他看到秦軍失敗,便故意拖延不救。等到前秦主力喪失殆盡,慕容垂則在雍州起兵而反,這無疑是給了苻堅迎頭重擊。而這一切的因果,都不幸被王猛的遺言言中了。

淝水之戰前前秦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那為什麼會崩坍的這麼快呢?我們先來看看前秦方面的優勢。

前秦軍隊的優勢

數量優勢:苻堅在淝水之戰前,曾經調集了北方各族112萬大軍,而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所能調集的兵力只有八萬,有比晉軍多出十倍的軍隊,難怪苻堅這麼自信。

氣勢優勢:苻堅在征討東晉之前,曾經連續滅亡了三個國家,其軍威直之盛,空前未有。故而,苻堅南下才頗為自得。

裝備優勢:前秦軍隊在淝水之戰前夕,已經準備了足夠的軍械軍器,且秦軍已經做好了統一江南的準備。

苻堅犯的錯誤

前秦百萬大軍之所以會失敗,其實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1、前秦皇帝苻堅過度自信,以至於發展到急功近利的程度。苻堅在淝水之戰前夕,可以說是鮮有敗績,無論是滅前燕,還是滅前涼、仇池,前秦幾乎都是進展的非常順利。因為頻勝,苻堅便生出了驕縱之氣,於是,他便認為,滅亡東晉,也會一帆風順。

2、前秦內部有不穩定因素,這束縛了苻堅統一的步伐。苻堅曾經在滅亡前燕等國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剷除敵國的反對勢力,為了一統全國,他甚至還直接任用慕容垂等人為將。殊不知,這些人正是分裂前秦的潛在力量,等到前秦勢衰,慕容垂等敵國後裔也一定會反叛前秦。

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的悲劇,東晉得以偏安一隅

淝水之戰前後對比圖


3、前秦軍隊成分複雜,難以統一作戰。苻堅所徵調的前秦各路大軍,其實是由北方各少數民族組成的,這其中,不僅有前秦的氐族兵馬,還有鮮卑、羌和匈奴士兵,這些民族本身就對前秦存有惡意,在戰場相持之時,這些人也一定會倒戈相向。

4、前秦國內軍民厭戰。淝水之戰前,前秦總共發起了三次滅國戰爭,而這三次滅國之戰,也給前秦民眾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因為常年的戰亂,前秦統治下的各族民眾遂苦不堪言,在攻打東晉得過程中,他們也必然不會拼死效力。

5、苻堅本人過度仁義,聽信降敵。襄陽之戰時,苻堅已經俘虜了東晉大將朱序,本來,苻堅完全可以將朱序處死,可惜,由於他的仁義,朱序又被重新啟用。在淝水之戰的過程中,苻堅又聽信朱序的諫言,竟以朱序為使,說服晉軍投降。殊不知,朱序正是東晉打入前秦內部的間諜,後來,朱序又將秦軍的部署和盤托出,這也算是提前給前秦軍隊敲響了喪鐘。

結語

淝水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此次戰役以前秦的慘敗而結束。淝水之戰後,北方各族勢力重新抬頭,而前秦所維持的北方短暫的統一歷史也宣告終結。作為前秦的最高統帥,前秦皇帝苻堅可以說在這次戰役中犯有嚴重的輕敵錯誤。由於他本人的過度自信,其也最終給前秦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人一輕敵,可能影響自己的判斷,苻堅正是這一代表,淝水之戰,苻堅一失足成千古恨,前秦的盛世也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