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貪官的公子,迎娶了公主,最終還是免不了家破人亡!

和珅是有名的大貪官,可是大家知道不知道,他還有一個當時有名的兒子——豐紳殷德。

真實的和珅既不是編劇筆下那樣純粹是個小丑,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只會撈錢的壞蛋。 歷史上的和珅,除了貪婪和圓滑,還有顏值高,情商高,才華出眾,精明過人的另一面。

和珅的發跡,來源於一次偶然。和珅年輕時,由於出身好,顏值高,擔任了乾隆的侍衛。有次乾隆在御花園散步,當他看到從雲南來的密摺時,非常的氣憤,直接把奏摺摔在了地上。當時周圍人都嚇的都跪在了地上。然後乾隆自言自語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大貪官的公子,迎娶了公主,最終還是免不了家破人亡!

這句話出自《論語》,聽了皇上的話,周圍的侍衛們大眼瞪小眼,只有一個人勇敢的回答到:“典守者不能辭其責耳。”

這個機靈而且博學的侍衛,就是和珅。

乾隆從此刮目相看,慌不迭把調和珅到自己身邊,而和珅對皇帝可謂鞍前馬後,如影隨形。

和珅不僅具備了侍衛的忠誠,太監的機敏,在乾隆看來還有知己那樣的默契,和老師一樣的博學幽默。哪怕是阿諛奉迎,也是恰到好處,春風拂面,讓乾隆大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乾隆中期,和珅擔當著“辦公廳主任,後勤部長,參謀和總長和機要秘書”的職務。無論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和珅都能夠處置得有條不紊,讓乾隆笑逐顏開。總之,和珅是乾隆不能或缺的,紅的不能再紅的紅人。 之後的和珅,就像玩遊戲一樣,具備了法術,防禦和進攻所有裝備的玩家,春風得意。

大貪官的公子,迎娶了公主,最終還是免不了家破人亡!

我們說罷了老子的,該說一下兒子了。

這和珅兒子應該姓和才對呀,可為啥叫豐紳殷德呢?

別忘了和大人不是漢族的,是旗人,也就是滿族人,旗是沒有單姓的,他們的名字前是家族單位,比如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是家族的名稱。可和珅的兒子的名字為啥四不像呢?

原來乾隆跟和珅表面上君臣關係,又有家人知己的情分在裡頭。乾隆第一次看到和珅五歲的兒子就喜歡上了,立馬龍顏大悅,愛不釋手。說和珅你小子好有福氣,要不是我們是君臣,非認了乾兒子不可。高興之餘,就給和珅兒子起個名字叫豐紳殷德。

這乾隆起的名字,無非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和珅得子的時候,乾隆的妃子固倫和孝公主身邊也有一個女孩,跟和珅的男孩同歲。乾隆非常疼愛一個女孩,,賜封固倫公主。因為是乾隆最小的女兒,乾隆老來得女,自然當做掌上明珠。

大貪官的公子,迎娶了公主,最終還是免不了家破人亡!

一天,和珅把兒子帶到宮中和公主玩,乾隆看著倆孩子對和珅說,看他們多般配呀,不如你把兒子做我女婿吧。

於是,公主16歲的時候,乾隆真的為固倫公主訂了婚。這不僅是乾隆對和珅兒子的厚愛,也是對和珅最高的嘉獎。更是和歷代皇帝和臣子的聯姻一樣 ,是一種君王的馭臣之術和感情投資。

豐紳殷德這個乘龍快婿,憑著老子和老丈人給罩著,仕途自然一路綠燈。和珅不想讓兒子跟自己一樣再當文官整天勾心鬥角,乾隆也有意扶植女婿掌握兵權。就這樣根紅苗正的豐紳殷德坐火箭一樣往上躥,一直做到正黃旗軍都統,就相當於軍區司令員的級別。

但福兮禍所依,豐紳殷德榮耀靠的是老子,也因乾隆退位,和珅的被個革職查辦而被株連。按說要誅滅九族的和珅家族,靠著公主求情,不僅保全了全家性命,還因為豐紳殷紂是皇親而被嘉慶赦免,得以繼續異地做官直到終老。只是和當年的無限榮光相比,有點落架鳳凰的悽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