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朝第一個下嫁漢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殺死

大家都知道《鹿鼎記》裡的建寧公主,時而美麗大方,時而刁蠻任性,她和韋小寶的故事也是一段佳話。但“建寧公主”的原型和碩恪純長公主,她的人生卻並非常悲劇,丈夫和孩子都被自己的侄兒殺死,而自己也在漫長的悲痛裡鬱鬱而終。

公元1642年1月,皇太極庶妃奇壘氏誕下一女,起名阿吉格,初號和碩公主。和碩公主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所以在宮裡十分受寵。

清朝第一個下嫁漢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殺死

公元1643年9月,皇太極駕崩,次年,順治帝繼位,年僅6歲,朝政由攝政王多爾袞協助。同年八月,遷都京師(今北京)。

公元1647年,晚明降臣吳三桂被調回京,次年又被調鎮守漢中。順治帝忌憚吳三桂恐有“反清復明”之心,便留下長子吳應熊,以此牽制吳三桂。

吳應熊隨了父親的性格,為人耿直剛烈,相貌也甚是俊朗,步履矯健,頗有將門風範,在京城內頗有名聲。但吳三桂卻對此並不滿意,屢次要求將兒子送還,卻遭到順治帝的婉拒。

公元1653年,因吳三桂平定四川有功,順治帝便將十三歲的和碩公主下嫁給了十八歲的吳應熊,封他做了“和碩額駙”,賜三等子爵。

而和碩公主,也成了清代歷史上第一個下嫁漢人的公主,而她悲慘的人生,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和碩公主心裡面十分清楚,自己是牽制吳三桂的聯姻工具,即使心裡百般不願,但也不得不認命。當時,公主與吳應熊的關係還挺好,頭幾年,公主便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

清朝第一個下嫁漢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殺死

公元1657年,吳三桂徹底摧毀了明朝的殘餘勢力,被封為平西大將軍,和碩公主也因此晉封為和碩長公主,而吳應熊也獲得了太子少保的頭銜,一家頓時風光無限。

公元1659年,吳三桂攻下雲南後,徹底獲得了順治帝的信任,順治帝讓他在雲南開藩設府,總管雲南的兵務。此時,和碩長公主也晉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吳三桂想讓吳應熊帶著公主去雲南,但吳應熊擔心公主不適應,同時也不願放棄朝內官職,便拒絕了。

公元1661年,吳三桂出師緬甸,擒殺了桂王永曆,而此時的順治帝已病入膏肓,對於吳三桂也變得極其縱容。吳三桂在朝廷威望盛極一時,一切活動都“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這使他一定程度上脫離了中央的統治,建立起藩政,手握重兵。

這年,順治帝駕崩,次年,康熙帝繼位,封吳三桂為親王,除雲南外,還兼轄貴州。

公元1663年,康熙帝以雲貴無叛亂的理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大將軍印,並對其在兵力上加以轄制。這激化了吳三桂與康熙的矛盾。

清朝第一個下嫁漢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殺死

公元1667年康熙帝親政,為了維護中央對地方的管制,有意於執行削藩政策。

但為了穩定吳三桂,康熙將吳應熊晉為少傅兼太子少傅。

1673年11月,吳三桂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公元1974年,康熙帝以謀反為由,殺了吳應熊和他的兩個長子,將和碩長公主幽禁起來,和碩長公主苦苦哀求,康熙帝念在長公主對朝廷有功,答應留下她兩個幼子。

公元1678年,吳三桂稱帝,同年八月病死。

公元1680年,康熙帝念長公主“反叛所累、屢年困頓”,解除了長公主的幽禁,但長公主早已心灰意冷,丈夫和兒子都死於自己的侄兒手裡,長公主只能每日以淚洗面。

公元1681年,吳三桂從殘餘勢力被剿滅,康熙帝以免除後患為由,將長公主“兩名幼子縊殺,諸庶孫斬首棄市”。

從此,長公主家破人亡,變得精神恍惚,府裡的裝潢從未更改,只因思念亡夫和故子。她痛恨康熙帝,一生都不曾再見過他。

公元1704,時年六十三歲的長公主鬱鬱而終。死時,身邊連守孝的人都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