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会三顾毫无从业经验的孔明?是看上才华?还是另有原因?

三国初期,当时刘备已经46岁了,卖着草鞋,顶着“领豫州牧、刘皇叔、左将军、亭侯、”的名头,什么时候都没有做成。

那年间,刘备赶往隆中,拖着疲惫的身子拜访访问一位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刘备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前半生访问过的人才很多人,都是在身边来来往往,这次他并不知道是什么结果。也许是刘备的坚持感动了苍天,从此让刘备的事业稳步上升。

那个人是在乡间小有名气的一位读书人,当时他娶了一位丑到适当程度的老婆——黄氏。这个人就是孔明。这个我们其实并不是很关心,下期我们会再专门讲解这个问题。这期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刘备为什么会冒着被黄氏吓到的危险,三番四次地求见只有20多岁的一介布衣——孔明。是因为孔明出众的才华吸引?

刘备为何会三顾毫无从业经验的孔明?是看上才华?还是另有原因?


刘备从业20多年,比孔明多吃20多年的米饭,见过的名士、谋士、宗师不下千人。孔明仅仅是被人引荐的乡间布衣。刘备其实并不用如此三番四次来“礼贤下士”。所谓的“从业经验”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刀光剑影和尔虞吾诈中学来的,并不是孔明26岁的“一介布衣”从书中看出来的。

其实刘皇叔三顾茅庐的真实目的是:得到孔明的支持,这样的话能给刘备带来非常巨大的利益。现代的我们很轻易地被孔的“臣本布衣”所欺骗。其实事实上,孔明确实在隆中耕耘过,不过这是汉末时期世家子弟的雅兴,孔明是世家子弟的身份是可以确定了。

刘备为何会三顾毫无从业经验的孔明?是看上才华?还是另有原因?


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孔明的朋友圈。一是崔州平,博陵人。他的父亲崔烈是汉朝的太尉,崔烈的兄长崔均参加了讨伐董卓的战乱中。在之后崔烈在的诸侯纷争中死了。崔州平当时其实算是在避风头。二是徐元直他其实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徐庶,徐元直之后不久在魏国做了御史中丞。徐元直的官职在魏国时期算是很大的官职。三是孟公威,之后也在魏国担任了凉州的刺史,相当于现在的陕西、青海、宁夏、甘肃的最高长官,上将军衔。这样看来孔明的朋友个个都并不是俗人。

但是孔明其实比他们都更牛。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他们兄弟四个人晚上卧膝长谈时候,孔明不无鄙夷地说:你们三个人今后当官,都可以做到刺史郡守层次。事实上最后还真让他猜中了。其他三个人问孔明想到达什么高度时候,孔明笑而不答,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层次。在实际生活中,孔明这样的人通常是朋友圈的中心。这就是孔明日后成果比其他三人高的原因吧。

刘备为何会三顾毫无从业经验的孔明?是看上才华?还是另有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