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東山島是優秀的,它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也是我去過一次就會念念不忘的旅遊生態縣。東山這幾年真是太熱門了,電影上映,綜藝上演,迎來的是成批的遊客上島,活脫脫給我們秀了一波存在感。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綠樹掩映的這棟白色建築是谷文昌紀念館,今日東山的安定離不開昔日谷公的奉獻,他已然成為東山人民的精神象徵。當時,流失的沙地是他的戰場,肆虐的風沙是他的敵人,瘦弱的木麻黃就是他的武器。幸運的是,這片海岸衛士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聽起來有多酷,治理起來就有多殘酷。這不是耍帥的個性簽名,而是實實在在的擔當。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生長在大小月牙形海灣夾雜的村落是澳角村。它名叫澳角,景色真的很傲嬌。這裡人少景美,環繞整個村的是遼闊的海域,龍、虎、獅、象四座島嶼分佈四周,被當地人雅稱為“海上動物園”。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大自然不愧是最好的雕刻師,海水雖柔卻能克剛,馬頭山下鬼斧神工般的海蝕地貌便是它經年累月的傑作。曲折的海岸邊上,白色浪花雕琢了五彩斑斕,絲絲海風成就了層層節理,一切都像是人工刻意而為,讓人驚歎不已。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如果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澳角隨時為你準備著。濱海景觀能令人迷戀,藍汪汪的海水像極了那一滴眼淚,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大自然的神奇有時候也會變得很神氣,隨著不同的天氣和光線海水還會變換出不一樣的顏色,不服都不行。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裡的繁忙從來沒有停歇,優越的地理位置形成天然的深水良港。陳城鎮是東山的漁業重鎮,境內的國家一級漁港以宮前和澳角齊名,岐下也緊跟其後成為國家二級漁港。休漁時,所有的漁船蓄勢待發;開漁時,在一場盛大的儀式後,湧向蔚藍。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沙灘是有記憶的,柔軟潔白的沙質是大海饋贈給澳角村最好的禮物。日復一日地衝刷淘洗使這些沙粒不斷堆積,細則如粉,最終堆出了澳角灣。海岸總是隱藏著許多美好,野蠻生長的草海桐,四季轉動的風電場,還有那不會寂寞蒼涼的落日。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破碎瓷碗剪出的頂上風景是剪瓷雕,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等各種精美絕倫的造型考驗著瓷雕藝人的手工絕活。這些古建上的裝飾物,色彩鮮豔、立體生動、栩栩如生。如今,這項傳統手工技藝已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媽祖廟所在的地方是媽祖文化公園,背靠大肉山,面朝大海。媽祖,是沿海漁民共同的保護神。祭拜的同時,祈禱家人平安順利,出港乘風破浪,歸來順風順水。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吃是最好的安慰,海鮮是漁村的主題,沒有海鮮味的澳角是不完整的。美食講究原產地,喜歡海鮮還得到當地。趨光誘捕的油燜小管,活蹦亂跳的清蒸蝦,有殼有肉的水煮淡菜,曬滿幸福的乾貨場,紅燒白灼醬油水,別提多嘴饞了,或許不離開當地的水質和空氣是對新鮮最好的尊重。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這座漁村門口有“海上動物園”,海水畫質比藍光還要感人

在山村待久了便會嚮往大海,相比山村,海島漁村同樣值得我們放慢速度,放緩腳步,用心去探訪不變的風景,去感受變換的人群,去品味久遠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