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農田不見農民,農機收割顯身手,小心這些事,以防農機傷人

現在農村的青壯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了,留在農村的都被稱為留守人員,這裡面以婦女、老人和兒童居多,所以到了豐收的季節,地裡忙活的人漸少,反而更多的是機械在地面上忙碌了。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這從一定的角度看,也是一種進步,機械化收割,讓以前很多人乾的事現在一兩個人就幹完了。收穫的機械在這時候也顯得越來越高大上了,農機的高效和精準,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不過,有利就有弊。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深入人心,農機具操作時候的傷人事件也越來越多。這農機具和手持鐮刀不同,一旦出事,輕則斷手斷指,重了會截肢,如果更嚴重的,因為受傷太重死亡的也有報道。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在吉林長春,家住雙陽區的李大爺種了22畝玉米地,以往每到秋收時候,他都要僱人收玉米,由於現在僱人越來越貴,怎麼都覺得不划算,所以乾脆去年就買了臺玉米扒皮機。去年的10月8日,就在他操作扒皮機的時候,出現了機器絞傷了左手的意外,雖然搶救也算及時,但是李大爺最終還是沒能保住左手。

在吉林白城的洮南市,有個梁大爺。和李大爺不同,梁大爺在去年10月中旬時候,租了一臺綠豆收割機,同樣因為操作不注意,絞斷了手指,最終也沒保住手指。

到了今年,這類事故也沒減少。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在山東省臨沂市的蘭陵縣,就有農民用玉米收割機收割玉米時候,因為操作不當,整個右手都沒絞入收割機的齒輪中。

同樣是在臨沂市,蘭山區的汪溝鎮一位農民,把玉米脫粒時候,使用玉米脫粒機,整隻左手手掌都卡在了機器中,取出時候,他的左手已經嚴重變形。

……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農機進入了一個更新換代的升級階段,很多的農機具功能都極大提升,像是集成化的農機具,集收割、脫粒、扒皮等功能於一身,能節省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如果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出現受傷等情形,傷勢也是相對較為嚴重的。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一般農機具造成的受傷,以擠壓傷為主。這類傷害帶來的都是骨骼、肌腱的嚴重損傷,多數情況下都會留下一些殘疾或者後遺症。所以,專家提醒,在農機傷人之後,一定要在8-12小時之內及時到醫院,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手術後受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手指受傷或者斷指,應將包好的斷指與冰袋放在一起,但不要與冰袋直接接觸,中間要墊層沙布,保持3-4攝氏度左右並及時送醫。術後的成活率也會相應提高。局部受傷時候可以選用無菌紗布進行包紮,這樣可以預防傷口裸露引發的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傷及大血管的話,就不要用繃帶捆綁止血了,因為這樣做可能會造成傷口的神經損傷。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說這些重點是在強調農機使用時不遵守操作規程,後果會很嚴重,所以廣大的農民在駕駛和操作農機時候,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註意才行。

首先就是在發動機點火之前,要檢查一下輸出離合器此時是否處於分離狀態,行走變速桿是不是處在空擋位置,並將手剎拉緊並且鎖定。啟動農機具的時候,要先鳴響喇叭,確認周邊無人且安全後,才能啟動。

其次,農業機械作業時,作業平臺上不能站人。作業的地面橫坡坡度不得大於8度,行駛中橫坡坡度同樣不得大於8度。縱坡不得大於25度,並且嚴禁在坡地上高度行駛,否則易發生農機事故。在農機需要轉彎時候,低速行駛的同時,莖稈切碎機一定要提起。

秋收农田不见农民,农机收割显身手,小心这些事,以防农机伤人

再次,操作卸糧的時候,人員一定不要在糧倉、糧倉下方或者農機周圍圍觀,以防意外。更不能上手幫助農機卸糧,這樣容易出現危險。在發動機沒有停止工作前,人員不能進入清理雜物,調整和拆卸機器零件,尤其是不能靠近旋轉中的軸及周邊部件。

第四,農業機械熄火時候,要把割臺降到最低的位置上,糧箱要回到機架之上,並且將變速桿歸於空擋位置,離合器分離後熄火,及時拉緊手剎。

最後要說的就是,維修農機和改裝農機部件,是專業人員的工作,請勿私自改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