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啟龍回憶朱德:深切的懷念

譚啟龍回憶朱德:深切的懷念

1976年7月6日,朱德同志與世長辭,至今已經十五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親切教誨卻時常縈迴在我的腦海裡,使我終生難以忘懷。

我第一次聽到朱德同志的名字,是1928年在我的家鄉江西省井岡山地區的永新縣。那時我只有十四歲。朱德同志與毛澤東同志被人們稱為“朱毛”,他們領導的隊伍被稱為“朱毛紅軍”。我就是在“朱毛紅軍”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跟隨“朱毛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為解放受壓迫、受剝削的勞苦大眾而戰鬥。由於當時處於戰爭環境裡,我雖然在湘贛省和中央蘇區工作過,有時離朱德同志的駐地很近,遠遠望見他打籃球,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與他見面。直到1948年5月,我參加革命二十年以後,才有幸第一次見到朱德同志。當時,華東野戰軍第一、四、六縱隊集中濮陽整訓,為即將到來的同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決戰作準備。那時我任第一縱隊政治委員。朱德同志在陳毅、粟裕同志的陪同下到達濮陽,向我們傳達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關於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消滅國民黨軍隊有生力量,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偉大戰略決策。並決定組建渡江先遣縱隊,為大軍渡江南下作戰創造條件。朱德同志在濮陽先後召開了第一、四、六縱隊團以上幹部大會和戰士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慰問廣大指戰員,並進行戰前動員,要求大家認清形勢,學習戰術,研究敵情,更多地消滅敵人。朱德同志作報告時談笑風生,幽默生動,深入淺出,很有針對性;他衣著樸實,和戰士穿同樣的衣服,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學習,絲毫沒有總司令的架子,他的言行給人們留下了既是偉人又是凡人的印象。

新中國成立後,我在地方工作。朱德同志多次到我工作的地方調查研究,視察指導工作,我陪同他參觀過浙江、山東的一些工廠、礦山、農村和名勝古蹟。所到之處,他都認真聽取彙報,不斷提出問題,作過許多重要指示,指導我們的工作,使我們從中受到很多教益。

朱德同志善於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對各級幹部進行思想教育。1966年1月他到山東視察工作,我們向他彙報南稻北栽,在澇窪鹽鹼地裡種水稻取得成功時,他很高興,指示我們按照唯物辯證法辦事,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抓住事物的規律。並說,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毛主席就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運用馬列主義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他還強調,革命就是要發展生產力,生產力發展了,生產關係跟不上也不行。當我們彙報開展社會主義教育情況時,朱德同志說,兩條道路在幹部、群眾中一定要搞清楚,主要是解決思想問題。社會主義是什麼樣子,人們都沒看見,不把社會主義搞出個樣子,大家還是不明確。生產搞好了,人也擺平了,生活也改善了,弄虛作假沒有了,大家對社會主義就有信心了。他還說,社會主義是一定能夠勝利的。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到毛主席共一百多年的時間,地球就大變了嘛。朱德同志的這些話,言簡意深,對提高幹部的思想理論水平,指導當時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現在,雖然已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但對我們今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堅定馬列主義和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仍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朱德同志一貫重視加強黨的紀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一貫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1948年濮陽整訓時,朱德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親臨濮陽作報告,針對部隊中政治工作有所削弱,出現了軍閥主義殘餘和違反紀律的現象,著重講了政策與紀律和軍隊的建設問題。他說,要加強部隊的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兩個方面只能都搞好,不能只搞好一個。要提倡革命英雄主義,反對個人英雄主義,反對軍閥命令主義。過去那些山頭主義、遊擊習氣、本位主義、軍閥主義傾向都要去掉。部隊要既會打仗,又會執行政策,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違反政策紀律的問題,必須認真追究。這樣,我們才能打倒蔣介石,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我們根據朱德同志的指示,認真整頓軍隊紀律,糾正各種錯誤傾向,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加強軍隊的政治軍事建設,使部隊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戰鬥力大大增強。1962年12月,朱德同志到山東視察工作,當聽到省委彙報有的農村幹部貪汙浪費時指出,貪汙是犯法的,要懲辦幾個人,以教育廣大農村幹部。無法無天的事,不少出在黨內,監察委員會要做好工作,首先要教育好黨內的幹部。他的這些話,表明了當時我們黨反貪汙腐敗的態度和決心,也說明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度重視黨風黨紀建設問題。今天,我們對此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朱德同志一貫重視工業和外貿工作,對手工業和外貿工作尤其重視。我在浙江、山東工作期間,多次聽他談到要恢復發展手工業的問題。他說,中國人多,資本主義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小生產還不能取消。1950年6月,當他看到中共中央華東局發出的《關於浙江省肖山縣發生破壞手工業生產的嚴重事件的通報》(即把反封建地主的鬥爭方式用之於手工業者,並搬用了徵收農業稅的辦法)後,代中央起草轉發了這一通報和對手工業政策的指示:“肖山縣此種破壞手工業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我黨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根本方針,是一種自殺政策,是絕對不允許的。”“手工業生產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對手工業的政策是扶助、改進、推廣和保護的政策,而不是亂劃階級、亂鬥爭、亂徵稅的破壞政策。對各種手工業,如造紙、榨油、紡織、軋花繅絲等,必須嚴格保護,不得侵犯,否則會嚴重脫離群眾,並大大地阻礙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這個指示,對澄清當時人們的模糊認識,恢復和發展手工業生產,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1966年1月,朱德同志到山東視察工作,我們彙報農村副業生產情況以後,他說,桑蠶、柞蠶、蓖麻蠶,山東有較好的基礎,可以大搞一下,發展對外出口,換取更多的外匯。還可以充分利用我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生產物美價廉的東西,同發展中國家搞貿易,加強雙邊往來。外貿可以幫助你們發展經濟。東西多了怎麼辦?可以做成罐頭,曬成乾菜,銷到世界各國去。只要銷路找到了,東西就不怕多。朱德同志對石油工業也很重視。在這次視察中,他聽我們彙報山東已發現並開採出大油田時,他很高興,不顧年已八十高齡,冒著凜烈的寒風,到位於山東北部廣饒縣的九二三廠(即現在的勝利油田)礦區視察,並驅車到荒郊野外參觀了日產千噸油的高產油井。他聽了礦區領導的工作彙報後,贊成為建設礦區提出的“大慶加大寨”精神的口號,要求省裡幫助把九二三廠建成一個工農結合,亦工亦農,半工半讀的新型礦區。要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朱德同志的這些意見,對山東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朱德同志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既是總司令,又是普通一兵,對同志關懷體貼,是可敬可愛的長者。1951年,他到杭州休養,只帶幾個隨行人員,住在南山。早晨,他同常人一樣,到附近的鳳凰山散步,觀看小街上豐盛的各式小吃和手工業產品,向群眾問這問那,親切交談。當時,隨朱德同志一起到杭州的,有一位蘇聯保健大夫。朱德同志很關心我們的身體,叫這位保健大夫給我和我愛人嚴永潔等同志仔細地檢查了身體。還有一次,朱德同志坐火車路過濟南,我到火車上去看他,他把從南方帶來的他很喜歡的建蘭送給我兩盆。1966年1月,我陪同朱德同志到九二三廠視察,他看到九二三廠取得很大成績,揮筆寫下了一首長詩,歌頌社會主義制度(1988年,我到勝利油田時,還找過這首詩,當時沒找到)。隨後,他又給我親筆寫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題詞,我一直把它珍藏在身邊。1977年,我到青海工作後,得知朱德同志曾到青海視察過工作,他針對當時有些同志不安心在青海工作的情況,說“青海是祖國最可愛的地方”,我遵照他的教導,多次到各地調查,感到青海確實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確是“最可愛的地方”。因此,便向中央提出了開發青海柴達木盆地的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1980年,我到四川工作後,在四川儀隴朱德同志的故鄉主持修建了朱德故居紀念館,併為紀念館植樹兩棵,還將朱德同志給我的題詞複製一件贈送紀念館陳列,以表達我對朱德同志的深切懷念之情。

朱德同志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創建和發展人民軍隊,建設和壯大革命根據地,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設社會主義,為黨為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勳,受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他的思想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們懷念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朱德同志,就是要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遺志,學習朱德同志對黨、對人民忠心耿耿,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堅持革命原則,平易近人,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和高尚品質。發揚革命傳統,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

朱德同志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