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瓞民先生傳略

沈瓞民先生傳略

小引

沈瓞民先生(迪民),名祖綿,1878年1月14日生於浙江省錢塘縣(今杭州市),1933年起定居蘇州,1969年7月4日卒於寓所,終年92歲。

早歲,留學日本東京,進早稻田大學,習歷史地理專業。是時,投身民主革命,參加光復會,為創始人之一。後入同盟會。遭清政府通緝,八次亡命日本,改名高山獨立郎,精通日文,能操流利的日語,賴此奔走於朝鮮和我國東南沿海各地,進行反清活動,始終不渝。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稱帝,先君於寧波一隅之地,舉九千義師,宣佈獨立,反對袁賊。抗日戰爭勝利後,關心民主運動。在上海、揚州參加新四軍領導的長江商行,任董事,進行地下活動,將急需的藥品,秘密運入解放區。解放後,任江蘇省和蘇州市政協委員。並聘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九十高齡時,猶潛心著述。九十二歲時完成《卦氣解略》一卷。一生著作宏富,都一百餘部。

沈瓞民先生傳略

少年時期

先君出生在舊知識份子的家庭裡。我家是《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後裔,宋以來,出了不少知名之士,但至晚清,家業中落。祖父竹礽先生,名紹勳,在上海從事機械製圖工作,業餘研究《易》學,著有《周易易解》等書。先君幼年受封建的教育,兼學習英、日文和數理科學知識,拒絕參加科舉。稍長,從陳蘭甫、林迪臣學經子,秦硯畦學史地。秦是著名的《晉書》專家,在上海浦東講學,從學的還有黃炎培等。又從支雯甫學數學。支在上虞主講算學堂,即往就學。此時結識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理學大師馬一浮諸人。支後任浙江大學總教習,即隨師往教,走上了著述和講學的道路。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中華蒙辱,但也找不到救國真理,苦悶彷徨,埋頭閱讀中外載籍,潛心研究史地,渡過了少年時期。

東渡日本

為了尋找救國的真理,在1897年,先君年十八歲時,東渡日本,以浙江省公費,進東京早稻田大學歷史地理科肄業。此時頗受康有為、粱啟超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第二年戊戍變法,先君回上海,創辦時宜學塾,又在上海十六鋪創設“識字處”,招收碼頭工人,教他們識字,學文化,宣傳救國的思想,因此引起清政府仇視,誣為“亂黨”,通輯追捕,於是亡命日本。這時留學官費被取消,化名“高山獨立郎”,在東京留日學生會館擔任翻譯,重進早稻田大學,半工半讀,繼續求學。(後來定居蘇州,與張仲仁一麟及其從弟張次乾相識。據次乾回憶,他去日本留學,是由高山翻譯的,開始認為是日本人,能講漢語。到蘇州相見,才握手而笑雲。)在東京,結識了孫中山、陶成章,又和梁的弟子蔡鍔相知。不久,康、梁的保皇面目暴露於天下,先君就拋棄了改良主義的幻想,立志光復,投身反清鬥爭。雖屢遭清政府兜捕,還是往來日本、上海,潛入朝鮮,廣結志士,革命之志,更加堅決。

1902年,經浙江大學派遣,作為教習進修,再次東渡,入弘文學院進修,和魯迅、許壽裳等同學,渴求新知。井聯繫陶成章、王嘉禕、蔣尊簋等,暗中籌組光復會。留日的浙江學生編輯《浙江潮》雜誌,先君暗中代表光復會給以有力的支持,自己也主編《胡天》雜誌,在東京出版,昌言革命。然也不廢學,編成《英文典》一部,寫成《讀史方輿紀要校補》十卷,《中國外患史》二百萬言。

辛亥革命

清朝政府在辛丑合約簽訂以後,喪權辱國,萬民憤慨。於是推翻賣國的清政府,成為全國各族人民一致的呼聲。光復會推先君負責東南諸省事宜,於1904年歸國,策動武裝起義。回國後,光復會原打算讓先君仍回浙江,因本是作為浙江大學堂教習赴日進修一年,理應回校繼續任職。但此時浙江大學堂的監督陳漢第(字仲恕,陳叔通之兄)已離開,換來保皇派勞乃宣任總理,認為先君是“草字頭”危險人物,換言之,認為是革命黨人,拒絕其回校任教。乃改往湖南長沙,與華興會的黃興聯繫,企圖湖南、浙江、安徽同時起義。先君與黃興等,同在長沙明德學堂任教習,暗中積極進行籌畫。浙江陶成章已佈置妥善,專待長沙消息。不幸長沙運槍械事洩,起義失敗。黃興奔上海,先君處理黃興未了事宜。不久,到上海進南洋公學(後改為交通大學)任教習,還兼任吳馨主辦的務本女學、柳亞子主辦的健行公學、蔣維喬主辦的上海師範傳習所任教。

光復會首領陶成章和魏蘭、敖嘉熊三人密商,由先君在上海組織一學會,以便作為光復會的交通點,因為原有“人和煤號”交通點,因系商業場所,聯繫不便。於是組織在上海的浙籍人士,發起成立浙江旅滬學會。還在學會領導下,創辦旅滬公學於上海生生裡。學會工作,實際上由先君、姚麟及人和煤號經理王廉負責,蓋三人皆光復會會員,姚麟原在徐錫麟、秋瑾創辦的紹興大通學堂任監督,因學會工作需要,特意派到上海來的。這時,浙江掀起拒款保路運動,組織“決死黨”,湯國梨等發起的“婦女保路會”,鹹由學會策劃。

辛亥革命事起,先君在上海,率領光復會同志,參加革命軍攻佔上海製造局之役,先君與光復會同志,首先攻入製造局。1911年冬,浙江都督府成立,應招杭州,擔任秘書。旋任上虞民事長。

19l2年,光復會的陶成章被刺於上海,孫乃泰等也被殺戮。加以光復會組織本不嚴密,幾經破壞,逐漸渙散。這時期,先君堅持寫作,著有《地理學》、《簡明地理教本》、《中等本國地理》、《簡明地理講義》以及《四史校補》。對四史的地理、食貨、曆律、藝文、五行諸篇,悉心校詁。

二次革命

19l2年9月,先君從上虞調任寧波民事長。次年,袁世凱竊國,刺死同盟會的宋教仁等,妄圖稱帝。於是“二次革命”在各省紛紛發動。先君事先和上海的陳其美、杭州的朱瑞約定,同舉反袁義旗。先君在寧波,於7月20日,會同顧乃斌率領獨立旅,加上常備隊士卒,總共九千人,宣佈獨立。不料上海都督陳其美不堪一擊,討袁失敗。杭州都督朱瑞聞上海敗北,首鼠兩端,叛變投袁。寧波孤立無援,兵力不足,以失敗告終。先君被袁世凱逮捕,所有珍貴史地資料和著作,悉為劫奪,蕩然靡遺。經光復會同志營救,出亡日本。袁死,不願重返浙江,從事山東、山西、江西勘察煤礦工作。

辛亥革命以後

先君親歷辛亥革命,民國建立以後,目睹陶成章、宋教仁等被刺殺,“二次革命”時又被同盟會的朱瑞叛變出賣,憤感時艱,遂於1915年以後,在上海南洋公學擔任教習,授徒賣文維生。

1928年至1932年,曾多次從蘇州去杭州,與馬一浮同校《周易易解》等書,次第刊佈。井手輯《青門詩集》、《房山詩集》以及《錢唐沈氏家乘》,均由西冷書社印行。

先君反袁失敗以後,把家安置上海。後經同志相助,尤得黃炎培之助,把早年所寫的《中國外患史》二百萬言,連版權一併出售,得數千元。又由務本女學的學生楊達權在蘇代購德壽坊寓所,就定居蘇州。1933年起,在蘇潛心著述。是時,章太炎居蘇州錦帆路創設章氏國學講習會,邀先君與王小徐任特約講席。同時在章大炎主編《制言》雜誌上撰稿,刊印《群經臆斷》《諸子臆斷》諸書。

1939年,先君為避日偽的逼脅,寄居上海友人家,先後八年,窮困艱難,教書著述,不足餬口,借貸度日,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此後,在上海和馬敘倫、王紹鼇諸老友,參加反蔣的民主活動。不久,回蘇州,積極協助他的學生、上海華北煤業公司經理潘以三組織的長江商行,分設支行於楊州。長江商行是新四軍的地下經濟組織,由葉晉明、蔡輝領導。先君邀集國民黨元老許崇智、張家端以及潘以三、徐德明等任董事,許為董事長,潘為經理,徐德明為副理,延國亦忝列董事並為秘書。商行專運衛生藥品、文化用具至解放區,回程則載煤至上海,往返不斷,直至解放。陳毅同志對長江商行的工作曾給以好評。在這期間,先君仍從事講學和著述,撰成《爾雅義證》十卷,《說文系傳校勘記》十卷等書。

新中國成立以後

1949年,先君平生夢寐以求的新中國終於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親眼看到這翻天復地的巨變,感到無比欣慰。雖已是七十高齡的老人,仍發奮學習馬列主義,積極參加政協活動。晚年撰述《易》學著述,加以訂正,都十餘部。臨終前,還把《卦氣解略》定本完成。自應聘為歷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以後,又多有著述,郭沫若曾謂:“沈老年已八十有三,尚勤於述作,甚為欽佩!”老友陳叔通多次來蘇探望,也以“《新論》自是傑作,高齡仍孜孜不倦,望塵莫及”相勉。

九十多年來,先君從事講學和著述,在哲學、文學、史學、古地理學、經學諸方面,鹹有專著,都一百餘種,今整理遺稿,得八十八種。書目見附。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沈瓞民先生著作八十八種

1.易古義三卷。初稿於1909年,三稿於1950年,未刊。

2.象數釋疑十卷。初稿於1900年,定稿於1940年,今存三卷。第四卷《先後天釋疑》刊入光華大學半月刊。第六卷《周易卦序》、第八卷《中爻釋疑》未刊。

3.易學溯源一卷。稿成於1941年,上海鈔印本。

4.三易新論十八卷八十八論。稿成於1958年至1964年。1960年抄印本,1964年重抄印。書前有陳叔通題署。

5.周易序縕二卷。稿成於1965年5月,同年12月鈔印本。書前有陳叔通題署。

6.周易孟氏學三卷。

7.周易孟氏學補遺一卷。

8.孟氏易傳授考一卷。稿成於1936年,書前有蔣維喬《序》、先君《自序》,後有延國跋文,刊入《制言》,另有章氏國學講習會單印本。1953年增訂五十三則,成為校定本,未刊。

9.周易馬氏傳輯證七卷。

10.漢魏費氏易學考一卷。定稿於1936年,刊入《制言》。

11.周易京氏學三卷。初稿於1942年,未刊。

12、周易幹氏學一卷。稿成於1920年,未刊。

13.讀易臆斷三卷。重寫於1935年,刊入《制言》第三至二十四期。1942年再修訂為校定本。書後有張壽鏞跋文。

l4.九宮撰四卷。

15、九宮撰略一卷。稿成於1938年。

《九宮撰》稿,部五十萬言,末刊。《九宮撰略》稿,刊入《制言》,另有兩種單行本,書前有蔣維喬《序》,先君《自序》。《九宮撰》散失於1968年。

16、九宮撰略續一卷。稿成於1942年夏天,未刊。

17、八風考略一卷。稿成於1934年1月,刊入章氏國學講習會學報第一期,另有單印本。

18、卦氣解略一卷。定稿於1968年,此乃先君最後寫稿,在病中校定,未刊。

19、卦變釋例一卷。稿成於1932年12月。刊入《制言》第五十一期。

20、變象互體辯一卷。稿成於1936年1月。刊入《制言》第四十八期。

21.易學史略一卷。稿成於1939年,刊入上海《群雅》雜誌第一至三期稿未刊完。

22.周易說存二卷。初稿於1961年仲春。未刊。

23.答邢璞山問易三事一卷。稿成於1936年1月。刊入《制言》第三十三期。

24.周易管見一卷。寫於1961年7月,刊於1961年8月15日上海《文匯報》。

25.易乾鑿度故四卷。初稿於1898年,定稿於1950年,未刊。

26、易通卦驗故三卷。初稿於1898年,定稿於1950年。前有李根源題簽。刊。(按先君於1908年,成易緯七種校故,定稿存上述兩種。)

27.喬氏緯捃校補若干卷。此稿,先君雲:“弟子借去。”卷帙、寫作年月、是否刊出,末詳。

28.讀老臆斷一卷。稿成於1947年,未刊。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

29.讀莊臆斷二卷。定稿於1947年,未刊。歷史研究所藏。

30.讀文子臆斷一卷。初稿於1946年,末刊。

31.讀墨臆斷四卷。初稿於1934年,定稿於1948年,未刊。歷史研究所收藏。

32、墨經正讀二卷。校定於1944年春2月,未刊。

33.讀荀臆斷一卷。重寫於1938年12月,刊入《制言》第五十八期。

34.讀管臆斷八卷。初稿於1915年,二稿於1939年,定稿於1968年。初稿三卷刊入《制言》第六十、六十一、六十二期。定稿八卷,未刊。前有屈強《讀管臆斷序》,後有先君《跋》。

35.讀管臆斷補一卷。稿成於1951年夏,未刊。

36、管子地員篇考證一卷。稿成於1951年冬,未刊。已佚。

37.管子正音三卷。稿成於1957年4月,未刊。

38.讀韓臆斷四卷。稿約成於1947年,未刊。

39.讀鶡冠子臆斷三卷。稿成於1924年夏,於1955年4月重為校定。末刊。

40.子華子理惑一卷。稿成於1934年10月。刊入《制言》第四十九期。

41、讀鄧析子臆斷一卷。稿成於1933年10月,未刊。

42.讀六韜臆斷一卷。稿成於1954年4月,未刊。

43、太玄探原三卷。稿成於1963年,已佚。

44.太玄校義一卷。稿成於1963年,未刊。

45.白虎通義引書表補正一卷。稿成於1937年。刊人《制言》。

46.禮記正義校十卷。稿成於1947年,未刊。

47.月令章句輯補一卷。定稿於1950年秋,書前有李根源題署。未刊。

48.讀呂氏春秋臆斷一卷。稿成於1935年,刊人《制言》第一、二期。1961年11月校定本,增加《自序》一篇,末刊。

49.讀呂紀隨筆一卷。稿成於1941年3月。其中二十二則,1962年刊入《中華文史論叢》第二期,餘未刊。前有冒廣生《序》,後有孫振麟《跋》。

50.讀素問臆斷一卷。稿成於1923年,刊入《制言》第五十二期。校定於1959年6月,由北京中醫學院鈔印。

51.讀靈樞臆斷一卷。稿成於1923年冬,未刊。

52.五運六氣圖解一卷。稿成於1923年冬,未刊。1938年郵寄上海時,與《讀靈樞臆斷》同時遺失。

53.素問瑣語一卷。稿成於1952年5月,定稿於1958年2月,北京中醫學院印本。

54.醫用陰陽五行淺談一卷。稿成於1940年,北京中醫學院印本。

55.洪範翼四卷。稿成於1933年,末刊。

56.洪範淺釋一卷。稿成於1939年1月。上海國專鈔印本,末印全。

57.逸周書臆斷一卷。

58.逸周書闕文考一卷。

59.逸周書諡法解校箋一卷。

60.逸周書器服解校箋一卷。寫成於1940年至1942年之間。《逸周書諡法解校箋》刊入《制言》第十五期,餘未刊。

61.漢書藝文志疏四卷。稿成於1910年。其中選刊一部份在何處發表,待考。

62.讀周官臆斷八卷。初稿於1946年,未刊。

63.讀山海經臆斷四卷。初稿於1947年,未刊。

64.讀史方輿紀要校補十卷。寫於1909年前後,未刊。

69.仁錢山脈考八卷。寫於1903年,未刊。前有秦硯畦《序》。

66.中國錢幣史稿。寫於1920年以前。

67.中國外患史。稿成於1903年,時在日本東京所作。

《中國錢幣史稿》約五十萬言,《中國外患史》約二百萬言,均由黃炎培介紹出售。

68.新中國建設論。寫於1946年,連載於上海《月刊》雜誌。

69.讀詩臆斷四卷。稿成於1946年,草稿於1920年開始。未刊。歷史研究所藏。

70.趨庭學詩記一卷。稿成於1901年,未刊。

71.屈原賦證辨三卷。校定於1951年秋天。1960年2月中華書局印行。

72.宛陵集校箋一卷。稿成於1915年,未刊。

73.移山新語九卷。自1950年起草。草稿初成,尚未定稿,先君病逝,未刊。

74.讀純常子臆說一卷。定稿於1958年12月,未刊。

75.天臺紀勝一卷。1937年5月寫成,刊入1939年2月《制言》。另有單行本。

76.爾雅義證十卷。稿成於1946年至1948年之間,未刊。

77、說文系傳汪祁兩本校勘記十卷。定稿於1946年至1948年,於1958年10月寫成清稿本。未刊。今家藏第一至六卷清稿本。七至十卷,已遺失。

78.說文古本考補遺三卷。此稿為早年之作,於1958年寫成清稿,未刊。

79.續正俗匡謬一卷。稿寫於1915年前後,未刊。

80.地理學。稿成於1905年,已刊。

81.中等本國地理。稿成於1906年,上海會文學社印行。

82.簡明地理教本。稿成於1906年,上海中國圖書公司印行。

83.簡明地理講義。稿成於1906年,上海開明書店印行。

84.英文典。稿成1903年,日本東京印行。

85.高山憶舊錄二十卷。此稿於1949年至1963年之間,陸續寫定。其中部分篇章載於《蘇州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十一輯上。

86、瓞民文錄十卷。訂定於1965年春,未刊。

87.瓞民詩鈔八卷。《詩鈔》已有散佚,僅存《居東集》等數卷,由吳梅、冒廣生等訂定。書前原有李詳《序》,亦佚。

88.讀書劄餘十卷。《讀書劄餘》十卷,校定本已散佚,僅存草稿一卷,其餘待訪。

先君著述一百餘種,今得八十有八種。散佚諸稿,容後訪之。

(沈延國著,刊《蘇州史志資料選輯》第三輯,蘇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蘇州市檔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