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請允許小編以這部電影的介紹向國內及國際中的一線英雄們致敬。

這是一部還原真實事件的電影。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血戰鋼鋸嶺》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秋後的螞蚱。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當時,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即將打響,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島,等待他們的是日軍重兵防守阻擊和極其兇險的鋼鋸嶺。

隨著美軍的登陸,血戰鋼鋸嶺就此拉開序幕。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在這群人中間,有一個名叫戴斯蒙德·道斯的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受從小教育的影響,他不願意殺人,即使是日本人。所以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他選擇做一名軍醫。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隨著一波又一波戰爭的打響,美軍的劣勢逐漸顯現出來。以好打地洞著稱的日本人躲在地洞裡,美國大兵很難擊中他們。

漸漸地美國大兵快被打光了,最後沒有辦法,美國高官選擇向鋼鋸嶺發射戰艦導彈。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在美軍撤離的過程中,道斯選擇殿後,就在最後一名美國大兵撤離後,導彈伴隨著轟鳴聲直擊地下,作戰區被炮火淹沒,道斯望著被炮擊後的火海眼睛直直地發呆。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就在道斯準備撤離時,一個聲音在他的耳邊響起,是求救聲,還有幸存者!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道斯不敢有絲毫耽擱,他立刻衝進火海將求救的美國大兵救起,將倖存者安置好後,道斯堅信還有幸存者,於是他輾轉近80次,直到他的最後一絲力氣用盡,共拯救了75名倖存者。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一直支撐他的只有一個聲音——我要再多救一個。

憑藉著頑強的信念與毅力,道斯在沖繩島戰役中無任何武器的情況下救助75名傷亡士兵,是第一個拒絕使用武器,沒有殺死任何敵人記錄卻獲得美軍最高榮譽的士兵。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影片裡面一個片段令小編印象十分深刻,就是道斯拒絕吃肉,拒絕殺人,這是多麼崇高的信仰啊。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在劇中道斯因為他的信仰被無端刁難多次,也許這就是堅守自身的信仰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吧,既然選擇了多數人不認可的信仰,就註定在堅守信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坎坷。

以奧斯卡R級二戰題材電影,向一線英雄致敬


大多數人只是普通人,也許普通人無法改變這些可怕的戰爭,可戰爭也拿這些可愛的普通人身上可貴的信仰無可奈何!

​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生活中的英雄大多是普通人,做著普通的事,

英雄無法阻止災難的來臨,但是英雄會在災難來臨時選擇擋在我們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