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阿爾貝•加繆《鼠疫》


抗擊新冠肺炎期間,全國五千多家博物館史無前例地全部暫停對外開放後,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各類線上創意活動,讓公眾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同步聯合多種媒體終端及網絡平臺,探索創新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社會服務模式。

不能“請進來”,如何“走出去”?網上辦展和服務是 “疫”時之需,還是長久之計?智慧建設、網上展覽和移動服務作為博物館行業近年來關注與研究的熱點課題,分析此輪線上辦展服務潮的主要做法、經驗和不足,有助於思考構建“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發展理念與格局。


抗擊疫情大局下全國博物館的主要舉措

疫情發生後,文化和旅遊部相繼發佈《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國家文物局針對文博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多項具體要求,發佈《關於向“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提供網上展覽內容資源的倡議書》,建議各地博物館在暫停對外開放期間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工作,鼓勵利用已有博數字資源酌情推出網上展覽,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展覽服務。

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通過梳理自1月至3月相關業內報道和媒體宣傳,各博物館疫情防控和主動應對舉措主要有以下方面:

1.特殊行業與特別防控

新冠疫情發生後,各地博物館結合本館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管理責任,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的實施方案;加強聯防聯控,嚴格執行信息統計和報告制度,重點調查和統計到過或途徑湖北等重點疫區職工相關信息,按照要求及時上報個人居住地及健康信息;開展宣傳教育,落實疫情防控方案,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公眾號及時發佈疫情防控的通知與公告,大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和防控要求;做好博物館舍和工作人員防疫工作,全面保障應急物資,備足備好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物品,及時對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定期清洗和消毒;加強疫情期間博物館安全,確保值班人員在崗、值班電話暢通,遇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上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如湖北省博物館自1月27日連續50天實施24小時全封閉管理, 成立館區值守黨小組,75名領導幹部和員工吃住在館區,堅持監控、巡邏和日常消毒,確保文物安全、館舍及設備正常運轉。

2.被動“關門”與主動“開窗”

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積極響應國家文物局號召,以最快速度整合現有數字資源,通過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搭建雲間展覽、網上虛擬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線上展覽服務。截至3月3日,國家文物局累計推送了6批共300場線上展覽,使公眾足不出戶便可以欣賞到全國最優秀的展覽。敦煌研究院開通“雲遊敦煌”的微信小程序,浙江省博物館在浙博數字展覽網站上展示27場主題展覽,蘇州博物館開通涵蓋了MOOC教育和展覽藏品的“蘇博雲觀展”平臺,中國財稅博物館集中推出“雲間財博”系列虛擬展,這些線上展覽的推出創新了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傳播渠道和形式,打破了時間、空間、經費等限制,為疫情中的禁足生活增添了一抹暖心色彩,收穫好評無數。

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中國財稅博物館中國古代財稅歷史網上展廳

3.聯合出擊與多路作戰

全國多家博物館主動出擊、多方聯合,充分利用全媒體發揮文物資源積極作用,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居家防疫抗疫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國家文物局指導抖音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直播活動,點擊量達數千萬;由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聯合全國上百家文博機構官方賬號,開展“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接力活動,精選文物、發揮創意、傳遞祝福,推出百餘幅文物海報;由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全國數十家博物館及數字科技館,上線“奇妙漫遊雲逛展”專題;由騰訊聯合湖南省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四大博物館共同發起“文物的時空漫遊”系列節目,邀請當紅明星為公眾講述20件文物的趣味故事,受到觀眾熱捧;以中國科技館為代表的147家全國科技館、博物館通過微信公眾號在全國發起科學實驗DIY挑戰賽,讓宅在家裡的孩子們上科學課,拍攝科學實驗視頻,體驗科學的奇妙之處;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上線淘寶“博物館雲春遊”活動,與布達拉宮、蘇州博物館等國內多座博物館一同以線上直播的形式,為大眾解鎖遊覽博物館新方式。

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4.情懷所繫與社會擔當

博物館在閉館防控同時積極作為,通過多種途徑展現博物館人的責任擔當。一方面發起“眾志成城 馳援湖北”愛心捐贈活動,向疫情重災區自願捐款捐物。如中國博物館協會經多方協調,購買3萬隻口罩和1000多套防護服,捐贈給湖北省60餘家團體會員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及時協調館內物資向湖北省博物館支援口罩等抗疫物品;中國財稅博物館積極參與中央駐浙31家單位共同發起的“眾志成城抗疫情 暖心捐贈在行動”活動,充分展現中央駐浙單位財稅幹部的政治素質和責任擔當;首都博物館開通“首博電臺”發出了“物之聲”的正能量。同時各博物館自身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如處在疫情中心的武漢各文博單位以及中國財稅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汽車博物館、寧波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全國各地多家博物館主動響應,面對危險,紛紛逆行而上,迅速組織黨員幹部投入到社區防疫工作的第一線,協助社區開展卡口值守、防疫宣傳等疫情防控工作。

5.客流遇冷與研學趨熱

疫情防控期間打亂了博物館集中辦公和開門服務的常態模式,但各博物館和相關研究及從業者居家辦公、線上辦公,集中整理研究了一批歷史上的疫情、突發公共事件及政府、公眾應對情況等歷史資料,也催生了一系列博物館在特殊時期如何調整職能定位、工作理念和應對思考方面的理論文章,形成了眾多學術成果。同時,眾多博物館充分用好閉館期間的空擋,成立學習小組,創新學習方式方法,組織幹部職工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思考、科研。如中國財稅博物館黨委號召全體幹部職工樹立“閉館不停工、居家不休假”的意識,充分運用居家遠程辦公的空餘時間,針對政治理論和業務工作上的短板弱項,開展“學習研討分享提高”的全館大學習活動;北京汽車博物館閉館不停工,啟動家庭視頻錄播模式,利用各種方式進行線上科普文化傳播,還利用阿里旗下的辦公應用“釘釘”試行在線打卡辦公,並適時推出“疫期復工管理方式汽博標準”;國家海洋博物館通過網絡調研相關博物館機構設置情況,動員相關部門和人員積極開展正式機構人員編制、內設部門、崗位職責等“三定”內容的研究與編制工作等。

6.追溯歷史與記錄當下

博物館是承載人類文明的歷史記憶和文物憑證的文化中樞,面對疫情追溯研究相關的歷史,為當下抗擊疫情提供借鑑的同時,各博物館不約而同把視角放到“正在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秉持著“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與本次抗擊疫情相關的資料和實物。2月18日,江西省博物館率先在其館方社交媒體上向社會徵集抗擊疫情見證物。隨後,北京、上海、天津、陝西、浙江、四川、雲南、廣西等多地博物館公開徵集與抗擊疫情有關的各種物證,徵集範圍包括請戰書、倡議書、捐贈憑證、工作日誌、小區進出證、登記表、測溫儀、宣傳橫幅、攝影影像作品、書法繪畫作品等。3月18日,國家文物局發佈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見證物徵集和保存的工作。中國財稅博物館除了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外,還將徵集財稅戰線相關抗擊疫情見證物的公告啟事發送到財政部機關所有司局單位和各省市區財政、稅務廳(局)。目前,國內各博物館的規模空前的徵集工作仍在進行中,浙江省博物館等還在徵集公告中向外公佈了後續的相關展覽計劃。

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後疫情時代博物館工作應當著眼於“六大轉變”

線上展覽和多維服務本就是近年博物館發展方向的研究熱點,疫情期間的廣泛探索為下一輪蝶變在理論和實踐上提供了儲備。正如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線上虛擬遊覽成為疫情之中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雖然疫情過去後旅遊還是要回歸到線下體驗的本質,但是非現場旅遊的虛擬體驗不會退場,還將作為現場旅遊體驗的前置或者補充而存在,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線上與線下的現實與虛擬的體驗將越來越呈現出融合的趨勢。”在後疫情時代,博物館行業亟須從疫情期間的探索中尋求啟示,著眼於從觀念、技術到展覽等六方面大的轉變:

1.觀念轉變:從囿於自我定位到緊盯公眾需求

疫情發生,當社會公眾的關注點都聚焦到疫情上時,作為博物館人是否在思考:疫情之下,我們能為大眾提供什麼樣的文化服務和精神產品?我們能收集、保存、展示些什麼東西?我們應該向觀眾展示和傳達什麼樣的內容?博物館對“人”的關注,不僅要表達對過去人生活的展示、對現實世界的關懷,還要表達對於當下熱點的社會現象、亞文化現象、特殊群體和突發事件等的關注和解讀。博物館展覽通過對這些現象和文化的解讀與展示,在消除社會誤解和隔閡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防控疫情期間,博物館緊扣疫情防控的社會需求,利用文化效能和力量,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滿足人民群眾居家防疫抗疫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後疫情時代,人們在經歷疫情的磨難與考驗後,一些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會有所改變。博物館需要深刻認識責任擔當,緊盯公眾需求,多路出擊“走出去”,提供更多更廣泛的服務社會方式。

2.技術轉變:從借力數字手段到夯實兩個基礎

防控疫情期間,博物館線上展覽已產生了極大的社會效益,博物館服務功能也得到了極大的發揮與應用,但同時線上博物館暴露出來一些不足和缺陷:線上展館絕大多數都是3D技術,應用技術單一,有些博物館虛擬展廳的3D全景漫遊存在頁面操作不流暢、觀展順序不明確,頁面的可操作性及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各個博物館的獨特性不夠突出,展覽的科學性和內容的知識性存在不足,有些博物館展品信息不完善甚至有知識上的錯誤等;展覽的創意性和趣味性不足,內容更新不及時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重視技術手段的同時,從根源上認識藏品研究及藏品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並且把這種認識轉化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做法,從技術和內容兩個方面夯實數字化的基礎。藏品研究和藏品數字化為博物館數字化生存提供內容,各類技術新手段則是實現內容展示的途徑。前者可以藉助外部服務實現,後者應該成為博物館工作的重心。線上和線下絕不只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雙箭齊發的機會。這次疫情,既是部分博物館彎道超車的大機會,更是不同博物館拉開差距、重新定義、獲得新生的大機會。能否抓住這個機會,關鍵點就在於能否利用技術為傳統的博物館內容產品插上科技的翅膀。

3.題材轉變:從偏好華美流變到關注社會現實

全國五千多家博物館涵蓋各行各業,網上展覽的主題豐富多彩,涉及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普遍以反映過往傳統作為主要價值體系和傳播取向,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非國有博物館中以個人“古董”收藏為主的佔70%以上,公眾對博物館的興趣點常常聚焦於文物的藝術元素,國有綜合性博物館舉辦的立足社會當前現實展覽不多,博物館“以史為鑑”、作為社會問題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職能相對較弱。疫情發生後,我國一些學者呼籲建立以突發公共衛生為主題的醫學博物館以及普科教育基地,即反映了公眾對博物館如何發揮社會參與功能的期待。

在博物館建設發展趨於行業細分和對象分眾的趨勢下,對特定主題的現實記憶和解讀思考可以有效實現設立博物館的社會價值,轉變和提升公眾及社會機構對博物館的認識,更有效地帶動全社會對博物館業的關注與支持。在廣義的文物文獻等歷史見證物徵集方面,西方一些博物館探索“快速反應收藏法”,試驗一種基於對當代現實觀察的、新型的收藏方式,所徵集的藏品是為了及時回應世界設計、生產歷史上的重要時刻,涉及全球化、流行文化、政治和社會變革、人口統計,技術發展以及法規法律等社會問題。國內的首都博物館收藏具有代表性的十五輛不同型號的共享單車,為市民留下今天北京城市交通發展的印記;建川博物館注重對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物證的搶救性徵集,“汶川地震後第一隻到達映秀的救援衝鋒舟”等7件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在展覽方面,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爆發:連接世界的流行病”展覽,探究了人類在動物傳播病毒過程中的角色及疫情處理;紐約博物館“細菌之城:微生物與大都市”展覽反映了紐約與傳染病鬥爭的複雜故事,揭示了疾病在改變人的身體、社會和文化之間難以想像的相互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聚焦“精準扶貧”,通過策劃扶貧專題展、開展手工藝培訓、設立精準扶貧商店,成為廣西推進扶貧工作的重要社會參與力量,這些案例都給我們帶來了有益的啟示。

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爆發:連接世界的流行病”展覽

4.渠道轉變:從單一陣地循環到複合平臺聯動

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博物館針對疫情期間如何提供公共服務的響應時間和程度差異較大,一方面是不同博物館綜合實力差異帶來的提供網上遠程公共服務能力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存在對博物館定位及為觀眾提供文化服務理念的差異。

當前,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速度極快,博物館的宣傳主陣地已經經歷了三次迭代,從出版物等紙質媒介升級到廣播、電視、互聯網等電子媒介,再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相比博物館內的實體展覽信息,這些媒介更新速度快、輻射範圍廣、影響面大,能夠讓藏品走出博物館,接觸到更廣闊的人群。3月3日,良渚博物院講解員開通直播,一小時收穫點贊16萬,前後三場直播,觀眾人數達40萬。令人咋舌的數據背後,讓我們看到了培養職業敏感,充分重視最新的傳播渠道,緊跟社會步伐對推進博物館事業的重要性。

5.科研轉變:從慣於行業深耕到擅長科普轉化

藏品研究是博物館工作的基礎,而研究人員是促進藏品研究的主要力量,目前國內主流的博物館人事構架中,研究人員往往需要兼顧大量的事務性工作,難以保證必要的研究時間。同時,很多博物館缺乏總體研究計劃,研究人員通常是以個人的研究興趣來進行研究安排,而各類資源向大館傾斜,也導致中小型博物館的研究力量嚴重不足。今後的工作,研究力量不足的博物館迫切需要制定中長期研究計劃,為青年研究人員設定相應的培訓項目。此外,加強博物館本身研究力量的有效措施總體來說實施週期較長,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因此,在提升館內研究力量的同時,藉助外部學術機構與學者的力量也是博物館提升研究力量的重要手段。

優秀的研究者未必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缺位的情況下,學術研究成果難以直接向陳列展覽、教育活動等公眾渠道轉化,這對博物館研究策展和傳播宣教人員的科普能力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間,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成為博物館接觸廣泛人群、傳播藏品價值文化的便捷手段的同時,也對博物館的傳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內容上要積極創新,既有藏品特色,又要好玩、有趣;形式上要活潑、親民,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

6.應急轉變:從強調消防保衛到預設未知風險

博物館在日常要做好重大突發性事件的應急預案,不僅需要重視傳統的盜搶、消防和場館安全,還要重視日益面臨網絡信息、人群聚集、公共衛生、極端天氣、恐怖主義等非傳統意義上的安全。這些潛在的不確定性因素,都可能給博物館運行帶來各種突發性事件,需要博物館時刻樹立憂患意識,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切實具備防災應急的能力。

針對疫情期間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博物館業需要高度重視預設分析可知和未知風險,建立完善的風險防範體系。在安全防範意識和管理流程上,對本館安全和應急預案做全面的檢查和完善,並及時進行預演。在一些發達地區、人流密集、參觀量較大的文博場館,做好通風、消毒、清潔等衛生管理的同時,應在場館入口設置人像識別紅外測溫儀等檢測設備,把公共衛生健康監測作為日常安全工作內容之一;在管理流程上,明確部門和崗位職責,設置與衛生健康部門建立工作流程的對接;在全國博物館全面推廣實名預約參觀制度,以調控參觀量,提升觀眾參觀體驗感,精準收集和分析觀眾信息,以大數據分析支持為基礎建立項目細化、組織有序、反應靈敏的應急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

如何“走出去” ——博物館抗疫閉館催啟未來發展的思考

中國財稅博物館副館長馮立松


本文原刊登於2020年4月7日《中國文物報》

作者:中國財稅博物館副館長馮立松,文物保管與陳列部汪煒、陳陽、孫繼亮、傅欣榮、任麗娟參與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