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先来总结中国经济上半场的特点,上半场的核心逻辑,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跑马圈地”。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什么是跑马圈地?

所有高速发展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跑马圈地”。


一旦社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就加足马力直往前冲,谁的马力大谁抢的地盘就多。


17世纪左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革命新贵把很多土地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著名的圈地运动,法国/德国/荷兰等也都出现过圈地运动。


跑马圈地的时代有两大红利:


第一:“人口红利”,针对的是制造业和房地产。


第二:“流量红利”,针对的是互联网行业。


先看人头红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按人头数钱,就看谁抢的人多了。


但是一个很客观的事实就是,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一去不返。


实体企业的上半场,我们做了A业务,会进一步开拓B业务,那是因为社会基本结构还没完善,所以有这样的机会。


实体企业的下半场,你立足于A业务,必须不断深挖这个业务,你要构建一道高高的城墙,让别人望而生畏。


上半场,我们经营的是商品,人围绕商品在转;


有三个关键数据,即第三季度GDP增长6.0%,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9月份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


6.0%!立刻引来一片惊呼声。自1993年以来,今年第三季度GDP6%的增速,是最低的季度GDP增速。这说明了哪些问题?又传递了哪些信号?企业家又该如何应对?


对于前三季度GDP增长6.2%。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对2019年的经济预期是6-6.5%之间。因此,我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结果,2016年国家就采纳了,GDP增幅预计6.5-7%,但是,2017、2018年有分别预测7%左右(结果是6.9%)、6.5%(结果是6.6%),非常准确。我在2018年底继续提这个建议,结果2019年的预计是6-6.5%。当时,我非常开心。这样才能够真实反映经济增长情况。


2020年的开端,因为一场疫情,几乎所有人的节奏都被打乱了。其实一切偶然背后都是必然。


我经常做这样一个划分:从1979-2019年的这40年,是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从2020年开始中国经济将进入下半场。


2020年就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开端,一旦步入下半场,整个社会的发展逻辑都会彻底改变。


简而言之一句话:

上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资本”型增长;

下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运营”型增长。


先来搞清楚什么叫资本?


比如土地,房子,股票,各种优势资源(矿产,厂房等等),也就是可以坐享其成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初期,往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他们可以盘活整个社会的资本,还可以加杠杆,带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二:赚钱逻辑的进化过程


资本增长到一定极端,就会出现增长乏力,比如矿产资源在2014年就不行了,股市从2015年以来也在3000点左右徘徊,土地在2018年就开始限价,房价在2019年也停止了飙升。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即用户数量)也是一种资本,比如1998到现在的20年来,互联网用户在不停的增长,然而到了2019年,用户增长量也越来越缓慢。凡是能搬到线上的人基本已经搬上去了。


我们已经明显的感觉到: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无论是成熟平台还是创业者,都明显感觉从外部获得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

任何一个国家、企业、个人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原始的资本积累问题,中国经济也是这样,上一个40年我们解决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那就是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过程。


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这些资源,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比如,现在已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把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的办法;


现在已经不缺产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适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里去的渠道。


之前我们都是依靠资本的增长赚钱,比如房价翻了多少倍,股票升值了多少,然而现在资本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还想按照之前的那种逻辑,占个坑就坐等升值,无异于守株待兔。


这个逻辑广泛的适用于国家,城市,企业和个人。

原始的资本积累过程往往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79——1999的这20年。


这个阶段赚钱主要靠劳动和胆识。别人还没行动你就行动,别人行动了你就更勤快,别人勤快了你就靠胆大,总之胆大敢往前冲就一定能挣到钱。

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0年的这10年。


这个阶段赚钱主要靠“资本”的升值。比如房子、土地、原始股等等这些所谓优良资产一直在不断升值,让普通劳动者望而兴叹,劳动赚钱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很多“资产”的升值速度了。

许多企业家也是如此,他们本身的实业到最后越来越不赚钱,但是他们的土地厂房却一直在升值。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2016年的这五六年。


这个阶段赚钱主要靠资本运作。是这是“资本”大爆发的时代,你的“资产”只要被“资本”看上,它就会主动过来帮你运作,搭上了快车,你们的资产就会一路飙升……

比如很多年轻人只靠一个想法就能拿到几百万融资,然后获得几千万的估值,身价就是上千万,一夜之间就能超过传统企业家很多年的积累。

比如很多资本大佬一直在不断的投资和并购,他们借壳重组,甚至瞒天过海,把一个个公司快速催肥,然后再变现撤离。

于是很多上市公司再也没有耐心踏实做主营业务,而是不断的收购和投资,然后提升自己的市值,迅速膨胀。


泡沫就是这样形成的。其实,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从一块钱到一百块钱,公司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赚的钱也没太大变化,但是背后的投资人却可以趁机变现了。

所以,只有泡沫来了,资本才能赚到大钱。


就像喝啤酒一样,没有泡沫大家都觉得索然无味。


三:请务必珍惜你手里的现金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赚钱逻辑的变化过程:

最开始是产生资本,靠勤劳赚钱;


接下来资产升值,靠投资赚钱;


再接下来是资本运作,靠投机赚钱;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一个人发财跟这个人的能力、学识、品行都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大家靠的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个巨大最大的时代红利。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也可以这样说:过去40年所有的成功,基本上都可以归功于时代的成功。有句话叫:莫贪天功为己功,大家细品味这句话。

但是泡沫终有一天会破灭的,当我们身边曾经很有钱的企业、很有钱的人都变得开始缺钱的时候,就意味着泡沫开始破灭了。

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各种新闻,我们越来越清晰的看到一个事实:大家普遍都缺现金了,各种债务危机开始凸显。

很多公司都遇到了现金流的问题,有的公司几百亿市值却连几千万的现金都拿不出来。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物极必反,所有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走向对立面,如今我们正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之前我们需要不断投资去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而随着我们不断的借债和加杠杆,很多资产开始泡沫化,资产价格越来越高,现金的流动性必然越来越紧张。

于是很多资产泡沫必然会破裂,最明显的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子,投机型上市公司的股票,华而不实的概念、虚幻的创业项目、各种庞氏骗局等等,这些资产都将被打回原形,理性的做法就是尽快抛弃这类资产。

因此接下来,很多资产泡沫面临被集体抛售的压力。此时,现金的重要性却开始凸显,大家务必要珍惜手里的现金。


这就是我们先后经历的四个阶段:

1:资产的产生——用劳动赚钱

2:资产的升值——购买资产赚钱

3:资产的运作——运作资产赚钱

4:资产的破灭——现金最值钱

这四个阶段合起来,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如今中国已经走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接下来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从现在开始,必然有一部分资产将化为泡影,因为它们本身的存在就是被吹大的,是必须要消灭掉的。但是他们早一天烟消云散,新经济业态就能早一天万物生长。


四:最赚钱的时代才刚开始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先看两个基础数据:

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首次迎来整体性下滑,

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28.6%,销量增长率大跌;

2、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增速同比降低超50%,2018年前9个月移动互联网的总用户规模只增长了3400万,而去年同期是6400万。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大平台的新用户增加数量都在萎缩,

滴滴总用户量预估下降10%左右。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的风口——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排名前四的APP用户数都出现了下降.

新闻客户端方面,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都处于总用户数稳定状态,几乎无增长,其它客户端的情形也可想而知。

游戏方面,王者荣耀的用户数下降高达42%!几乎被腰斩,大概是新新人类们都觉醒了吧。

总之,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无论是成熟平台还是创业者,都明显感觉从外部获得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和上半场的发展逻辑最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一句话:上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资本”型增长;下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运营”型增长。

也就是说:跑马圈地时代的结束,接下来我们必须经营好你的一亩三分地了。


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淘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的时代。

的下半场,我们抢占的是用户时间,每个用户的停留和使用时间,以及频率,才是最关键的。

靠人海战术的企业

一定会被淘汰

跑马圈地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抢人头”和“抢地盘”时代的结束


上半场,我们经营的是商品,人围绕商品在转;

下半场,我们必须学会经营人,人才是真正的财富!

得注意力者得天下

未来一大批靠运营赚钱的个人和企业将诞生,他们不靠资本的坐享其成,就靠新经营、新模式、新渠道赚钱,他们才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中流砥柱。

这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在一个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或者说在一个竞争越来越充分的时代,所有的模式和技巧,都会变的没有门槛,资本越来越无处落脚。

未来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运营产品和内容或服务上,而不再是依靠各种捷径或者投机,不再依赖资本的动力。


在下半场,互联网开始进入“深挖用户”和“服务实体”的阶段。

未来,那些能够彻底掌控实体供应链的互联网企业;那些能够真正提升实体运作效率的互联网企业;那些能够促进实体之间协作效率的企业,一定能胜出!

互联网的上半场,大家只顾去抢别人的地盘,天天忙着革别人的命,现在地盘抢的差不多了,互联网的下半场,轮到革自己的命了。

数年之前,传统企业就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现在互联网企业必须提出“精细化运营”的思路。

中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几乎全部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

9 月13 日,雷军通过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了小米集团最新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

9 月30日,腾讯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企业组织架构大调整。

11月20日,京东金融宣布更名“京东数字科技”,并成立与其平行的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钼媒、京东少东家等部门。

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以公开信的方式宣布了新调整方案,将原有的阿里云事业部升级,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

与此同时,很多互联网企业年底裁员的消息最近也不断传出,这其实都很正常,它说明一个规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当人口和流量红利结束之后,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都到了优化自身结构的阶段。

即便腾讯这样稳赚钱的巨无霸公司,马化腾在2018员工大会 (20周年)都宣布要废除“干部终身制”,并会拿出20%名额优先倾斜更年轻的干部。

这也说明互联网的上半场,也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他们可以坐享其成,互联网的下半场开启之前,一定要先优化自身组织。

互联网的下半场,也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这样的总结: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主要解放的是C端(消费者或用户),一切都为让人民大众的生活更加便利,平台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发展更多的客户而努力,不断的跑马圈地。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主要解放的是B端(企业或组织),我们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到提升企业或组织的运作效率上,因为当人均GDP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人的管理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企业的管理成本决定了这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下半场,那些靠人海战术/堆人战术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同时将有大量企业开始为提升效率而买单,很多业务开始从to C 向 to B转变。

上升一个层面来讲,当一个国家开始优化管理成本的时候,也意味着这个国家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

到全世界去

复制我们的成功经验

中国的上半场,解决的是“生产效率”的问题,我们不断地扩大生产,压缩成本,改良工艺等等,因此我们生产出了太多物质和产品,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产品并没有送到最需要它的人手里去。

中国的上半场是外向型经济,依赖的是外国资本,世界级的大市场。98年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史上浓重的一笔,简而言之,是靠世界经济这个大轮子带动中国。

中国的下半场是需求型经济,必须依赖中国人的消费水准,必须提高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品味,必须在产品的先进性方面引领世界,简而言之是中国开始带动世界的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可以发现人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规律,那就是:

短期拼机遇,中期拼能力,长期拼人品。

同样的逻辑,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规律:


短期拼声势,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产品。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遵循的是“钢筋泥土”模式。我们搭建好了社会的基础设施,就好比给社会建好了框架。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将升级成“精耕细作”模式,我们需要往框架里填充各种内容,文化、旅游等项目将成为核心,中国正在走向“软实力”模式。

上升一个层次来讲,中国的上半场是努力融入世界,中国的下半场是努力带动世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层次的发展理念。

1:人类的一切竞争,归根揭底都是“人品”和“产品”的竞争。

2:人类的一切胜利,到最后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未来,谁能代表社会价值观的主流方向,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中国只用40年就走完了西方300年才走完的路,现在我们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岔路口张望,这次我们责任更大,因为我们每迈开一步,世界都紧随其后。

这不仅要求中国承担更重大的历史责任,这也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放大自己的格局和视野,千万不要只停留在传统的秩序里,沮丧萎靡,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悲观的人看什么都是悲观的。

这就像我们登山,虽然空气越来越稀薄,爬的越高越孤独,但是我们看到的风景和享受的境界,却已截然不同。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


真格基金创始人提出: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

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而是死于企业内耗。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任正非说,华为能够走到今天,得益于分钱分得好。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到的人!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唯有创新和无止境的学习!

分好股权,可以助力企业吸引人才、资本与资源,共同做大蛋糕,成就的是“创业故事与中国合伙人”。分不好股权,做不大蛋糕,酿成的可能就是“创业事故与中国散伙人”。

对老板而言,股权代表着梦想和分享。

对员工而言,股权代表着打拼与希望。

对投资人而言,股权代表着信任与回报。

对公司而言,股权背后链接着公司的资源配置、利益分配与公司治理,也代表着共创共担共享的创业文化。

股权设计是公司的顶层制度设计。股权问题处理不好,股东们打架,再好的产品、技术与运营,都会功亏一篑。

面对已经来临的合伙人时代:

如何通过顶层设计保障控制权?

如何通过董事会降低决策风险?

如何通过股权激励吸引留住人才?

如何通过股权设计防范企业风险?

如何通过股权设计保障创始团队?

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激发起小股东?

如何通过股权激励实现企业传承?

如何通过顶层设计做强分子公司?

如何通过顶层设计确保永续经营?

如何通过董事会建立员工主人意识?

如何通过股权众筹建立合伙人团队?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疫情之后,最赚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强烈推荐)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家朋友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少走弯路,传授企业新思维与新方法,让企业永远前行!

很高兴您能开始了解股权, 我们每月固定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三场《公司控制权与股权激励》方案班。主讲内部员工如何激励、如何提升执行力、减少员工离职率及如何整合外部资源、股权分配与设计的课程,感兴趣可以私信或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