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先來總結中國經濟上半場的特點,上半場的核心邏輯,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跑馬圈地”。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什麼是跑馬圈地?

所有高速發展的國家,都會經歷一個資本的原始積累的過程。


這個過程就像“跑馬圈地”。


一旦社會的生產力得到解放,就加足馬力直往前衝,誰的馬力大誰搶的地盤就多。


17世紀左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產階級革命新貴把很多土地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著名的圈地運動,法國/德國/荷蘭等也都出現過圈地運動。


跑馬圈地的時代有兩大紅利:


第一:“人口紅利”,針對的是製造業和房地產。


第二:“流量紅利”,針對的是互聯網行業。


先看人頭紅利,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按人頭數錢,就看誰搶的人多了。


但是一個很客觀的事實就是,中國人口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返。


實體企業的上半場,我們做了A業務,會進一步開拓B業務,那是因為社會基本結構還沒完善,所以有這樣的機會。


實體企業的下半場,你立足於A業務,必須不斷深挖這個業務,你要構建一道高高的城牆,讓別人望而生畏。


上半場,我們經營的是商品,人圍繞商品在轉;


有三個關鍵數據,即第三季度GDP增長6.0%,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2%,9月份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3%。


6.0%!立刻引來一片驚呼聲。自1993年以來,今年第三季度GDP6%的增速,是最低的季度GDP增速。這說明了哪些問題?又傳遞了哪些信號?企業家又該如何應對?


對於前三季度GDP增長6.2%。


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對2019年的經濟預期是6-6.5%之間。因此,我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結果,2016年國家就採納了,GDP增幅預計6.5-7%,但是,2017、2018年有分別預測7%左右(結果是6.9%)、6.5%(結果是6.6%),非常準確。我在2018年底繼續提這個建議,結果2019年的預計是6-6.5%。當時,我非常開心。這樣才能夠真實反映經濟增長情況。


2020年的開端,因為一場疫情,幾乎所有人的節奏都被打亂了。其實一切偶然背後都是必然。


我經常做這樣一個劃分:從1979-2019年的這40年,是中國經濟的上半場,從2020年開始中國經濟將進入下半場。


2020年就是中國經濟下半場的開端,一旦步入下半場,整個社會的發展邏輯都會徹底改變。


簡而言之一句話:

上半場,我們的收入來自於“資本”型增長;

下半場,我們的收入來自於“運營”型增長。


先來搞清楚什麼叫資本?


比如土地,房子,股票,各種優勢資源(礦產,廠房等等),也就是可以坐享其成的東西,這些東西在一個國家的發展初期,往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他們可以盤活整個社會的資本,還可以加槓桿,帶動一輪又一輪的經濟發展。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二:賺錢邏輯的進化過程


資本增長到一定極端,就會出現增長乏力,比如礦產資源在2014年就不行了,股市從2015年以來也在3000點左右徘徊,土地在2018年就開始限價,房價在2019年也停止了飆升。


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即用戶數量)也是一種資本,比如1998到現在的20年來,互聯網用戶在不停的增長,然而到了2019年,用戶增長量也越來越緩慢。凡是能搬到線上的人基本已經搬上去了。


我們已經明顯的感覺到:現在的互聯網行業,無論是成熟平臺還是創業者,都明顯感覺從外部獲得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

任何一個國家、企業、個人要想快速發展,必須解決原始的資本積累問題,中國經濟也是這樣,上一個40年我們解決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那就是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過程。


靠管理、優化、配置去盤活這些資源,使這些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比如,現在已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把閒置的房子利用起來的辦法;


現在已經不缺產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適的產品送到合適的人手裡去的渠道。


之前我們都是依靠資本的增長賺錢,比如房價翻了多少倍,股票升值了多少,然而現在資本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還想按照之前的那種邏輯,佔個坑就坐等升值,無異於守株待兔。


這個邏輯廣泛的適用於國家,城市,企業和個人。

原始的資本積累過程往往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從1979——1999的這20年。


這個階段賺錢主要靠勞動和膽識。別人還沒行動你就行動,別人行動了你就更勤快,別人勤快了你就靠膽大,總之膽大敢往前衝就一定能掙到錢。

第二個階段是2000——2010年的這10年。


這個階段賺錢主要靠“資本”的升值。比如房子、土地、原始股等等這些所謂優良資產一直在不斷升值,讓普通勞動者望而興嘆,勞動賺錢的速度已經遠遠落後於很多“資產”的升值速度了。

許多企業家也是如此,他們本身的實業到最後越來越不賺錢,但是他們的土地廠房卻一直在升值。


第三個階段是2010年——2016年的這五六年。


這個階段賺錢主要靠資本運作。是這是“資本”大爆發的時代,你的“資產”只要被“資本”看上,它就會主動過來幫你運作,搭上了快車,你們的資產就會一路飆升……

比如很多年輕人只靠一個想法就能拿到幾百萬融資,然後獲得幾千萬的估值,身價就是上千萬,一夜之間就能超過傳統企業家很多年的積累。

比如很多資本大佬一直在不斷的投資和併購,他們借殼重組,甚至瞞天過海,把一個個公司快速催肥,然後再變現撤離。

於是很多上市公司再也沒有耐心踏實做主營業務,而是不斷的收購和投資,然後提升自己的市值,迅速膨脹。


泡沫就是這樣形成的。其實,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從一塊錢到一百塊錢,公司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賺的錢也沒太大變化,但是背後的投資人卻可以趁機變現了。

所以,只有泡沫來了,資本才能賺到大錢。


就像喝啤酒一樣,沒有泡沫大家都覺得索然無味。


三:請務必珍惜你手裡的現金


我們再來梳理一下賺錢邏輯的變化過程:

最開始是產生資本,靠勤勞賺錢;


接下來資產升值,靠投資賺錢;


再接下來是資本運作,靠投機賺錢;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這個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中,一個人發財跟這個人的能力、學識、品行都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大家靠的都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這個巨大最大的時代紅利。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也可以這樣說:過去40年所有的成功,基本上都可以歸功於時代的成功。有句話叫:莫貪天功為己功,大家細品味這句話。

但是泡沫終有一天會破滅的,當我們身邊曾經很有錢的企業、很有錢的人都變得開始缺錢的時候,就意味著泡沫開始破滅了。

回顧一下近年來的各種新聞,我們越來越清晰的看到一個事實:大家普遍都缺現金了,各種債務危機開始凸顯。

很多公司都遇到了現金流的問題,有的公司幾百億市值卻連幾千萬的現金都拿不出來。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物極必反,所有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走向對立面,如今我們正在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之前我們需要不斷投資去享受時代發展帶來的紅利,而隨著我們不斷的借債和加槓桿,很多資產開始泡沫化,資產價格越來越高,現金的流動性必然越來越緊張。

於是很多資產泡沫必然會破裂,最明顯的就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投機型上市公司的股票,華而不實的概念、虛幻的創業項目、各種龐氏騙局等等,這些資產都將被打回原形,理性的做法就是儘快拋棄這類資產。

因此接下來,很多資產泡沫面臨被集體拋售的壓力。此時,現金的重要性卻開始凸顯,大家務必要珍惜手裡的現金。


這就是我們先後經歷的四個階段:

1:資產的產生——用勞動賺錢

2:資產的升值——購買資產賺錢

3:資產的運作——運作資產賺錢

4:資產的破滅——現金最值錢

這四個階段合起來,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如今中國已經走過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接下來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從現在開始,必然有一部分資產將化為泡影,因為它們本身的存在就是被吹大的,是必須要消滅掉的。但是他們早一天煙消雲散,新經濟業態就能早一天萬物生長。


四:最賺錢的時代才剛開始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先看兩個基礎數據:

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7年首次迎來整體性下滑,

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28.6%,銷量增長率大跌;

2、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增速同比降低超50%,2018年前9個月移動互聯網的總用戶規模只增長了3400萬,而去年同期是6400萬。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各大平臺的新用戶增加數量都在萎縮,

滴滴總用戶量預估下降10%左右。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的風口——短視頻領域,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排名前四的APP用戶數都出現了下降.

新聞客戶端方面,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都處於總用戶數穩定狀態,幾乎無增長,其它客戶端的情形也可想而知。

遊戲方面,王者榮耀的用戶數下降高達42%!幾乎被腰斬,大概是新新人類們都覺醒了吧。

總之,現在的互聯網行業,無論是成熟平臺還是創業者,都明顯感覺從外部獲得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和上半場的發展邏輯最根本區別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一句話:上半場,我們的收入來自於“資本”型增長;下半場,我們的收入來自於“運營”型增長。

也就是說:跑馬圈地時代的結束,接下來我們必須經營好你的一畝三分地了。


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未來是精耕細作的時代;淘金的時代過去了,未來是鍊金的時代。

的下半場,我們搶佔的是用戶時間,每個用戶的停留和使用時間,以及頻率,才是最關鍵的。

靠人海戰術的企業

一定會被淘汰

跑馬圈地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搶人頭”和“搶地盤”時代的結束


上半場,我們經營的是商品,人圍繞商品在轉;

下半場,我們必須學會經營人,人才是真正的財富!

得注意力者得天下

未來一大批靠運營賺錢的個人和企業將誕生,他們不靠資本的坐享其成,就靠新經營、新模式、新渠道賺錢,他們才是中國經濟下半場的中流砥柱。

這其實也是一種必然:在一個信息高度對稱的時代,或者說在一個競爭越來越充分的時代,所有的模式和技巧,都會變的沒有門檻,資本越來越無處落腳。

未來我們必須把精力放在運營產品和內容或服務上,而不再是依靠各種捷徑或者投機,不再依賴資本的動力。


在下半場,互聯網開始進入“深挖用戶”和“服務實體”的階段。

未來,那些能夠徹底掌控實體供應鏈的互聯網企業;那些能夠真正提升實體運作效率的互聯網企業;那些能夠促進實體之間協作效率的企業,一定能勝出!

互聯網的上半場,大家只顧去搶別人的地盤,天天忙著革別人的命,現在地盤搶的差不多了,互聯網的下半場,輪到革自己的命了。

數年之前,傳統企業就提出了“精細化管理”的概念,現在互聯網企業必須提出“精細化運營”的思路。

中國的幾大互聯網巨頭,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幾乎全部進行了組織結構調整。

9 月13 日,雷軍通過內部郵件的方式,宣佈了小米集團最新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

9 月30日,騰訊通過官方公眾號宣佈企業組織架構大調整。

11月20日,京東金融宣佈更名“京東數字科技”,併成立與其平行的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鉬媒、京東少東家等部門。

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以公開信的方式宣佈了新調整方案,將原有的阿里雲事業部升級,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

與此同時,很多互聯網企業年底裁員的消息最近也不斷傳出,這其實都很正常,它說明一個規律: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當人口和流量紅利結束之後,打鐵還需自身硬,現在都到了優化自身結構的階段。

即便騰訊這樣穩賺錢的巨無霸公司,馬化騰在2018員工大會 (20週年)都宣佈要廢除“幹部終身制”,並會拿出20%名額優先傾斜更年輕的幹部。

這也說明互聯網的上半場,也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可以坐享其成,互聯網的下半場開啟之前,一定要先優化自身組織。

互聯網的下半場,也可以讓我們做一個這樣的總結:

中國經濟的上半場,主要解放的是C端(消費者或用戶),一切都為讓人民大眾的生活更加便利,平臺和企業的一切行為都是圍繞發展更多的客戶而努力,不斷的跑馬圈地。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主要解放的是B端(企業或組織),我們的工作重心需要轉移到提升企業或組織的運作效率上,因為當人均GDP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人的管理成本也會越來越高,企業的管理成本決定了這個企業的生死存亡。

在下半場,那些靠人海戰術/堆人戰術的企業一定會被淘汰。同時將有大量企業開始為提升效率而買單,很多業務開始從to C 向 to B轉變。

上升一個層面來講,當一個國家開始優化管理成本的時候,也意味著這個國家正在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

到全世界去

複製我們的成功經驗

中國的上半場,解決的是“生產效率”的問題,我們不斷地擴大生產,壓縮成本,改良工藝等等,因此我們生產出了太多物質和產品,現在的問題是:很多產品並沒有送到最需要它的人手裡去。

中國的上半場是外向型經濟,依賴的是外國資本,世界級的大市場。98年加入WTO是中國經濟史上濃重的一筆,簡而言之,是靠世界經濟這個大輪子帶動中國。

中國的下半場是需求型經濟,必須依賴中國人的消費水準,必須提高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品味,必須在產品的先進性方面引領世界,簡而言之是中國開始帶動世界的發展。


縱觀人類社會,可以發現人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規律,那就是:

短期拼機遇,中期拼能力,長期拼人品。

同樣的邏輯,企業的發展也有一個規律:


短期拼聲勢,中期拼模式,長期拼產品。


中國經濟的上半場,遵循的是“鋼筋泥土”模式。我們搭建好了社會的基礎設施,就好比給社會建好了框架。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將升級成“精耕細作”模式,我們需要往框架裡填充各種內容,文化、旅遊等項目將成為核心,中國正在走向“軟實力”模式。

上升一個層次來講,中國的上半場是努力融入世界,中國的下半場是努力帶動世界,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發展理念。

1:人類的一切競爭,歸根揭底都是“人品”和“產品”的競爭。

2:人類的一切勝利,到最後都是“價值觀”的勝利!


未來,誰能代表社會價值觀的主流方向,誰才是最終的勝利者!

中國只用40年就走完了西方300年才走完的路,現在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岔路口張望,這次我們責任更大,因為我們每邁開一步,世界都緊隨其後。

這不僅要求中國承擔更重大的歷史責任,這也要求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能放大自己的格局和視野,千萬不要只停留在傳統的秩序裡,沮喪萎靡,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什麼都是釘子,悲觀的人看什麼都是悲觀的。

這就像我們登山,雖然空氣越來越稀薄,爬的越高越孤獨,但是我們看到的風景和享受的境界,卻已截然不同。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週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真格基金創始人提出:合夥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任正非說,華為能夠走到今天,得益於分錢分得好。

人生的高度取決於你、讀過的書和遇到的人!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唯有創新和無止境的學習!

分好股權,可以助力企業吸引人才、資本與資源,共同做大蛋糕,成就的是“創業故事與中國合夥人”。分不好股權,做不大蛋糕,釀成的可能就是“創業事故與中國散夥人”。

對老闆而言,股權代表著夢想和分享。

對員工而言,股權代表著打拼與希望。

對投資人而言,股權代表著信任與回報。

對公司而言,股權背後鏈接著公司的資源配置、利益分配與公司治理,也代表著共創共擔共享的創業文化。

股權設計是公司的頂層制度設計。股權問題處理不好,股東們打架,再好的產品、技術與運營,都會功虧一簣。

面對已經來臨的合夥人時代:

如何通過頂層設計保障控制權?

如何通過董事會降低決策風險?

如何通過股權激勵吸引留住人才?

如何通過股權設計防範企業風險?

如何通過股權設計保障創始團隊?

如何通過股權激勵激發起小股東?

如何通過股權激勵實現企業傳承?

如何通過頂層設計做強分子公司?

如何通過頂層設計確保永續經營?

如何通過董事會建立員工主人意識?

如何通過股權眾籌建立合夥人團隊?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疫情之後,最賺錢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強烈推薦)

馬雲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闆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家朋友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少走彎路,傳授企業新思維與新方法,讓企業永遠前行!

很高興您能開始瞭解股權, 我們每月固定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辦三場《公司控制權與股權激勵》方案班。主講內部員工如何激勵、如何提升執行力、減少員工離職率及如何整合外部資源、股權分配與設計的課程,感興趣可以私信或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