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為何發誓“終生不履日本土地”?


十九世紀末,從美國回來的李鴻章在回國之時,所乘的船經過日本,在日本停靠後換船再次開往中國。而在換船的過程中,李鴻章絲毫沒有踏上日本土地半步,他是如何做的呢?他在兩船之間架起了踏板,然後從踏板上爬了過去。當時的李鴻章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老人了,為什麼要這樣冒險地換船呢?而且,他兒子的妻子還是日本人,他為何對於日本這塊土地這麼敏感呢?這與他曾經發誓說過的一句話有關:終身不履日本土地。

李鴻章為何發誓“終生不履日本土地”?

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戰後戰敗國自然要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而李鴻章受清政府的派遣前往日本馬關進行停戰的談判。在談判的過程中,日本將貪婪的面目展示地淋漓盡致,不僅要佔領天津,山海關,大沽,不許人民反抗,而且還要求清政府賠款白銀三億兩。李鴻章聽後多次力爭,絕不同意,想想當時清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不過六千萬兩而已。此外,小小的日本島國提出如此過分的談判要求,實在令李鴻章臉面丟失。

李鴻章為何發誓“終生不履日本土地”?

李鴻章多次談判均沒有結果,在第三次談判後,李鴻章坐轎子回住所,突然在人群中閃出一少年,對李鴻章開了一槍,這一槍直接擊中李鴻章的臉頰。索性子彈打中了眼睛,被擋了一部分衝擊力,打在了李鴻章左眼下方,李鴻章失血過多而昏迷。

李鴻章為何發誓“終生不履日本土地”?

李鴻章被打了這一槍之後才明白,作為戰敗國,根本沒有一點談判的資格,他想盡力為何祖國尊嚴的想法也破碎了。但也幸運這一槍,日本方面擔心這次事件會造成輿論壓力,加上日本當時的狀況已經沒有辦法再次入侵中國,因此,只能將賠款縮減為白銀兩億兩。

馬關簽約受辱,自己慘遭刺殺,李鴻章回國後,發誓自己終身不再踏上日本半步,因此在他出洋考察回國後,途經日本換船的時候,寧可拖著衰老的身子從兩船之間爬過去,也不肯踏上日本土地半步。他在自己去世後,還將打在自己臉頰上的那顆子彈放入自己的棺材之中,用來銘記自己外交生涯中的這次受辱,並且銘記國家落後就要被捱打的事實。

李鴻章為何發誓“終生不履日本土地”?

當時的清朝在落後的鎖國政策以及封建主義的摧殘下,已經搖搖欲墜了,當時的大臣李鴻章,只能儘自己的所能,維護這即將傾覆的政權,然而國家政權已經腐敗,不經過改革是沒有辦法脫離貧窮落後的事實。李鴻章,不過是當時清政府的代罪羔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