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发誓“终生不履日本土地”?


十九世纪末,从美国回来的李鸿章在回国之时,所乘的船经过日本,在日本停靠后换船再次开往中国。而在换船的过程中,李鸿章丝毫没有踏上日本土地半步,他是如何做的呢?他在两船之间架起了踏板,然后从踏板上爬了过去。当时的李鸿章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了,为什么要这样冒险地换船呢?而且,他儿子的妻子还是日本人,他为何对于日本这块土地这么敏感呢?这与他曾经发誓说过的一句话有关:终身不履日本土地。

李鸿章为何发誓“终生不履日本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战后战败国自然要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李鸿章受清政府的派遣前往日本马关进行停战的谈判。在谈判的过程中,日本将贪婪的面目展示地淋漓尽致,不仅要占领天津,山海关,大沽,不许人民反抗,而且还要求清政府赔款白银三亿两。李鸿章听后多次力争,绝不同意,想想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六千万两而已。此外,小小的日本岛国提出如此过分的谈判要求,实在令李鸿章脸面丢失。

李鸿章为何发誓“终生不履日本土地”?

李鸿章多次谈判均没有结果,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坐轿子回住所,突然在人群中闪出一少年,对李鸿章开了一枪,这一枪直接击中李鸿章的脸颊。索性子弹打中了眼睛,被挡了一部分冲击力,打在了李鸿章左眼下方,李鸿章失血过多而昏迷。

李鸿章为何发誓“终生不履日本土地”?

李鸿章被打了这一枪之后才明白,作为战败国,根本没有一点谈判的资格,他想尽力为何祖国尊严的想法也破碎了。但也幸运这一枪,日本方面担心这次事件会造成舆论压力,加上日本当时的状况已经没有办法再次入侵中国,因此,只能将赔款缩减为白银两亿两。

马关签约受辱,自己惨遭刺杀,李鸿章回国后,发誓自己终身不再踏上日本半步,因此在他出洋考察回国后,途经日本换船的时候,宁可拖着衰老的身子从两船之间爬过去,也不肯踏上日本土地半步。他在自己去世后,还将打在自己脸颊上的那颗子弹放入自己的棺材之中,用来铭记自己外交生涯中的这次受辱,并且铭记国家落后就要被挨打的事实。

李鸿章为何发誓“终生不履日本土地”?

当时的清朝在落后的锁国政策以及封建主义的摧残下,已经摇摇欲坠了,当时的大臣李鸿章,只能尽自己的所能,维护这即将倾覆的政权,然而国家政权已经腐败,不经过改革是没有办法脱离贫穷落后的事实。李鸿章,不过是当时清政府的代罪羔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