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军事要地的关中地区,为何至隋唐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关中地区即“四关”之地,位于我国陕西附近。古代这个地方是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此地土地肥沃,是主要的粮食场地,除此之外,这个地方有独特的天然保护屏障,地势易守难攻,它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随着朝代的推移,这个地方却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究竟是为何呢?

号称军事要地的关中地区,为何至隋唐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地位的衰弱。从东周之后,这个地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最繁荣的地方,直到隋唐之前,历届开国君王都喜欢把这个地方选为都城,对这个地方看的尤其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不再是最繁荣的地方。

造成经济地位的衰弱一是来源于环境的改变。唐朝之前的王朝长期把这个地方作为帝都,使得这个地方比其他的地方要繁荣得多,许多其他地区的人都喜欢往这个地方迁移,因此人口的骤增给这个地方的土地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大量的开荒导致了关中地区的自然植被受到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曾经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帝都也逐渐变为了黄土高原,粮食产量也因此急剧下降,极大的制约了关中地区的经济地的进一步发展。

号称军事要地的关中地区,为何至隋唐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二是全国经济中心的移动,随着战国时期东吴对江东地区的开发,南方地区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再加上北方地区经常处于战乱,因此大量的百姓开始南迁,使得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逐渐上涨。从南北朝开始,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已经开始逐步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号称军事要地的关中地区,为何至隋唐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军事重心的移动。从秦汉开始,中国的版图就越来越发展壮大,此时战略前沿已经不再是关中地区,而是向西延伸至甘肃和宁夏一带,这些地方经常有原来异族的入侵,在这一带加大军事管理力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关中地区由于身处腹地,军事地位上便没有了边缘地区那么高了,因此关中地区也由原来的战略一线逐步转变为二线,也因此导致了关中地区战略地位的下降。

号称军事要地的关中地区,为何至隋唐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换句话说,关中地区逐渐退出兵家纷争的场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中国版图的不断扩大,经济重心也在不断改变,关中地区的地位也随之减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