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红色记忆!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让身边历史活起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唤醒红色记忆!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让身边历史活起来

执行重大任务前,该旅官兵在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前宣誓。 朱崇海摄

岁月荣光在这里焕发

■刘羿辛 黄思远 杭程

去年冬日的一天,北京,雪后初霁。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里,齐俊侠和李英敏两位古稀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接站口,迎接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前来寻访部队红色历史的官兵。要见到老部队的战友了,两位老人的心情既期待又激动。

“敌机胆敢来进犯,半路就叫他灭亡。万里海空传捷报,我们的海防铁壁铜墙……”就在赶往齐俊侠老人住处的路上,两位老人唱起了当年官兵自己创作的歌曲《高射炮兵打游击》,开始回忆起他们当年在部队战斗、生活的场景。

该旅前身从战火中诞生、从硝烟中走来,是一支历史厚重的部队,曾出色完成保卫汕头港、保卫榆林港、支援西沙海战等重要任务。为更好地开掘旅史资源,去年下半年以来,他们启动红色历史寻访活动,派出专人辗转多个省市寻访老兵、祭拜先烈、重温战斗场景,收集整理部队光荣历史。

到家后,齐俊侠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部老式海鸥牌相机,对大家说:“这部相机是我的珍爱之物。当年我用了整整两年的津贴才买下它来。它记录了我们当年很多的难忘瞬间。今天我把它送给老部队。”

“这部相机见证了老一辈高炮人扎根南海、建功南海的革命精神,我们一定好好珍藏它。”参与寻访工作的该旅政治工作部干事颜铄沣郑重说道。

老团长带领官兵铺设线路、副团长和战士一起推炮上山、官兵开山劈石自建营房……回想50多年前边战备边建设的经历,两位老人感慨不已。大家一边认真听着老人的讲述,一边仔细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军旅故事。

在得知老部队要派人来天津、找自己寻访红色历史的消息后,时任部队作战参谋的程随章老人,认真准备好了自己多年来撰写的军营回忆录,打算为老部队完善红色历史资料作出一份贡献。战斗时间精确记录到秒、消耗的弹药数量具体到个位数……在50余万字的回忆录中,程随章详细记录了当年战斗的很多细节,一段段朴实的文字流露出他对老部队的感恩与眷恋。

老兵见证了历史,也曾创造过历史。他们身上有着一段岁月的印记,凝结着一支部队的宝贵精神。一路采访一路收获,半年时间,该旅寻访了40余位年过古稀的老兵,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十几件历史实物,带去了部队对老兵的崇敬和关心,也带回了一段段珍贵的记忆和一份份感动。

返回驻地后,参与寻访工作的官兵第一时间把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汇总。随后,该旅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收录进军史素材库,将寻访过程中收集到的照片、实物等进行甄别筛选后放置到旅军史馆。这些举措让该旅红色家谱更加完善,也为旅史丰富补充了更多感人的历史细节。

“上世纪70年代,海岛交通闭塞、环境艰苦,当时的官兵常年吃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老兵张健全说,他永远忘不了当年入伍后第一次吃到青菜的经历。那一天,炊事班为每个班都准备了一碗青菜。然而,这碗青菜从班长传到副班长,从老兵传到新兵,大家都舍不得吃,都想让给别人吃。传完全班,都没有人吃一口青菜……”在一堂主题教育课上,参与寻访工作的副连长莫铘,为大家讲述了他们寻访收集到的官兵友爱、兵兵友爱的故事。

树高千尺,根往下长。对一支部队来说,自己的历史在教育人影响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让身边的历史“活”起来?如何唤醒红色记忆,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该旅做出了一些探索。他们除了将相关资料补充进史馆外,还组织参与寻访工作的官兵开展巡回报告,将寻访得来的“一盆清水用三遍”“椰叶房里话忠诚”等故事搬上讲台,把寻访经历和与老兵面对面交流的感悟分享给更多官兵。在此基础上,该旅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从部队光荣历史中梳理出十几个红色故事,组织了多场“赓续血脉、矢志强军”故事会。一张张历史照片、一段段战斗纪实、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官兵深受触动。

几十年过去了,部队生活条件变好了,但一代代官兵争做海空卫士的追求没有变。在采访整理红色历史的同时,该旅也十分注重挖掘当下青年官兵赓续血脉、扎根高山、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其中,该旅“老兵刘桂杰的奋斗路”“一对父子兵、一生高炮情”“汽车连40年出车零事故”等催人奋进的事迹,被存入该旅历史素材库,故事的主人公成为官兵学习的榜样。

去年,该旅某营整建制开赴西北大漠参加多军种联合演习,首次采用公路、水路、铁路相结合的机动方式。面对现实困难,该营教导员李为向全营官兵动员道:“大家不是特别喜欢参加红色故事会吗?想想那些前辈几十年前开山劈石的故事吧。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扬他们直面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无惧挑战、克服困难,建功戈壁训练场!”一席话让全营官兵士气陡增。该营官兵在戈壁滩上奋战1个多月,圆满完成演训任务。

唤醒红色记忆!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让身边历史活起来

今年元旦刚过,该旅保障部汽车连官兵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20余名老兵受部队邀请,集体“回家探亲”。

为进一步拓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途径,该旅在红色历史寻访途中,积极邀请老兵回老部队跟年轻官兵讲述战斗故事、分享奋斗感悟。

“当年,我们汽车连官兵担负着为全团各个阵地送水送菜的任务。山路崎岖、道路难行,有时一来一回就是一天,饭都吃不上,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保障任务。”新老兵交流会上,快80岁的老兵杜玉华动情说起当年的经历,感染了在场的汽车连官兵。

走进连队荣誉室,看到汽车连两个“集体二等功”的奖牌,老兵纷纷鼓掌。“这次回到老部队,看到你们干得这么好,我们这群老兵放心了。”老兵杜玉华感慨地说。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又有一批新兵走进修缮一新的旅军史馆。一面面残损的旗帜静卧在展览窗中,生动地向新战友们诉说着那段守卫南国海天的历史。

此次修缮中,馆内新增了不少照片、文字,其中一部分便是红色历史寻访活动的成果。齐俊侠老人赠送给部队的那部老式海鸥牌相机,被妥善放置在展览柜中,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难忘岁月。

“1956年7月,随着汕头港对空保卫战的胜利结束,这群海军高炮官兵又奉命从雷州半岛南海岸跨越琼州海峡,登上了海南岛的绵延群山。他们开荒山、修道路,建阵地、盖营房,引淡水、架电线……”讲解员张轲沿着讲解路线缓步前行,细细为新战友讲解着。

时光流转,精神永存。一段段珍贵的红色记忆,触动年轻士兵的心灵。高山水兵扎根南海、以苦为乐、奉献青春的宝贵精神,就在这不断追寻感悟的过程中一直被传递着。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部队在激活革命文物价值、传承红色文化血脉、丰富拓展史馆场所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新时代军史场馆如何建设?如何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走进官兵心里?欢迎更多单位就此话题来稿交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编者)

唤醒红色记忆!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让身边历史活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