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卫是怎么当官的

历史上李卫是怎么当官的

李卫是清雍正时期的名臣,雍正曾说:“天下巡抚中,实心任事、不避嫌怨、为国为民者,惟田文镜、李卫、杨文乾三人。”

李卫,字又玠,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他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卒于乾隆三年(1738)。李卫的文化程度不高,斗大字不识几个,他在康熙五十六年捐资入仕(花钱买官),做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为户部郎中。李卫不畏强权,勇于任事,做出了许多成绩,深受百姓爱戴,更为雍正帝所倚重,成为雍正宠信的肱股之臣。

历史上李卫是怎么当官的

李卫虽然是花钱买的官,但他却以此为起点,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五年,不过十年之间,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和隆科多,田文镜、年羹尧并列雍正四大宠臣。

历史上李卫是怎么当官的

李卫当官时长期主管或兼管盐政。早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李卫便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一年后升任布政使但仍兼管盐务工作。两年之后,已经任职浙江巡抚的李卫又被命令兼任两浙盐政使的要职,由此说明,李卫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是很在行的。

历史上李卫是怎么当官的

雍正四年(1726年),面对私盐泛滥的情况,李卫提出,在浙江私贩出没的“适中孔道”——海宁县长安镇设官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军标副将等官员督饬将吏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与此同时,坚决打击盐枭的肆虐活动。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李卫任用韩景琦,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与此同时李卫及时有效地向朝廷上疏,他认为要治理浙江私盐猖獗的问题,需要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向外扩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强巡查。同时奏请朝廷,令副将、城守参将等军官在江南苏、松、常、镇四府周围安排水陆兵力,随时缉捕私盐贩卖者。

除了缉查私盐,李卫亦擅长捕盗。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李卫通过明察暗访得知,当时江南盗贼出没、横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时任江南督臣的范时绎、按察使马世烆、游击马空北对诸盗贼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包庇,经常以替身代为受过,使其逃过一劫。李卫得知此情况,毫不徇情上书弹劾。范时绎随后被解除职务,调离原官职,马世烆、马空北被发配充军。

历史上李卫是怎么当官的

李卫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其特别的机智聪明,处理事情总是能够出其不意。每当其师爷写奏折和一些文件的时候,师爷就会念给他听,李卫每次都能够准确的纠正其中的错误。李卫虽然一开始文化不高,但是其为官之后勤奋学习,后来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李卫在雍正去世后,没能得到乾隆的宠信,但最终得以善终。这也与他的为官之道有关,当官的时候体恤民情,为老百姓着想,尊重读书人,效忠于皇帝。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